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中醫治療胃潰瘍 飲食習慣最重要

◎中時醫療網/新聞部

  若在進食後半小時至一小時,發生胃部疼痛的現象,這也可能是「胃潰瘍」。中醫師表示,過去中醫古籍中,多將胃痛與心痛混稱,因胃脘部近心窩處發生疼痛,所以又叫「心下痛」。雖然胃潰瘍的復發機會頗高,但無論是使用中醫或西醫進行治療,只要長時間聽從醫師指示,都能明顯降低復發率。

  現代人飲食習慣出現很大的問題,這也使罹患胃潰瘍的病人日漸增長。中醫師認為,胃潰瘍大多因為人們憂愁、煩惱、緊張、生氣…等負面情緒影響脾胃,不但如此,食用過於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或是過度飢餓、暴飲暴食、不定時用餐…等,都有可能直接損傷胃氣胃陰,進而引起胃潰瘍、造成胃部疼痛。

  若想運用中醫調理胃部、治療胃潰瘍,得事先瞭解自己的體質。中醫師指出,有個簡易的方式能瞭解自我體質,進食後可降低胃部疼痛感,大多為「虛寒」體質,反之,進食後胃部會感到疼痛,大多為「虛熱」體質。而且中藥藥方中能應用有抑菌作用的清熱燥濕藥調理,民眾可至中醫院所,請專業中醫師根據自己的體質開立藥方。

  為了不讓胃潰瘍找上門,中醫師建議,民眾應選用擁有豐富營養、容易消化、充足熱量、蛋白質、維生素…等食物,如稀飯、豆漿、豆腐;避免食用油炸、多纖維、刺激性食物,如鹹酥雞、芹菜、生蔥、咖啡、酒…等;值得注意的是,泛酸過多的胃潰瘍患者減少攝取牛奶。最重要的是,培養正確的飲食習慣,三餐定時定量、細嚼慢嚥、專心飲食、保持心情愉快…,如此,不但能免除胃潰瘍傷害,還能一舉數得,使消化系統更加健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