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陳中瑞 發心助人更開心

陳中瑞先生是我的姐夫,我以他為榮。這麼長的時間(1993年至今)能夠每年帶團做義診,真是令人敬佩!受姐夫的影響,明年我也要參加快樂醫療團為需要幫助的人們付出。發心中……

生命力記者/陳德祥報導 2000/3/8

 陳中瑞,職業是室內設計師,卻在「快樂醫療團」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現今醫療團的義診活動都是由他規劃的。這個醫療團是由來自榮總、台大等各醫院的醫師、護理師、護士、技術員、醫檢師、放射師、藥劑師、物理治療師、專門技術人員和其他社會熱心人士所組成約兩百餘人。從民國八十二年至今已經義診了包括外島的金門、蘭嶼以及台灣本島五十幾個偏遠地區。

 陳中瑞拿出義診活動的照片表示,有些地區醫療團已經去過好幾次,像是新竹的尖石鄉、花蓮的阿美族部落、南投的信義鄉等。有些鄉民特別喜歡醫療團開的藥,覺得服用了很有效,還大老遠的從台中、南投專程到台北拿藥,讓陳中瑞覺得驚訝,卻也表示醫療團還是有發揮效用的。而在九二一地震之後,醫療團除了運送了兩輛貨櫃車的物資到南投災區之外,前前後後共辦了四次的義診,有一百多位醫師投入義診的工作。最近的一次義診則是到南投仁愛鄉的發祥部落,照片也是剛整理好,這些地方都有著醫療團的足跡。

 「當時我們看到社會這樣的亂,於是我們一群人決定集結起來,一起發心為這個社會做一些事。」而最直接想到要做的就是利用所長,到偏遠地區為民眾服務,醫療團的聯絡人陳中瑞表示。

 在參與的過程中,陳中瑞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偏遠地區,醫療資源不僅不足,而且醫療觀念普遍落後。他表示,在很多的原住民部落,由於許多原住民的觀念不同,有空喜歡一起喝酒同樂,對接受義診的意願不高,生病了不願看醫生,等到病得很重了,才想到來向醫療團求救。他說:「在蘭嶼,有一個原住民的腳受傷了卻不趕快治療,等到醫療團到那邊的時候,腳都已經潰爛到看得見骨頭了。」

 陳中瑞表示,很多事情不是短時間靠少數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就像要改善偏遠地區的醫療環境不是光靠醫療團多辦幾次義診就可以解決,雖然醫療團很努力,但做的還是不夠,「我們不可能把全部時間都花在義診上,平常大家在醫院的工作都很忙,而且還要養家活口,要改善偏遠地區的醫療環境還是得仰賴政府的力量。」他說。

 陳中瑞時常記得,在南投的魚池鄉義診結束後,鄉民代表會的總幹事招待他們去摘橘子的時候,不停地塞橘子到他們懷中的感覺。「助人的過程是辛苦的,有很多人會想放棄,所以我們才要發心去助人,而從幫助人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得到許多我們意想不到的東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