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中耳炎多因感冒併發病程進入慢性影響聽覺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3/14 10:27 【記者鍾佩芳、王柏楊/台北報導】

正常來說,6歲以下兒童通常會罹患1~3次的中耳炎,台大醫院耳鼻喉科兼任醫師詹益智表示,小朋友在感冒時容易併發中耳炎,進而影響聽力,若小朋友出現發燒、拉耳朵、哭鬧、焦躁不安等情形時,則需到醫院做近一步檢查。

中耳炎是中耳部位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所造成。大人罹患中耳炎時,會出現耳鳴、耳悶、頭暈等症狀,但仍要小心注意是否為鼻咽長腫瘤;小孩則會出現發燒、哭鬧、焦躁不安、拉耳朵等情形。

急性中耳炎是因為鼻腔或咽喉的細菌經由歐氏管進入中耳,而造成中耳的感染;大部份是因為感冒、過敏、鼻竇或咽喉感染等引起。詹醫師表示,急性中耳炎患者有80%在2周內會產生積液型中耳炎,而有40%的人會在四周後出現積液型中耳炎,有20%的人則在8週後產生,有10%的人則在12周後才產生。

中耳積膿超過12周以上,才建議將膿液抽出;但若患者覺得中耳積膿極為不舒服時,也可隨時抽出。詹醫師表示,感冒引起的中耳炎,原則上會給予感冒藥、抗生素、消炎藥等。

慢性中耳炎則會出現流湯、流水、流膿等症狀,詹醫師表示,慢性中耳炎患者其聽力會變得很不好,若該症狀持續三個月以上,則需做耳膜修補手術,又稱鼓室成型術。

此外,有些人則會在飛機下降時,因中耳氣壓無法調整,會出現耳朵痛的情況,這又稱氣壓性中耳炎,通常會給予止痛藥、耳咽管擴張劑等讓症狀緩解。

雙和醫院耳鼻喉科詹維軒醫師表示,嬰幼兒較易發生中耳炎,主要是因幼兒之耳咽管較為直且短,其開口呈現開放狀而易受壓迫。而幼兒大部分時間都是躺臥著,使呈水平的耳咽管排流分泌液不易,但隨年齡增加耳咽管逐漸變長窄,故發生中耳炎機率亦隨之逐漸地減低。

詹維軒提醒,洗澡或游泳時防止耳朵進水,進水時可用棉棒清潔,但不可過深;保持居家空間的氣流通暢,家中有人抽煙、擦油漆或點香時,應使空氣完全麍通以防止上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引起發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