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請先問自己~
                        你常騎車嗎?平常是閒散騎車?
                        
                        如果你不是常騎車,就請先作好長途環島騎車鍛鍊準備(包括鍛鍊、
                        閒散騎車者亦勿急於騎車環島,
                        
                        2. 再確認自己是否已具備一次騎完環島的體能
                        
                        安排在環島之前固定一段期間密集騎車鍛鍊考驗體能、
                        藉由平時練習來激發強烈的決心與意志力,增加完成騎車環島動力。 
                        
                        3. 明確釐清騎車環島目的
                        
                        一次10天內完騎-
                        享受飛騎快感,大略對台灣全島匆匆一瞥。 
                        
                        一次15-20天完騎-
                        重點體驗台灣之美輪廓。 
                        
                        一次20天以上完騎或分次分段完騎-
                        實際體認台灣好山好水。 
                        
                        一次一個月以上完騎或長期分次分段完騎-
                        放慢腳步更能深切體驗台灣人文自然之美。 
                        
                        【分次分段完騎行程,可配合環島鐵路系統火車班次接駁】
                        
                        二、規劃屬於自己、適合自己的路線行程
                        
                        1. 兩種環島方向各具優缺點,可依自己體能最佳調適安排作選擇
                        
                        逆時鍾方向-由西向東
                        先平順南下西岸,下坡路段多。 
                        可以練習掌握開始騎乘節奏與調適體能。 
                        接續面對後續北上東岸爬坡時更能適應與克服艱辛路段。 
                        沿海岸行可完全接觸觀賞東西岸海岸景觀。 
                        
                        順時鍾方向-由東向西
                        必須以最佳狀態體能先專注騎東岸南下路段。 
                        沿途爬坡路段多且長。 
                        後續北上西岸需發揮韌性體能完成。 【無論逆時鍾方向環島或順時鍾方向環島,順風或逆風騎車請參閱 五、不同季節氣候環島須注意事項】 
                        
                        2. 環島路線組合方式
                        
                        公路路徑組合有54種方式,
                        挑戰級路段:爬坡幅度大且地形高低起伏大,
                        進階級路段:偶有長緩坡或急陡坡,
                        一般級路段: 一般坡度平緩公路。 
                        
                        北部三條公路
                        北海岸台2公路-蘇澳經基隆、金山、淡水、至台北(進階級路段) 
                        新台5公路-基隆經汐止至台北(一般級路段) 
                        北宜公路-新店經坪林至礁溪(挑戰級路段) 
                        
                        西部三條公路
                        西濱公路台61-八里經林口、新竹南寮、苗栗通霄、彰化芳苑、
                        台1公路-台北三重、新竹、苑裡、彰化、嘉義市、台南市、岡山、
                        台3公路-板橋、三峽、竹東、三灣、卓蘭、豐原、南投市、斗六、
                        
                        南部兩條公路
                        南迴公路-楓港至台東達仁(挑戰級路段) 
                        墾丁半島公路26/200/199公路-楓港、車城、恆春、
                        
                        東部三條公路
                        台9公路-楓港、知本、台東市、關山、玉裡、瑞穗、光復、壽豐、
                        台11公路-花蓮市、豐濱、成功、東河、台東市、知本     (進階級路段) 
                        193/195/197公路-花蓮縣新城鄉南三棧、花蓮市、
                        
                        蘇花公路
                        蘇澳經東澳、南澳至花蓮太魯閣(挑戰級路段) 
                        這是環島公路最危險路段,不僅爬升落差大、道路曲折、路面窄、
                        【可依自己安全需求做必要調整,
                        
                        3. 環島里程數與天數安排
                        
                        依騎乘體能里程數安排環島天數
                        競速型騎乘每天約80-100公里 
                        閒散型騎乘每天約50-70公里 
                        
                        
                        三、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車上路
                        
                        1. 首要確認你想用甚麼型式自行車騎車環島?
                        
                        公路車-
                        輕量化車體材質,運動性輕巧。 
                        彎把手設計減低風阻。 
                        細輪胎減少摩擦阻力,速度較快適合平坦柏油路。 
                        適合競速型環島-用較短時間、騎快完成環島。 
                        爬陡坡或長坡需事先具備健腳腿力。 
                        雨天濕滑路面,需注意細輪胎儘量避免打滑,
                        
                        登山車-
                        一般搭配寬面粗顆粒狀輪胎,行駛公路阻力較大,
                        平把手設計適合不想彎腰騎車的人。 
                        適合閒散型環島-不急於趕路。 
                        低檔位變速後,可放慢速度輕鬆爬坡。 
                        
                        旅行車-
                        專為長途旅行設計。 
                        搭配行李架、加掛車袋,增加旅行機動、食宿選擇彈性(
                        
                        2. 其次評估你是用甚麼方式騎車環島?
                        
                        個人自由旅行-
                        簡易行李需要掛車架-公路車/登山車
                        後上叉管與後下叉管須具備「裝車後架螺絲孔」,以備裝置車後架。 
                        體積較大行李可掛前後車架的旅行袋-旅行車 
                        
                        兩三好友結伴旅行-
                        同上述方式。 
                        輪流開支援車(行李置放支援車)。 
                        
                        團隊旅行-
                        行李放於隨行支援四輪車輛,勿需使用行李車架。 
                        
                        3. 徹底至車店做完備行前檢查
                        3-1 輪胎:胎面是否已磨損/胎紋是否清楚/胎壓是否正常且充氣足夠。
                        3-2 輪圈:轉動是否正常/鋼圈有否變形/
                        3-3 鋼絲:同一輪圈上各鋼絲的緊度是否相同(
                        3-4 煞車:煞車是否順暢/煞車夾片是否雙邊同時作用(
                        3-5 變速:定位變速系統,一次變動一格/看轉動是否靈活(
                        3-6 鏈條:保持潤滑清潔狀態(鏈條的鬆緊以不超過半吋為限,
                        3-7 座墊:高度是否調整至適當位置並鎖緊,座墊面應與地面平行。
                        3-8 車把手:是否保持平直。
                        3-9 龍頭:是否鬆動。
                        3-10 踏板:是否運轉順暢不會側滑鬆動(若有彎曲、鬆動、損壞,
                        3-11車燈、閃光燈:前後車燈亮度15公尺內是否清楚可辨/
                        
                        【若愛車檢查後不易修復或有安全疑慮,建議新購。
                        
                        四、配備檢核表
                        
                        必要配備 選擇配備 備註
                        人身配備 安全帽(帽套-防雨用)
                        手套
                        短或長袖排汗車衣(3件替換)
                        短或長車褲(3件替換)
                        襪子(3件替換)
                        運動鞋
                        外套(薄風衣或雨衣)
                        車用防護眼鏡
                        腰包(個人重要小物件、手機、相機) 頭巾
                        背包
                        對講機(團隊旅行使用) 個人行李一包(盥洗用具/休閒衣物/休閒鞋);力求簡單輕量,
                        後方警示閃燈
                        前方車燈
                        計速碼表
                        水壺 備胎、拆胎棒、攜帶式打氣筒 
                        
                        1. 長途騎車時身上儘量勿背負背包,避免脊椎受壓迫不舒適,
                        
                        2. 安全帽注意正確戴法,才能保護頭部安全
                        2-1頤帶扣需扣緊(避免隨時脫落)
                        2-2兩側調節扣需調整固定於耳垂下方(避免晃動或容易脫落)
                        2-3配戴時前額要下壓戴至齊眉(避免前額容易著地碰撞) 
                        
                        3. 專用車褲,跨下部位有特殊墊片裁縫,
                        
                        4. 排汗車衣具快速通風易乾特性。【注意穿著時直接與肌膚接觸,
                        
                        5. 戴車用防護眼鏡避免砂石、塵埃、飛蟲碰撞眼睛。 
                        
                        6. 安全帽外加防雨帽套〈以浴帽替代〉,避免下雨時頭部淋濕。 
                        
                        7. 裝置計速碼表可掌控騎乘速度與里程,便於調適體能。 
                        
                        8. 騎車難免擦傷,必備藥品〈優碘、棉花棒〉;
                        
                        9. 騎乘途中會錯過車店,學習爆胎時會自行換胎〈需自備備胎、
                        
                        五、不同季節氣候環島注意事項
                        
                        1. 春、冬季注意東北季風風向,儘量避免逆風騎車增加體能耗損。 
                        
                        2. 春、冬季宜穿長袖排汗衣、薄外套,避免身體受風寒。
                        
                        3. 夏、秋季須防曬,塗抹防曬係數30-50以上之防曬油,
                        
                        六、體能訓練
                        
                        1. 至少於環島前3個月密集加強體能訓練,每週一至二次騎車。 
                        2. 選擇長坡與陡坡一般公路練騎,適應公路車輛往來。 
                        3. 逐漸加重每次騎乘至少50公里以上經驗(
                        4. 同時練習爬坡時調適並掌握呼氣與吸氣頻率配合腳踩節拍,
                        
文章轉錄至『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
『台灣的美,自行車最瞭解』用雙眼與雙腳去領略台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