2011-12-08 中國時報 黃天如/台北報導
最近氣溫高低溫差大,心血管疾病也特別容易發作!醫師提醒,氣溫驟升驟降的天氣易疏於保暖,民眾一早出門衣服就要穿夠,高血壓患者應吃完藥再運動,並避免情緒起伏太大。
心臟、腦血管疾病分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三名,去年死亡人數合計達二萬五八○九人,平均每天有七十一人因心臟或腦血管疾病死亡。
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台大雲林分院心血管中心主任王宗道表示,最近早晚溫差動輒高達十度以上,心血管疾病患者千萬不要被一時的驕陽露臉給騙了,以免因保暖不夠,血管不敵驟降的低溫收縮,造成血壓升高而發病。
很多人有早起出門運動的習慣,王宗道說,若已有胸悶等不適症狀,千萬不要再逞強運動,以免對心臟造成額外的刺激或負擔。
有冠狀動脈病史等心肌梗塞高危險群患者,醫師多開舌下含片,一旦出現胸痛、呼吸困難、心悸、冒冷汗急性發作症狀時,應立刻以坐姿或躺著用藥,幫助心血管擴張,以免血壓瞬間降低暈眩倒地。
冬天大家愛吃補,但心血管疾病患者若吃得太鹹、太油、太辣,或情緒起伏太大,可能造成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中風。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吃代糖愈吃愈發福
2011-12-06 中國時報 邱俐穎/台北報導
愛吃甜食又怕身材變形,不少想窈窕的美眉選擇改吃代糖,但小心無法維持身材,反愈吃愈胖。美國一項研究發現,食用含代糖食物可能使人攝取更多熱量,造成體重上升。董氏基金會提醒,市面上許多標榜「低糖」、「低熱量」的產品,若有甜味可能都含代糖,千萬別以為無負擔就多吃。
■糖果餅乾 代糖最多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代糖種類繁多,糖精、山梨醇、木糖醇、阿斯巴甜等都是,又以冷飲、口香糖、糖果餅乾使用最多。但根據美國普渡大學研究的老鼠發現,吃代糖的小鼠體重增加最多,還可能擾亂調控食欲的生理機制,吃得更多。
這項研究將老鼠分3組,分別食用代糖優格、葡萄糖優格,後提供無甜度優格及普通飼料,第3組則為控制組,結果5周後發現,餵食代糖的小鼠,體重上升幅度明顯高於其他小鼠,而且比第2組吃正常甜味的葡萄糖優格小鼠,體重胖了15%。
研究第二部分進一步發現,吃代糖優格及葡萄糖優格的老鼠,分別再餵食巧克力口味甜食及飼料,吃正常甜味的葡萄糖優格小鼠,吃巧克力甜食後,會減少飼料攝取;但吃代糖優格的老鼠,吃了巧克力甜食,卻不會因此減少吃的飼料量。
■熱量補償 自我調控
研究分析可能與人體「熱量補償」機制降低有關。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熱量補償」屬人體自我調控機制,前一餐吃太多,下一餐自然會吃較少,嗜吃甜食是天性,覺得有甜味的東西有熱量,當以為吃甜食會飽,結果居然不飽,身體就會認為也許吃得不夠多,下一餐自動攝取更多糖分。
她認為,與其吃代糖,不如吃有營養又有自然甜味的水果,且15歲以下小孩也不宜食用代糖,否則身體習慣愈吃愈甜,恐怕提高長大後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風險。
愛吃甜食又怕身材變形,不少想窈窕的美眉選擇改吃代糖,但小心無法維持身材,反愈吃愈胖。美國一項研究發現,食用含代糖食物可能使人攝取更多熱量,造成體重上升。董氏基金會提醒,市面上許多標榜「低糖」、「低熱量」的產品,若有甜味可能都含代糖,千萬別以為無負擔就多吃。
■糖果餅乾 代糖最多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代糖種類繁多,糖精、山梨醇、木糖醇、阿斯巴甜等都是,又以冷飲、口香糖、糖果餅乾使用最多。但根據美國普渡大學研究的老鼠發現,吃代糖的小鼠體重增加最多,還可能擾亂調控食欲的生理機制,吃得更多。
這項研究將老鼠分3組,分別食用代糖優格、葡萄糖優格,後提供無甜度優格及普通飼料,第3組則為控制組,結果5周後發現,餵食代糖的小鼠,體重上升幅度明顯高於其他小鼠,而且比第2組吃正常甜味的葡萄糖優格小鼠,體重胖了15%。
研究第二部分進一步發現,吃代糖優格及葡萄糖優格的老鼠,分別再餵食巧克力口味甜食及飼料,吃正常甜味的葡萄糖優格小鼠,吃巧克力甜食後,會減少飼料攝取;但吃代糖優格的老鼠,吃了巧克力甜食,卻不會因此減少吃的飼料量。
■熱量補償 自我調控
研究分析可能與人體「熱量補償」機制降低有關。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熱量補償」屬人體自我調控機制,前一餐吃太多,下一餐自然會吃較少,嗜吃甜食是天性,覺得有甜味的東西有熱量,當以為吃甜食會飽,結果居然不飽,身體就會認為也許吃得不夠多,下一餐自動攝取更多糖分。
她認為,與其吃代糖,不如吃有營養又有自然甜味的水果,且15歲以下小孩也不宜食用代糖,否則身體習慣愈吃愈甜,恐怕提高長大後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風險。
久坐促發脂肪細胞 屁股變大
2011-12-07 中國時報 閻紀宇/綜合報導
「沙發馬鈴薯」和總是坐著辦公的上班族要注意了,就算飲食講究健康法則,平日勤於運動,但只要日常生活中長期採取坐姿,就要小心肥胖上身,臀部尤其容易橫向擴張,讓下盤越來越可觀。
最新研究顯示,長期坐姿可能會刺激脂肪細胞,產生的脂肪較正常值增加五十%。領導這項研究的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教授葛芬指出,肥胖不只是熱量失衡而已,細胞本身會對環境起反應,長期躺姿或坐姿會導致脂肪細胞過於活躍。
研究團隊在實驗室中培養脂肪細胞,分成兩組,實驗組脂肪細胞處於模擬久坐或久躺的「機械性展延負荷」(mechanical stretching loading)狀態,對照組則否。四星期後,研究人員發現,實驗組細胞的脂肪含量是對照組的一.五倍。相關論文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美國生理學期刊─細胞生理學》。
葛芬先前另一項研究則顯示,因為脊椎損傷而癱瘓在床的病患,很容易出現肌肉失養萎縮的現象,而且脂肪細胞會趁隙而入身體各個部位。葛芬提醒一天到晚坐在辦公桌前的上班族,最好能夠調整生活習慣。
「沙發馬鈴薯」和總是坐著辦公的上班族要注意了,就算飲食講究健康法則,平日勤於運動,但只要日常生活中長期採取坐姿,就要小心肥胖上身,臀部尤其容易橫向擴張,讓下盤越來越可觀。
最新研究顯示,長期坐姿可能會刺激脂肪細胞,產生的脂肪較正常值增加五十%。領導這項研究的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教授葛芬指出,肥胖不只是熱量失衡而已,細胞本身會對環境起反應,長期躺姿或坐姿會導致脂肪細胞過於活躍。
研究團隊在實驗室中培養脂肪細胞,分成兩組,實驗組脂肪細胞處於模擬久坐或久躺的「機械性展延負荷」(mechanical stretching loading)狀態,對照組則否。四星期後,研究人員發現,實驗組細胞的脂肪含量是對照組的一.五倍。相關論文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美國生理學期刊─細胞生理學》。
葛芬先前另一項研究則顯示,因為脊椎損傷而癱瘓在床的病患,很容易出現肌肉失養萎縮的現象,而且脂肪細胞會趁隙而入身體各個部位。葛芬提醒一天到晚坐在辦公桌前的上班族,最好能夠調整生活習慣。
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眼翳病不可放任 嚴重視力無法挽回
◎中時醫療網/新聞部
當眼睛長時間由陽光曝曬,或經灰塵、風沙等物質刺激,可能會引起「眼翳病」的發生。眼翳在醫學上稱為「翳狀贅肉」,高危險族群為中老年人、戶外工作者。眼科醫師表示,翳狀贅肉初期對視力影響不大,但若放任不管,嚴重會影響視力;而且眼翳長得越大,會逐漸侵犯角膜深層,若等到嚴重時才想施行眼翳切除手術,也會在角膜上留下疤痕,視力依然模糊。
目前醫學界對於造成眼翳病的因素並不盡清楚,歸咎原因,可能是重要的因素包含長時間經由紫外線照射、乾熱氣候、灰塵風沙等慢性刺激眼睛,而眼翳有新生血管,眼睛容易泛紅,合併有炎症反應時,紅腫會更加明顯。而且,越靠近赤道,發生率就越高,也因此,台灣為好發地區之一,民眾皆須當心。
許多人將眼翳病與白內障混淆,因而錯失就醫的黃金時間以致失明!眼科醫師指出,其實眼翳病是「結膜層」產生彈性組織般變性,有彈性纖維的增生,同時合併「新生血管」及「結膜上皮」增厚或變性的現象,這與「水晶體」病變造成的白內障是完全不同的。一般民眾無法仔細分辨,醫師提醒,若感覺眼睛不適應立即就醫,由專業醫師進行詳細檢查,以免放任而造成不可面的後果。
現今醫學上,僅有手術能治療眼翳病,但翳狀贅肉的生命力極強,若僅止於切除,復發率還是高達五成,幸好現在有特效眼藥水能抑制其生長,使復發率降至一成。眼科醫師提到,由於眼部軟組織內充滿血管,只要眼睛疲勞或發炎時,翳狀贅肉會明顯紅腫,可局部使用醫師開立的眼藥水減少發炎,但若已妨礙視力,便須進行手術治療。
雖然醫界目前並無有效預防眼翳病的方法,但若注意防止眼睛受到過量紫外線照射,避免處於乾熱、灰塵多、風沙大的環境。由於台灣是位於高危險好發地區,很多時候是無法避免的,此時也能配戴太陽眼鏡以降低眼翳的發生機率,也能預防其它許多眼部疾病,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
當眼睛長時間由陽光曝曬,或經灰塵、風沙等物質刺激,可能會引起「眼翳病」的發生。眼翳在醫學上稱為「翳狀贅肉」,高危險族群為中老年人、戶外工作者。眼科醫師表示,翳狀贅肉初期對視力影響不大,但若放任不管,嚴重會影響視力;而且眼翳長得越大,會逐漸侵犯角膜深層,若等到嚴重時才想施行眼翳切除手術,也會在角膜上留下疤痕,視力依然模糊。
目前醫學界對於造成眼翳病的因素並不盡清楚,歸咎原因,可能是重要的因素包含長時間經由紫外線照射、乾熱氣候、灰塵風沙等慢性刺激眼睛,而眼翳有新生血管,眼睛容易泛紅,合併有炎症反應時,紅腫會更加明顯。而且,越靠近赤道,發生率就越高,也因此,台灣為好發地區之一,民眾皆須當心。
許多人將眼翳病與白內障混淆,因而錯失就醫的黃金時間以致失明!眼科醫師指出,其實眼翳病是「結膜層」產生彈性組織般變性,有彈性纖維的增生,同時合併「新生血管」及「結膜上皮」增厚或變性的現象,這與「水晶體」病變造成的白內障是完全不同的。一般民眾無法仔細分辨,醫師提醒,若感覺眼睛不適應立即就醫,由專業醫師進行詳細檢查,以免放任而造成不可面的後果。
現今醫學上,僅有手術能治療眼翳病,但翳狀贅肉的生命力極強,若僅止於切除,復發率還是高達五成,幸好現在有特效眼藥水能抑制其生長,使復發率降至一成。眼科醫師提到,由於眼部軟組織內充滿血管,只要眼睛疲勞或發炎時,翳狀贅肉會明顯紅腫,可局部使用醫師開立的眼藥水減少發炎,但若已妨礙視力,便須進行手術治療。
雖然醫界目前並無有效預防眼翳病的方法,但若注意防止眼睛受到過量紫外線照射,避免處於乾熱、灰塵多、風沙大的環境。由於台灣是位於高危險好發地區,很多時候是無法避免的,此時也能配戴太陽眼鏡以降低眼翳的發生機率,也能預防其它許多眼部疾病,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
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飛蚊症可大可小 嚴重忽視恐失明
◎中時醫療網/新聞部
當眼前出現許多小黑點飄動,尤其是閱讀、凝視白色或明亮背景時,看到這些異物的情況更加明顯時,很有可能罹患了「飛蚊症」。眼科醫師解釋,民眾若有飛蚊症時,病情可大可小,大部分都屬於良性,不會危害眼睛健康,不過有的則不能忽視,可能會造成視網膜剝離,進而導致失明,這些都需經由專業醫師診斷,才能知道該如何正確治療。
造成飛蚊症的原因有很多,眼科醫師表示,主要是因為眼睛的玻璃體中有部份液化,變成混濁的懸浮物,加上人們隨著年紀的增長,可能因為眼睛退化而引起飛蚊症,類型的不一定會實質影響視力問題;還有的人是由於眼部某些組織發炎而引發玻璃體發炎,大量的白血球滲至玻璃體中而造成飛蚊症,患者經常見到一大片黑影,並嚴重影響視力。
至於高度近視族群,或是「周邊性視網膜變性」的家族遺傳者,眼科醫師指出,容易發生視網膜裂孔的同時,波及到旁邊的血管,患者會見到點狀或大片黑影,甚至造成後續變化引起視網膜剝離、失明;另外,糖尿病、高血壓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也是屬於高危險群。若有施行過眼科手術者亦須小心追蹤,而有視網膜裂孔的民眾,可能需要雷射或冷凍治療,若是視網膜剝離者,必須接受視網膜手術治療。
若經專業眼科醫師檢查,確定罹患嚴重飛蚊症時,目前比較確定有幫助的治療方式為「玻璃體切除術」,但由於具有某些風險和副作用,較適合視覺受到嚴重干擾的患者,也能使用「雅各雷射」治療,雖然同樣有風險,但與玻璃體切除術相比是較安全的,不過可能無法完整的清除漂浮物,改善情況可能不盡理想。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雖說大部分的飛蚊症對眼部健康不會造成影響,但還是有一些情況下會導致失明,因此,民眾千萬不能忽視眼前出現的小黑點,若發現自己疑似罹患飛蚊症,請不要恐慌,立即至專業眼科院所進行詳細檢查,並遵循醫師指示接受治療,便能給自己一個「清晰視野」。
當眼前出現許多小黑點飄動,尤其是閱讀、凝視白色或明亮背景時,看到這些異物的情況更加明顯時,很有可能罹患了「飛蚊症」。眼科醫師解釋,民眾若有飛蚊症時,病情可大可小,大部分都屬於良性,不會危害眼睛健康,不過有的則不能忽視,可能會造成視網膜剝離,進而導致失明,這些都需經由專業醫師診斷,才能知道該如何正確治療。
造成飛蚊症的原因有很多,眼科醫師表示,主要是因為眼睛的玻璃體中有部份液化,變成混濁的懸浮物,加上人們隨著年紀的增長,可能因為眼睛退化而引起飛蚊症,類型的不一定會實質影響視力問題;還有的人是由於眼部某些組織發炎而引發玻璃體發炎,大量的白血球滲至玻璃體中而造成飛蚊症,患者經常見到一大片黑影,並嚴重影響視力。
至於高度近視族群,或是「周邊性視網膜變性」的家族遺傳者,眼科醫師指出,容易發生視網膜裂孔的同時,波及到旁邊的血管,患者會見到點狀或大片黑影,甚至造成後續變化引起視網膜剝離、失明;另外,糖尿病、高血壓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也是屬於高危險群。若有施行過眼科手術者亦須小心追蹤,而有視網膜裂孔的民眾,可能需要雷射或冷凍治療,若是視網膜剝離者,必須接受視網膜手術治療。
若經專業眼科醫師檢查,確定罹患嚴重飛蚊症時,目前比較確定有幫助的治療方式為「玻璃體切除術」,但由於具有某些風險和副作用,較適合視覺受到嚴重干擾的患者,也能使用「雅各雷射」治療,雖然同樣有風險,但與玻璃體切除術相比是較安全的,不過可能無法完整的清除漂浮物,改善情況可能不盡理想。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雖說大部分的飛蚊症對眼部健康不會造成影響,但還是有一些情況下會導致失明,因此,民眾千萬不能忽視眼前出現的小黑點,若發現自己疑似罹患飛蚊症,請不要恐慌,立即至專業眼科院所進行詳細檢查,並遵循醫師指示接受治療,便能給自己一個「清晰視野」。
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四物補錯地方 長瘤機會增加
◎中時醫療網/新聞部
「有病治病,沒病強身」是老一輩到現在人們對四物湯的想法,認為女性因為有經期的到來,應該以「四物湯」好好進補,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中醫師指出,並非任何人都適合服用四物湯,而且也不是任何時間都能吃,四物湯畢竟是一種「補藥」,若胡亂服用,不僅沒有補到身體,還可能將體質變得更加難以調理。
不少人因為不了解自己的體質,長期錯誤進補,中醫師鄭重聲明,燥熱體質者服用四物湯會火上加油,出現便秘、冒痘等症狀;氣血淤塞體質者服用四物湯,會造成子宮過度充血,出現過多經血量、血塊多,甚至加重痛經症狀。值得注意的是,長期錯誤進補,長瘤的機會更會增加許多!
四物湯是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四種中藥材所組成,並非每一種體質都適合。中醫師表示,當歸是調氣補血,大部分的中藥方裡,都會使用當歸作其中一味處方;川芎可以活血止痛,雖然能使有經痛困擾的民眾除血塊、止痛、順利排血,但也因為藥性如此,經期血量過多、孕婦…千萬不能服用。
而白芍又分為生白芍、酒白芍、炒白芍、醋白芍,每種的藥性不同,中醫師提到,生白芍能養肝血,酒白芍可以緩解疼痛、調養經血,炒白芍能止瀉、止痛,醋白芍則引藥入肝增強收斂作用,能控制過多的經血;熟地黃能改善眩暈、心悸、失眠、生理期失調等問題。
由於四物湯處方中的藥材,皆有各種不同的藥性,並非任何人都能服用。中醫師說明,舉凡有痛經、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反覆骨盆腔感染的患者,絕對「禁止」服用四物湯,因為四物湯屬於溫補性質,會惡化體內的發炎反應,也會引起術後傷口組織沾黏,形成慢性腹痛。並提醒民眾,在服用任何補藥前,除了需了解自己的體質,也應該讓專業中醫師配製適合自己的補品、藥材,如此對症下藥,才不至於越補越糟。
「有病治病,沒病強身」是老一輩到現在人們對四物湯的想法,認為女性因為有經期的到來,應該以「四物湯」好好進補,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中醫師指出,並非任何人都適合服用四物湯,而且也不是任何時間都能吃,四物湯畢竟是一種「補藥」,若胡亂服用,不僅沒有補到身體,還可能將體質變得更加難以調理。
不少人因為不了解自己的體質,長期錯誤進補,中醫師鄭重聲明,燥熱體質者服用四物湯會火上加油,出現便秘、冒痘等症狀;氣血淤塞體質者服用四物湯,會造成子宮過度充血,出現過多經血量、血塊多,甚至加重痛經症狀。值得注意的是,長期錯誤進補,長瘤的機會更會增加許多!
四物湯是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四種中藥材所組成,並非每一種體質都適合。中醫師表示,當歸是調氣補血,大部分的中藥方裡,都會使用當歸作其中一味處方;川芎可以活血止痛,雖然能使有經痛困擾的民眾除血塊、止痛、順利排血,但也因為藥性如此,經期血量過多、孕婦…千萬不能服用。
而白芍又分為生白芍、酒白芍、炒白芍、醋白芍,每種的藥性不同,中醫師提到,生白芍能養肝血,酒白芍可以緩解疼痛、調養經血,炒白芍能止瀉、止痛,醋白芍則引藥入肝增強收斂作用,能控制過多的經血;熟地黃能改善眩暈、心悸、失眠、生理期失調等問題。
由於四物湯處方中的藥材,皆有各種不同的藥性,並非任何人都能服用。中醫師說明,舉凡有痛經、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反覆骨盆腔感染的患者,絕對「禁止」服用四物湯,因為四物湯屬於溫補性質,會惡化體內的發炎反應,也會引起術後傷口組織沾黏,形成慢性腹痛。並提醒民眾,在服用任何補藥前,除了需了解自己的體質,也應該讓專業中醫師配製適合自己的補品、藥材,如此對症下藥,才不至於越補越糟。
無藥可治白內障 仔細照料防侵襲
◎中時醫療網/新聞部
現代人無論是上課、工作,就連休息時間都會使用眼睛,過度用眼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再加上近年來陸續推出運動型電視遊樂器、智慧型手機等,在豐富人們生活的同時,也隱藏著傷害眼睛的危機。而致盲性眼疾—白內障,雖然患者普遍為老年人,但過度傷害眼睛,也會造成眼部提早老化,可能會使白內障提早纏身。
人們在年輕時,眼部的水晶體透明清澈,光線能通行無阻,但由於眼睛的老化或其他因素,會使水晶體變為混濁,白內障因而形成。眼科醫師指出,造成白內障的成因不僅僅為眼睛的老化,還有先天、外傷、代謝、與其他眼疾併發…等的因素所產生。
眼科醫師進一步表示,先天性白內障除了基因遺傳,若母體於懷孕前三個月受到病毒感染,也有可能使胎兒罹患;而遭到外力傷害水晶體,也有可能發生白內障;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有新陳代謝問題的患者,會引發代謝性白內障,值得注意的是,這類年紀較大的患者,發病年齡會比一般人約提早十年;若已有青光眼、玻璃體變性等眼疾,也有可能併發白內障。
雖然目前並無藥物能治療白內障,但是「手術摘除」可以恢復眼睛的健康。眼科醫師說明,現在醫學技術日新月異,無論是手術儀器、顯微技術等都相當發達,手術更是有近百分之百的成功率。而且,患者不必等到眼睛相當嚴重才能動手術,現在可以經由專業眼科醫師檢查,水晶體是否有混濁現象,再依個人對視力的需求來決定。大部分做白內障摘除手術的患者不需住院,通常只要術後幾小時的時間,就能回家休息。
並非任何人老年時都會罹患白內障,眼科醫師提醒,想要與白內障絕緣,一定要好好保護眼睛,可以配戴太陽眼鏡以防止紫外線的侵襲,也能多食用含抗氧化成分的食物,如深綠色及深黃色的蔬果,並且補充維他命A、C、E等,也不能未經醫師指示,肆意使用含類固醇的眼藥水等藥物,這樣不僅可以預防白內障的發生,也能防止白內障的復發。
現代人無論是上課、工作,就連休息時間都會使用眼睛,過度用眼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再加上近年來陸續推出運動型電視遊樂器、智慧型手機等,在豐富人們生活的同時,也隱藏著傷害眼睛的危機。而致盲性眼疾—白內障,雖然患者普遍為老年人,但過度傷害眼睛,也會造成眼部提早老化,可能會使白內障提早纏身。
人們在年輕時,眼部的水晶體透明清澈,光線能通行無阻,但由於眼睛的老化或其他因素,會使水晶體變為混濁,白內障因而形成。眼科醫師指出,造成白內障的成因不僅僅為眼睛的老化,還有先天、外傷、代謝、與其他眼疾併發…等的因素所產生。
眼科醫師進一步表示,先天性白內障除了基因遺傳,若母體於懷孕前三個月受到病毒感染,也有可能使胎兒罹患;而遭到外力傷害水晶體,也有可能發生白內障;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有新陳代謝問題的患者,會引發代謝性白內障,值得注意的是,這類年紀較大的患者,發病年齡會比一般人約提早十年;若已有青光眼、玻璃體變性等眼疾,也有可能併發白內障。
雖然目前並無藥物能治療白內障,但是「手術摘除」可以恢復眼睛的健康。眼科醫師說明,現在醫學技術日新月異,無論是手術儀器、顯微技術等都相當發達,手術更是有近百分之百的成功率。而且,患者不必等到眼睛相當嚴重才能動手術,現在可以經由專業眼科醫師檢查,水晶體是否有混濁現象,再依個人對視力的需求來決定。大部分做白內障摘除手術的患者不需住院,通常只要術後幾小時的時間,就能回家休息。
並非任何人老年時都會罹患白內障,眼科醫師提醒,想要與白內障絕緣,一定要好好保護眼睛,可以配戴太陽眼鏡以防止紫外線的侵襲,也能多食用含抗氧化成分的食物,如深綠色及深黃色的蔬果,並且補充維他命A、C、E等,也不能未經醫師指示,肆意使用含類固醇的眼藥水等藥物,這樣不僅可以預防白內障的發生,也能防止白內障的復發。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