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9 中國時報 潘勛/綜合報導
對全球許多人來說,晨起一杯咖啡振作精神,幾乎是行禮如儀的事。但加拿大最新研究指出,咖啡等刺激物其實只對懶人才能提神醒腦,增強活動力;對天生勤奮的人,反而會有鬆弛效果。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系博士候選人霍斯金(Jay Hosking)帶領團隊進行大鼠實驗,這些實驗室大鼠跟人類一樣,有些天生較為活躍,更願意完成實驗室設定的難題,另一些則較為懶散。
英國《每日郵報》日前報導,在研究人員提供咖啡因、安非他命等刺激物之後,原先較懶散,常規避困難的大鼠「工作」變得勤奮得多。相形之下,本來「勞碌命」的大鼠接觸到刺激物,活動力反而降低。這項實驗成果發表於《神經心理藥理學》電子期刊。
霍斯金表示,每天都有數百萬人使用刺激物來保持清醒,提高注意力,增強創造力,比如整夜開車的大貨車司機或準備考試的學生。但實驗成果卻顯示,對於天生愛挑戰困難以取得更大成就感的人而言,某些刺激物其實會產生反效果。
霍斯金指出,研究結果顯示,人為了達成目標而付出的注意力多寡,可能會影響到刺激物對他們的作用。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肥胖引發重症 減重刻不容緩
【中時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2012.04.11
對一般民眾而言,減重可有可無,但若過度肥胖引起疾病,減重便刻不容緩。雙和醫院外科部主任黃銘德表示,接受減重手術病患中,只有三成基於外型考量,其他七成都是因肥胖相關疾病如代謝症候群與睡眠呼吸中止症,而求助手術。
日前一名31歲的林先生,身高173公分,體重卻高達132公斤,走路會喘且汗流浹背,膽固醇、尿酸、血糖完全超標。原本醫師建議飲食與運動改善未見效,鑑於林先生食量極大,醫師評估決定施予袖狀胃切除手術。術後一年林先生不僅體重標準,各項指數也都回歸正常。
據統計,肥胖者發生心臟猝死的機率是體重正常者的40倍;心血管疾病、骨關節炎、痛風等疾病的發生率也是體重正常者的2至3倍。為治療肥胖引起相關疾病,臨床上常運用腹腔鏡可調節性胃束帶手術、腹腔鏡胃腸繞道手術、腹腔鏡胃袖狀切除手術與內視鏡胃內水球置放等四種手術方式。
雙和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蘇彥豪表示,民眾若BMI超過35,且飲食與運動控制三至六個月沒有具體成效,或已出現代謝症候群等問題時,即需評估是否接受手術。蘇彥豪提醒,外科手術只是階段性減重方式,術後一至二年,有賴配合飲食與運動,才能達到最佳的瘦身效果。
對一般民眾而言,減重可有可無,但若過度肥胖引起疾病,減重便刻不容緩。雙和醫院外科部主任黃銘德表示,接受減重手術病患中,只有三成基於外型考量,其他七成都是因肥胖相關疾病如代謝症候群與睡眠呼吸中止症,而求助手術。
日前一名31歲的林先生,身高173公分,體重卻高達132公斤,走路會喘且汗流浹背,膽固醇、尿酸、血糖完全超標。原本醫師建議飲食與運動改善未見效,鑑於林先生食量極大,醫師評估決定施予袖狀胃切除手術。術後一年林先生不僅體重標準,各項指數也都回歸正常。
據統計,肥胖者發生心臟猝死的機率是體重正常者的40倍;心血管疾病、骨關節炎、痛風等疾病的發生率也是體重正常者的2至3倍。為治療肥胖引起相關疾病,臨床上常運用腹腔鏡可調節性胃束帶手術、腹腔鏡胃腸繞道手術、腹腔鏡胃袖狀切除手術與內視鏡胃內水球置放等四種手術方式。
雙和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蘇彥豪表示,民眾若BMI超過35,且飲食與運動控制三至六個月沒有具體成效,或已出現代謝症候群等問題時,即需評估是否接受手術。蘇彥豪提醒,外科手術只是階段性減重方式,術後一至二年,有賴配合飲食與運動,才能達到最佳的瘦身效果。
三餐老外族 聰明吃出代謝力
【中時健康 趙欣/台北報導】2012.04.11
近來油價、電價和物價不斷調漲,上班族必須付出更多時間與精力投入工作中,也因此常常無暇顧及三餐品質。許多人早上匆忙出門,到早餐店帶一份火腿蛋三明治加奶茶就直奔工作崗位,中午買個便當簡單打發,甚至連晚餐也在外解決,因為等到加完班,可能已經八、九點了,可說是不折不扣的三餐在外的「老外」。
高油、高鹽的飲食,加上長時間坐著不動,讓現代人產生越來越多的文明病,許多人雖然才二、三十歲,但因為飲食攝取不正常,加上活動量不足,造成代謝力越來越差,也逐漸變成中廣身材。新竹雅得麗診所何信緯醫師指出,調整飲食習慣是改善代謝力最直接、快速的方法,只要建立幾個原則與習慣,就能恢復身體應有代謝能力,不讓身材走樣。
首先必須先調整生活作息,並且戒除菸酒。熬夜會使人體的免疫力下降,伴隨著肝功能異常、過敏、自律神經失調還有賀爾蒙分泌異常等狀況逐漸發生,都會阻礙血液循環與代謝功能。香菸中的尼古丁跟焦油會讓內臟自律神經失調,酒精對於三酸甘油脂過高的人,容易形成脂肪肝,戒煙戒酒對健康絕對有利無害。
此外,想要控制身材不要橫向發展,在飲食方面也要吃的聰明。何信緯醫師表示,必須減少油脂攝取,才能提升代謝力,以免囤積過多脂肪。盡量避免油炸方式,改以水煮、清蒸、涼拌等無油料理,並選擇天然食材,減少人工調味料。優良的油品對於人體新陳代謝有很大益處,包括椰子油、苦茶油、橄欖油、花生油、葵花子油和魚油都是很好的選擇。肉類則以白肉為佳,如雞、鴨或魚肉等,料理前最好先去除油脂較多的部分。
醫師也建議,可以多攝取堅果類的食物,如杏仁、腰果、核桃等,堅果內含有豐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調節血脂、降低心臟病猝死率,並有助於補腦益智,每天建議攝取量約四十二克,勿過量攝取。
吃飯時間也很重要,建議起床後喝一杯水,半個小時後就吃早餐。醫師提醒,最好是在早上七點到八點吃早餐,以配合生理週期、促進消化功能,可以選擇低脂高纖的全麥土司或燕麥;午餐是支撐一整個下午的活力來源,以糙米飯等低GI澱粉作為主食可以增加飽足感,搭配二至三份的蔬果及菇蕈類,補充維生素及纖維質。
晚餐則是維持身材的關鍵,因為晚餐後到睡前會消耗掉的熱量不多,熱量高的食物會立即造成脂肪堆積。何信緯醫師指出,晚上七點過後代謝變慢,最好選在7點前進食,並以蛋白質為主食,像是豆腐、魚、肉類加上綠色蔬菜,就是完美的低脂組合。
代謝率下降是現代人容易發胖的主因,何信緯醫師表示,二十歲到三十五歲的青壯年是細胞活性最佳的時期,只要生活作息和三餐飲食正常,並戒除菸酒,加上每周固定運動,絕對可以讓身體代謝活性恢復到符合自己年齡的狀態,天天活力充沛迎接工作與生活的挑戰。
近來油價、電價和物價不斷調漲,上班族必須付出更多時間與精力投入工作中,也因此常常無暇顧及三餐品質。許多人早上匆忙出門,到早餐店帶一份火腿蛋三明治加奶茶就直奔工作崗位,中午買個便當簡單打發,甚至連晚餐也在外解決,因為等到加完班,可能已經八、九點了,可說是不折不扣的三餐在外的「老外」。
高油、高鹽的飲食,加上長時間坐著不動,讓現代人產生越來越多的文明病,許多人雖然才二、三十歲,但因為飲食攝取不正常,加上活動量不足,造成代謝力越來越差,也逐漸變成中廣身材。新竹雅得麗診所何信緯醫師指出,調整飲食習慣是改善代謝力最直接、快速的方法,只要建立幾個原則與習慣,就能恢復身體應有代謝能力,不讓身材走樣。
首先必須先調整生活作息,並且戒除菸酒。熬夜會使人體的免疫力下降,伴隨著肝功能異常、過敏、自律神經失調還有賀爾蒙分泌異常等狀況逐漸發生,都會阻礙血液循環與代謝功能。香菸中的尼古丁跟焦油會讓內臟自律神經失調,酒精對於三酸甘油脂過高的人,容易形成脂肪肝,戒煙戒酒對健康絕對有利無害。
此外,想要控制身材不要橫向發展,在飲食方面也要吃的聰明。何信緯醫師表示,必須減少油脂攝取,才能提升代謝力,以免囤積過多脂肪。盡量避免油炸方式,改以水煮、清蒸、涼拌等無油料理,並選擇天然食材,減少人工調味料。優良的油品對於人體新陳代謝有很大益處,包括椰子油、苦茶油、橄欖油、花生油、葵花子油和魚油都是很好的選擇。肉類則以白肉為佳,如雞、鴨或魚肉等,料理前最好先去除油脂較多的部分。
醫師也建議,可以多攝取堅果類的食物,如杏仁、腰果、核桃等,堅果內含有豐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調節血脂、降低心臟病猝死率,並有助於補腦益智,每天建議攝取量約四十二克,勿過量攝取。
吃飯時間也很重要,建議起床後喝一杯水,半個小時後就吃早餐。醫師提醒,最好是在早上七點到八點吃早餐,以配合生理週期、促進消化功能,可以選擇低脂高纖的全麥土司或燕麥;午餐是支撐一整個下午的活力來源,以糙米飯等低GI澱粉作為主食可以增加飽足感,搭配二至三份的蔬果及菇蕈類,補充維生素及纖維質。
晚餐則是維持身材的關鍵,因為晚餐後到睡前會消耗掉的熱量不多,熱量高的食物會立即造成脂肪堆積。何信緯醫師指出,晚上七點過後代謝變慢,最好選在7點前進食,並以蛋白質為主食,像是豆腐、魚、肉類加上綠色蔬菜,就是完美的低脂組合。
代謝率下降是現代人容易發胖的主因,何信緯醫師表示,二十歲到三十五歲的青壯年是細胞活性最佳的時期,只要生活作息和三餐飲食正常,並戒除菸酒,加上每周固定運動,絕對可以讓身體代謝活性恢復到符合自己年齡的狀態,天天活力充沛迎接工作與生活的挑戰。
2012年4月11日 星期三
老是睡不飽? 睡眠障礙不可輕忽
【中時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 2012.02.07
你平常的睡眠好嗎?會不會淺眠、很容易就醒來,或是容易有入睡困難、或是夜尿的問題,其實睡眠和吃飯一樣,都屬於人體的基本生理需求,若是人餓了就會吃東西,那為什麼累了會有睡不著的狀況呢?
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醫師林政佑表示,這是因為影響睡眠的因素實在太多了,包括個別差異如個性、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等;年齡如老年人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容易失眠,生理所需睡眠時間減少等;生活事件如考試、升遷等;環境因素如旅行時差、工作輪班等等,都會影響睡眠品質。
至於每天要睡多久才夠呢?林政佑指出,睡眠就像吃飯一樣,吃太多或太少對身體不好;睡的太多或太少對身體都有不良影響。正常「睡眠需求」有很大的個別差異,少則4至5小時,多則將近10小時,但大多數成人所需的睡眠時間約為6至8小時,國小兒童所需的睡眠時間則約為8至10小時。只要以能「提供白天工作精神所需」即算足夠。
林政佑進一步說明,根據統計,一般人常見的睡眠問題包括失眠,也就是睡得太少或睡醒後覺得沒睡夠、難以入睡、半夜覺醒或是睡眠品質不好。還有嗜睡問題,也就是睡得太多,整個睡眠時間已經足夠,但是該清醒時還在打盹。由於睡眠與呼吸系統有密切關連,如果睡眠中呼吸出現困難則會引起大腦的微覺醒,而造成的睡眠片斷,使得無法得到完整且良好的生理及精神的休憩。還有類睡症,也就是睡眠時或前後出現異常的行為,例如:夢遊、惡夢驚醒(夢魘)、夜尿、夜驚等。最後一項是睡眠關聯運動疾患,也就是睡眠中陣發週期性的肢體動作所造成的覺醒而影響睡眠品質,例如不寧腿、磨牙。
若發現有睡眠障礙,該如何治療?林政佑解釋,首先要培養良好的睡眠衛生,如舒適通風的睡眠環境、定時定量的睡眠、避免刺激性的飲料等。接著做認知行為治療,透過放鬆技巧訓練、生理回饋訓練等,學習放鬆全身的肌肉、控制自己的呼吸心跳等,來減輕焦慮,紓解緊張。藥物治療方面,可以讓身體病痛所引起的失眠,針對身體疾病給予治療;精神疾病引起的失眠,針對精神疾病給予治療。最後規則的生活作息很重要,白天少躺床、規律的運動,避免睡眠週期紊亂。
你平常的睡眠好嗎?會不會淺眠、很容易就醒來,或是容易有入睡困難、或是夜尿的問題,其實睡眠和吃飯一樣,都屬於人體的基本生理需求,若是人餓了就會吃東西,那為什麼累了會有睡不著的狀況呢?
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醫師林政佑表示,這是因為影響睡眠的因素實在太多了,包括個別差異如個性、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等;年齡如老年人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容易失眠,生理所需睡眠時間減少等;生活事件如考試、升遷等;環境因素如旅行時差、工作輪班等等,都會影響睡眠品質。
至於每天要睡多久才夠呢?林政佑指出,睡眠就像吃飯一樣,吃太多或太少對身體不好;睡的太多或太少對身體都有不良影響。正常「睡眠需求」有很大的個別差異,少則4至5小時,多則將近10小時,但大多數成人所需的睡眠時間約為6至8小時,國小兒童所需的睡眠時間則約為8至10小時。只要以能「提供白天工作精神所需」即算足夠。
林政佑進一步說明,根據統計,一般人常見的睡眠問題包括失眠,也就是睡得太少或睡醒後覺得沒睡夠、難以入睡、半夜覺醒或是睡眠品質不好。還有嗜睡問題,也就是睡得太多,整個睡眠時間已經足夠,但是該清醒時還在打盹。由於睡眠與呼吸系統有密切關連,如果睡眠中呼吸出現困難則會引起大腦的微覺醒,而造成的睡眠片斷,使得無法得到完整且良好的生理及精神的休憩。還有類睡症,也就是睡眠時或前後出現異常的行為,例如:夢遊、惡夢驚醒(夢魘)、夜尿、夜驚等。最後一項是睡眠關聯運動疾患,也就是睡眠中陣發週期性的肢體動作所造成的覺醒而影響睡眠品質,例如不寧腿、磨牙。
若發現有睡眠障礙,該如何治療?林政佑解釋,首先要培養良好的睡眠衛生,如舒適通風的睡眠環境、定時定量的睡眠、避免刺激性的飲料等。接著做認知行為治療,透過放鬆技巧訓練、生理回饋訓練等,學習放鬆全身的肌肉、控制自己的呼吸心跳等,來減輕焦慮,紓解緊張。藥物治療方面,可以讓身體病痛所引起的失眠,針對身體疾病給予治療;精神疾病引起的失眠,針對精神疾病給予治療。最後規則的生活作息很重要,白天少躺床、規律的運動,避免睡眠週期紊亂。
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灰指甲治療新知
中時醫療網 諮詢採訪: 醫甲館顧問嚴炯誥醫師
根據國外文獻,每3~4個德國人,就有一人有皮膚黴菌感染的困擾。其中,手足的感染就佔了大多數。手足的黴菌感染最常見的就是香港腳及灰指甲。台灣地處亞熱帶,溫暖潮溼的氣候環境提供了黴菌絕佳的生長條件。對於這類問題的預防及處理常識,是每個人都要具備的生活知識。
會造成疾病的黴菌可分為三大類,包括皮癬菌、酵母菌及絲狀黴菌。其中,皮癬菌佔了大多數。而酵母菌則容易在糖尿病患者及嬰幼兒的身上造成問題,念珠菌即屬於這一類。這些黴菌喜愛在足趾縫隙間繁殖,入侵皮膚,此時便是俗稱的〝香港腳〞,如果放任不管,感染就會蔓延到指甲間,黴菌會順著指甲下方的皮膚侵入,往甲床蔓延造成破壞,這是因為指甲本身並沒有養分,所以黴菌不攻擊指甲,而是侵犯底下的甲床組織,最後造成指甲變色、變厚、變形,這就是灰指甲的由來。
灰指甲之所以可怕,原因有四:
第一,它的傳染力強,家人之間如果有共用指甲剪、襪子就有被傳染的可能。
第二,它在發病初期,症狀非常輕微,很容易就被忽略。
第三是它極難根治,治療的時間也很長;
第四是造成指甲變厚、彎曲內陷,修剪照顧不易,除了修剪時的疼痛之外,稍一不慎就會引起甲溝炎。
若是糖尿病患或免疫力不佳的患者,甚至有截肢的風險。所以,稱它為健康的隱形殺手,並不為過。因此,預防和早期治療便十分重要。
*嚴重併發症
傳統的治療方式,不外乎口服或外用抗黴菌劑。新一代的擦劑如療黴舒、樂指利等,雖然號稱具備指甲穿透力,但是一旦真正遇到已經變厚的指甲,效果依然不佳。這時候,傳統上醫師就會建議拔指甲(全拔),來使甲床裸露,方便藥物作用。因為灰指甲治療難度高的原因,主要是比較難以直接作用於感染區域,其實黴菌對藥物的反應大多良好,所以才會有拔指甲這種殘忍的治療方式。但是對病人來說,面對這樣的治療方式時,通常都需要承受心理及肉體上很大的煎熬,而且也大大增加了其他感染的風險。
灰指甲分期及治療對策
第一期(輕度) 指甲變色、甲床分離
口服或外用抗黴菌劑
家用足部抗黴修復產品
第二期(中度) 指甲增厚,甲床指甲間出現白色菌絲和變異角質
口服或外用抗黴菌劑
專業菌絲清除及指甲修整、磨薄
家用足部抗黴修復產品
第三期(重度) 指甲增厚、變形、彎曲內陷疼痛、甲溝炎
口服或外用抗黴菌劑
甲床整形手術及感染控制
專業菌絲清除及指甲修整、磨薄
卷甲、陷入甲矯正器
家用足部抗黴修復產品
※因為灰指甲的高傳染力及不知不覺的破壞力,等於是手足間不折不扣的隱形殺手。
在醫甲館,新的灰指甲治療方式,除了延續原來的口服、外用抗黴菌藥物之外,捨棄了傳統拔指甲的殘忍治療方式,受過專業訓練的美甲師,能夠協助醫師將過厚的指甲修薄,並將佔據甲床和指甲之間的菌絲、變異角質清除。如此一來,一方面可以方便藥物的作用提高治療效果、縮短治療時間;另一方面也因為過程舒適,不必再受拔指甲之苦,再者也可以提高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避免病程惡化。如果指甲已經有彎曲內陷、修剪不易的情形,現在也有矯正器的方式可以選擇。只要不是已經在發炎的狀態,患者可以在捲曲的指甲面上裝設矯正器,來達到紓緩疼痛,並引導彎曲的指甲逐漸拉平。這款來自德國的矯正器,是利用鋼絲扣住指甲邊緣,利用記憶金屬的特性,來將原本彎曲的指甲,在生長前推的過程,逐漸拉平,讓它能順利長出指緣。這樣不但日常修剪會方便舒適許多,也能預防甲溝炎的發生。
由於灰指甲有很高的傳染性,居家保養是很重要的環節,有幾件事也要注意:
1. 最好準備個人足部專用毛巾,並且每日更換。足趾間隙要保持乾燥,擦拭用點擦法,避免摩擦,以免造成皮膚傷口。如果有足部多汗症,可使用止汗噴霧改善。
2. 襪子也要每日更換,並和其他衣物分開清洗,清洗時最好能煮沸10
分鐘,或是以漂白水浸泡半小時。
3. 鞋子應每週消毒並乾燥,不穿時應放置通風環境。
4. 如果指甲已經變厚,不易修剪,則建議定期找專業美甲師修剪處理,每個月一次。患者的指甲修剪工具必須和其他健康家人使用的工具分開。
5. 選擇適當的足部居家保養品。除修護作用外,還應包含抗黴菌功能。PH值為中性的產品,能使足部皮膚自然形成酸性保護膜,是優先的選擇。
灰指甲具有傳染性高、治療時間長、初期症狀輕微、後遺症嚴重且難處理四大特點,早期發現並介入治療是不二法門。因為技術及產品的進步,過去痛苦的治療過程,現在已經舒適許多。為了自己的足部健康,請定期檢視,如果有相似情況,請即刻治療。
附錄:香港腳及灰指甲的早期症狀
1. 指甲失去透明光澤,變成黃色或灰白色,通常由前緣開始。
2. 指甲變厚、易碎、斷裂,指甲與皮膚間隙出現白色菌絲、變異角質。
3. 指間皮膚呈白色、起水泡、脫屑及搔癢。
根據國外文獻,每3~4個德國人,就有一人有皮膚黴菌感染的困擾。其中,手足的感染就佔了大多數。手足的黴菌感染最常見的就是香港腳及灰指甲。台灣地處亞熱帶,溫暖潮溼的氣候環境提供了黴菌絕佳的生長條件。對於這類問題的預防及處理常識,是每個人都要具備的生活知識。
會造成疾病的黴菌可分為三大類,包括皮癬菌、酵母菌及絲狀黴菌。其中,皮癬菌佔了大多數。而酵母菌則容易在糖尿病患者及嬰幼兒的身上造成問題,念珠菌即屬於這一類。這些黴菌喜愛在足趾縫隙間繁殖,入侵皮膚,此時便是俗稱的〝香港腳〞,如果放任不管,感染就會蔓延到指甲間,黴菌會順著指甲下方的皮膚侵入,往甲床蔓延造成破壞,這是因為指甲本身並沒有養分,所以黴菌不攻擊指甲,而是侵犯底下的甲床組織,最後造成指甲變色、變厚、變形,這就是灰指甲的由來。
灰指甲之所以可怕,原因有四:
第一,它的傳染力強,家人之間如果有共用指甲剪、襪子就有被傳染的可能。
第二,它在發病初期,症狀非常輕微,很容易就被忽略。
第三是它極難根治,治療的時間也很長;
第四是造成指甲變厚、彎曲內陷,修剪照顧不易,除了修剪時的疼痛之外,稍一不慎就會引起甲溝炎。
若是糖尿病患或免疫力不佳的患者,甚至有截肢的風險。所以,稱它為健康的隱形殺手,並不為過。因此,預防和早期治療便十分重要。
*嚴重併發症
傳統的治療方式,不外乎口服或外用抗黴菌劑。新一代的擦劑如療黴舒、樂指利等,雖然號稱具備指甲穿透力,但是一旦真正遇到已經變厚的指甲,效果依然不佳。這時候,傳統上醫師就會建議拔指甲(全拔),來使甲床裸露,方便藥物作用。因為灰指甲治療難度高的原因,主要是比較難以直接作用於感染區域,其實黴菌對藥物的反應大多良好,所以才會有拔指甲這種殘忍的治療方式。但是對病人來說,面對這樣的治療方式時,通常都需要承受心理及肉體上很大的煎熬,而且也大大增加了其他感染的風險。
灰指甲分期及治療對策
第一期(輕度) 指甲變色、甲床分離
口服或外用抗黴菌劑
家用足部抗黴修復產品
第二期(中度) 指甲增厚,甲床指甲間出現白色菌絲和變異角質
口服或外用抗黴菌劑
專業菌絲清除及指甲修整、磨薄
家用足部抗黴修復產品
第三期(重度) 指甲增厚、變形、彎曲內陷疼痛、甲溝炎
口服或外用抗黴菌劑
甲床整形手術及感染控制
專業菌絲清除及指甲修整、磨薄
卷甲、陷入甲矯正器
家用足部抗黴修復產品
※因為灰指甲的高傳染力及不知不覺的破壞力,等於是手足間不折不扣的隱形殺手。
在醫甲館,新的灰指甲治療方式,除了延續原來的口服、外用抗黴菌藥物之外,捨棄了傳統拔指甲的殘忍治療方式,受過專業訓練的美甲師,能夠協助醫師將過厚的指甲修薄,並將佔據甲床和指甲之間的菌絲、變異角質清除。如此一來,一方面可以方便藥物的作用提高治療效果、縮短治療時間;另一方面也因為過程舒適,不必再受拔指甲之苦,再者也可以提高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避免病程惡化。如果指甲已經有彎曲內陷、修剪不易的情形,現在也有矯正器的方式可以選擇。只要不是已經在發炎的狀態,患者可以在捲曲的指甲面上裝設矯正器,來達到紓緩疼痛,並引導彎曲的指甲逐漸拉平。這款來自德國的矯正器,是利用鋼絲扣住指甲邊緣,利用記憶金屬的特性,來將原本彎曲的指甲,在生長前推的過程,逐漸拉平,讓它能順利長出指緣。這樣不但日常修剪會方便舒適許多,也能預防甲溝炎的發生。
由於灰指甲有很高的傳染性,居家保養是很重要的環節,有幾件事也要注意:
1. 最好準備個人足部專用毛巾,並且每日更換。足趾間隙要保持乾燥,擦拭用點擦法,避免摩擦,以免造成皮膚傷口。如果有足部多汗症,可使用止汗噴霧改善。
2. 襪子也要每日更換,並和其他衣物分開清洗,清洗時最好能煮沸10
分鐘,或是以漂白水浸泡半小時。
3. 鞋子應每週消毒並乾燥,不穿時應放置通風環境。
4. 如果指甲已經變厚,不易修剪,則建議定期找專業美甲師修剪處理,每個月一次。患者的指甲修剪工具必須和其他健康家人使用的工具分開。
5. 選擇適當的足部居家保養品。除修護作用外,還應包含抗黴菌功能。PH值為中性的產品,能使足部皮膚自然形成酸性保護膜,是優先的選擇。
灰指甲具有傳染性高、治療時間長、初期症狀輕微、後遺症嚴重且難處理四大特點,早期發現並介入治療是不二法門。因為技術及產品的進步,過去痛苦的治療過程,現在已經舒適許多。為了自己的足部健康,請定期檢視,如果有相似情況,請即刻治療。
附錄:香港腳及灰指甲的早期症狀
1. 指甲失去透明光澤,變成黃色或灰白色,通常由前緣開始。
2. 指甲變厚、易碎、斷裂,指甲與皮膚間隙出現白色菌絲、變異角質。
3. 指間皮膚呈白色、起水泡、脫屑及搔癢。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吃蘑菇蛋餅、蚵仔煎 防胰臟癌
台灣新生報 作者:【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吃蘑菇蛋餅、蚵仔煎,可幫助預防胰腺癌?美國、西班牙最新研究發現,飲食若含有豐富的硒與鎳,對胰臟有保護作用,或可幫助降低胰腺癌風險。像雞蛋、富含油脂的魚都有硒,蘑菇、牡蠣、蘆筍、豆類則含有鎳。
美國、西班牙研究人員在「消化道」期刊發表一項研究指出,體內硒元素、鎳元素濃度稍微高一點,似乎可以減少胰腺癌發生機率。反之,若體內鉛、砷、鎘濃度偏高,則比較容易得胰腺癌。
胰臟癌當中,以胰腺癌最常見。胰臟癌總是來勢洶洶,約八成患者在一年內往生,只有約百分之五的患者可以活超過五年。糖尿病、過重、抽菸者都比較容易得胰臟癌。
研究團隊分析一百一十八位胰腺癌患者與近四百位沒有罹癌者的腳趾甲,比較他們體內十二項微量元素的濃度。結果發現,體內砷、鎘濃度最高者,罹癌機率分別是其他人的兩倍、三點五倍。若鉛濃度偏高,罹癌風險更高達六倍。
但如果體內的鎳、硒濃度偏高,罹癌機率就會比較低,鎳濃度最高者出現胰腺癌的機率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三,硒濃度最高者,罹癌風險減少約九成五。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微量元素鎳會影響身體鐵質吸收,在紅血球製造過程,扮演關鍵角色。像蘆筍、蘑菇、蘆筍、豆類、牡蠣、洋蔥、菠菜、茶、扁豆、燕麥、堅果、梨子等食物都含有鎳。而硒元素關係人體免疫、繁殖功能,也可預防細胞、組織受到損壞,像雞蛋、肉類、全麥麵包、海鮮等都有硒。
吃蘑菇蛋餅、蚵仔煎,可幫助預防胰腺癌?美國、西班牙最新研究發現,飲食若含有豐富的硒與鎳,對胰臟有保護作用,或可幫助降低胰腺癌風險。像雞蛋、富含油脂的魚都有硒,蘑菇、牡蠣、蘆筍、豆類則含有鎳。
美國、西班牙研究人員在「消化道」期刊發表一項研究指出,體內硒元素、鎳元素濃度稍微高一點,似乎可以減少胰腺癌發生機率。反之,若體內鉛、砷、鎘濃度偏高,則比較容易得胰腺癌。
胰臟癌當中,以胰腺癌最常見。胰臟癌總是來勢洶洶,約八成患者在一年內往生,只有約百分之五的患者可以活超過五年。糖尿病、過重、抽菸者都比較容易得胰臟癌。
研究團隊分析一百一十八位胰腺癌患者與近四百位沒有罹癌者的腳趾甲,比較他們體內十二項微量元素的濃度。結果發現,體內砷、鎘濃度最高者,罹癌機率分別是其他人的兩倍、三點五倍。若鉛濃度偏高,罹癌風險更高達六倍。
但如果體內的鎳、硒濃度偏高,罹癌機率就會比較低,鎳濃度最高者出現胰腺癌的機率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三,硒濃度最高者,罹癌風險減少約九成五。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微量元素鎳會影響身體鐵質吸收,在紅血球製造過程,扮演關鍵角色。像蘆筍、蘑菇、蘆筍、豆類、牡蠣、洋蔥、菠菜、茶、扁豆、燕麥、堅果、梨子等食物都含有鎳。而硒元素關係人體免疫、繁殖功能,也可預防細胞、組織受到損壞,像雞蛋、肉類、全麥麵包、海鮮等都有硒。
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嬰幼兒常吃高鈉食物 長大偏好高鹽飲食
台灣新生報 作者:【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經常餵食嬰幼兒如餅乾、脆穀片或麵包等鈉含量稍高的食物,可能讓孩童長大後偏好稍鹹或高鹽飲食。
美國莫乃爾化學感官中心研究人員指出,幼童常吃如餅乾、脆穀片或麵包等鈉含量稍高的食物,吸收的鈉較不常食用上述食物的孩童高出55%,同時如果早期經常食用澱粉質豐富,高鹽的食物時,日後的喜好的口味也偏鹹。相關研究刊登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
長期高鹽、高油飲食被認為可能造成健康問題。國內據統計顯示,都會區的中小學生測量血壓,每6位肥胖學生就有1人血壓過高。研究顯示,體重過重及肥胖兒童,其血壓、血糖、血脂異常比率幾乎為正常體重兒童的2倍。
醫師進一步指出,由於現代人外食機會多,油炸食物販賣、飲料店非常密集,長久下來,高脂、多糖、重鹽的飲食加上運動不足,造成肥胖問題。
此外,不只是孩童鈉攝取量值得關注,孕婦吃太多鹽會加重產後水腫的情形,不過醫師指出,並不是一點鹽都吃不得,同時產婦可以喝水,適量的開水不會加重水腫。
經常餵食嬰幼兒如餅乾、脆穀片或麵包等鈉含量稍高的食物,可能讓孩童長大後偏好稍鹹或高鹽飲食。
美國莫乃爾化學感官中心研究人員指出,幼童常吃如餅乾、脆穀片或麵包等鈉含量稍高的食物,吸收的鈉較不常食用上述食物的孩童高出55%,同時如果早期經常食用澱粉質豐富,高鹽的食物時,日後的喜好的口味也偏鹹。相關研究刊登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
長期高鹽、高油飲食被認為可能造成健康問題。國內據統計顯示,都會區的中小學生測量血壓,每6位肥胖學生就有1人血壓過高。研究顯示,體重過重及肥胖兒童,其血壓、血糖、血脂異常比率幾乎為正常體重兒童的2倍。
醫師進一步指出,由於現代人外食機會多,油炸食物販賣、飲料店非常密集,長久下來,高脂、多糖、重鹽的飲食加上運動不足,造成肥胖問題。
此外,不只是孩童鈉攝取量值得關注,孕婦吃太多鹽會加重產後水腫的情形,不過醫師指出,並不是一點鹽都吃不得,同時產婦可以喝水,適量的開水不會加重水腫。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