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衛署預告56種中草藥 化妝品禁用

ETTV 更新日期:2011/02/23 15:37

含中草藥化妝品,經常標榜純天然不傷肌膚,不過為了擔心部分中草藥可能刺激皮膚,衛生署預告了56種中草藥,收集各界意見以及經過專家審議後,將正式公告,半年後實施,一經正式公告,這些中草藥未來就不能用在化妝品上頭。

薄薄一層敷在臉上,含中草藥,標榜純天然保養品,化妝品越來越夯,像是何首烏針對植物性染髮,百合以及丹參標榜提供細胞水分,中草藥廣泛運用,但未來可不是每種都能用在化妝品上頭。

經常用來美白的白芷,還有消腫解毒的藤黃,以及海芋、含羞草、雷公藤、廣防己、關木通等等共56項,衛生署提出預告,十天內匯集各界意見,經過專家審議後,正式公告。

公告後半年開始實施,只要被列為正式公告的中草藥,未來將不能用在化妝品上頭,確保民眾安全。

研究:適量飲酒能預防心臟疾病

AFP 更新日期:2011/02/23 10:35 陳怡君

(法新社巴黎22日電) 每日適量飲酒對心臟和血液系統有益的說法,在今天出刊的2份醫學研究再次獲得證實。

研究指出,相較於滴酒不沾的人,每天喝約1杯或更少量酒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少14%-25%。

這兩份研究報告因網羅過去數十份研究,在這個議題上提供迄今最廣泛的見解。報告刊登在線上「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

領導研究的加拿大卡加立大學(University ofCalgary)教授蓋里(William Ghali)表示,適量飲酒能增加「體內好膽固醇,對心臟病有防治效果」。

去年11月發表的報告,針對法國3個城市與北愛爾蘭的中年男子進行研究發現,酗酒不僅傷肝,也與心臟疾病有關。(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鄉村居民比都會胖 肥胖地圖揭密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11/02/23 03:17 黃天如/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黃天如/台北報導】

台灣肥胖地圖首度現身!國民健康局調查各縣市民眾過重與肥胖比例,近十年來,無論成人或兒童,鄉村型地區「肥滋滋」的比例均較都會區後來居上;其中兒童肥胖比例最高的是嘉義縣,成人則是台東縣,比例逼近五成。

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表示,根據民國九十八年作的國民健康調查,兒童過重與肥胖比例最高的前五名縣市依序是嘉義縣、台南縣、新竹縣、高雄縣及澎湖縣;成人是台東縣、高雄市、屏東縣、嘉義縣及台南市。

邱淑媞說,這個調查跟十年前相比竟然「大翻盤」,過去都會區民眾吃得好、胖子多,鄉村地區民眾飲食較差也較瘦,現在卻反過來。探究原因,應是早期都會區民眾飲食西化,以致肥胖率攀高;隨著衛教資訊發達,多數都會區民眾開始懂得挑選健康食物,肥胖增加速度趨緩。

以九十一年國民健康調查為例,台北市兒童過重與肥胖率「名列前茅」,但最新的肥胖地圖顯示,台北市兒童已「最瘦」,成人也在肥胖比率相對低的縣市中居第三。

相較之下,鄉村型地區因資訊較不發達,加上速食業者近年頻頻打出降價策略,鄉村地區民眾運動習慣也不夠,導致肥胖機率急速衝高,凌駕都會地區。

邱淑媞強調,國人近年無論男女,甜食的熱量攝取均呈倍數成長,又以含糖飲料「貢獻」最多;油脂、肉類的攝取比例也偏高,蔬果吃得不夠,導致葉酸不足。

除了城鄉差異,國內肥胖地圖也明顯存在南北差距。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根據調查,南部縣市含糖飲料的甜度確實平均比北部縣市高一到二成;一般來說,南部飲食比北部油膩,或可解答肥胖地圖何以南北有別。

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白補了?市售20款保肝藥 16款無效

ETTV 更新日期:2011/02/22 16:57

所謂有病治病,沒病補身,在這樣的觀念下,不少人會吃些保肝藥或是保健食品之類的,但是在台大研究二十件的保肝藥品及食品中,發現這些商品宣傳可以保肝,但是實際的作用有限,有的甚至還會傷害到肝功能,最好的保肝方法也最簡單,就是多休息。

如果您想保肝卻嫌煮草藥麻煩的話,街上的藥局就有現成的,保肝的食品和藥品,雖然業者講的藥品和食品,對保肝有療效,但是在台大醫院分析,市售的保肝食品和藥品二十件,還找不到證據能夠證實,真的能保肝修復肝臟功能,甚至有的還會傷害到肝,在實際的案例中,有人就是吃了靈芝以為保肝,卻反而造成傷害。

醫生建議肝臟有自我修復的功能,除了B肝和C肝的患者,需要接受藥物治療外,一般人只要多休息就可以保肝,盡量避免熬夜,不要喝酒,尤其喝酒比較容易傷肝,如果可以不要太勞累,原則上補充睡眠,要做運動。

除了休息,不要隨便亂吃藥,就是愛肝的最好方法。

流感併發重症 青壯族群逾半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1/02/22 09:37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流感疫情在春節後達到高峰,高市流感併發重症人數今年以來更累積達71例,市衛生局昨天說,由於年假期間到處人擠人,接觸率高,因此在春節過後一周,流感病毒一度有升高趨勢,不過近一周來,門診和急診通報的病例已經有逐漸趨緩現象。

高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長韓永光呼籲,民眾如有發燒、咳嗽症狀,應盡快至醫院施打克流感,以免病情惡化。至於尚未施打疫苗的民眾,尤其是青壯年族群,最好接種流感疫苗,慎防感染。由於高市公費流感疫苗年前已經用完,最近又向屏東、澎湖調度了八百多支,下周二後將陸續發放到各醫療院所,請民眾多加利用。

施打克流感後,要48小時左右才會發揮藥效,衛生局表示,已出現感冒症狀的民眾可多利用公費克流感,只要前往大型醫院經醫師診斷有流感病毒或可能有流感病毒反應,即可接受施打。

韓永光表示,根據統計資料,重症通報案件中,六、七成是19至64歲青壯年族群,可能是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類似,結果疏忽之下,幾天後就病情惡化。先前不少病例,因症狀嚴重而緊急就醫,幾乎塞爆醫院急診室。這些病例經病毒篩檢,H1N1病毒占了四分之三以上。

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日攝取70克紅肉 當心腸癌上身

CTS 更新日期:2011/02/21 14:46

喜歡吃肉嗎?英國研究發現,如果一天吃超過七十克的紅肉,容易罹患腸癌,因為紅肉裡,含比較多的的高飽和脂肪酸,每天吃超過七十克的紅肉,會破壞消化細胞,罹癌的機率就會變高,而七十克肉是多少呢?大概只有三片培根肉。

愛吃紅肉的人的注意,根據英國研究報告指出,一天吃超過70公克,容易罹患大腸癌,其實紅肉不僅有牛肉,另外像是豬肉或羊肉,這類未經烹煮前,肉體顏色呈現紅色的都叫紅肉,而且就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來說,很容易就超過70公克,比如中午吃了一份豬肋排便當,晚餐又選擇有炸排骨香腸等紅肉的自助餐,很容易就爆表。

營養師說,為了讓紅肉看起來,色澤更美,常有業者會添加亞硝酸鹽,這種物質攝取太多就容易導致大腸癌,但愛吃紅肉的人,即使知道這訊息,還是很難戒,紅肉吃多了會傷身,或許大家可以換換口味,選擇像是魚肉或雞肉這類白肉吃或是多吃蔬菜水果,像日本人能活得比較長壽,可能就跟他們愛吃魚肉有關係,少吃紅肉,均衡飲食,才能真正吃出健康。

男注意膽固醇 女提防三酸甘油脂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11/02/22 03:26 尹德瀚/綜合報導

過去認為膽固醇過高會增加中風的風險,但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醫院一項長期大規模研究發現,男性確實如此,但女性卻不然。膽固醇含量高低並非預測中風風險的理想指標,特別是對女性;研究人員建議,應將非空腹三酸甘油脂(non-fasting triglycerides)含量納為評估中風風險的因素之一。

這項研究耗費卅三年時間,長期追蹤近一萬四千名男女的心血管狀況,結果男性與女性各有八百卅七位中風,但研究顯示,膽固醇含量的高低和這些女性是否中風並無關連,不過中風男性的膽固醇的確偏高,達一般正常含量將近兩倍。

過去醫界認為,膽固醇中的「壞膽固醇」(bad cholesterol,低密度脂蛋白)會導致動脈阻塞,從而引發中風。這個認知和這項研究的結果似乎有所矛盾,目前研究人員還無法解釋。

但研究發現,所有中風的男性和女性有個共同因素,那就是非空腹三酸甘油脂的含量偏高。醫學證據顯示,三酸甘油脂含量是脂蛋白剩餘體(lipoprotein remnants)含量高低的指標。脂蛋白據信是膽固醇轉化成其他物質後的殘留,和壞膽固醇都會造成血管堵塞。該研究發表於《神經學年報》(Annals of Neurology)。

目前醫師評估病患的中風風險時,通常以膽固醇含量高低為指標。英國「中風協會」研究部副主任科曼說,丹麥這項研究凸顯將三酸甘油脂含量列為評估中風風險指標之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