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老覺得不如人 有害身心健康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1/05/28 04:11 文/柯俊銘

俗語說:「人比人,氣死人」,一份近期發表在國外「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的報告指出,若常存有「我很糟糕」、「凡事都比不上別人」的念頭,不時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心中總是憤恨不平,長期下來恐怕有害身心健康。

加拿大康克迪亞(Concordia)大學的心理學家Isabelle Bauer博士透過刊登廣告的方式,招募到兩組受試者,一組是104位不同年紀的成人,另一組是51位銀髮族,並針對這兩組個案分別進行調查,目的在探討悔恨感的處理方式和身心健康的關聯性。

研究小組要求所有人填寫問卷,內容主要是詢問他們人生當中,悔恨的事件有哪些?此外,還需回答和年紀相仿的同儕比較起來,自身的悔恨感強度有多高?

結果發現,多數人最悔恨的事是和不適合的對象結婚,以及沒有多花時間陪伴家人。

有趣的是,當個案比較的對象為遭遇或狀況較自己還要不如意的人,他們的悔恨感強度似乎偏低,情緒狀態傾向正面。但比較的對象若為較自己過得還好者,悔恨感的強度反而就偏高,情緒狀態明顯是負面居多。

研究者表示,持續存在負向情緒會導致個體的免疫系統受損與荷爾蒙分泌失調,進而容易為細菌、病毒所侵襲,輕者或許只是常傷風、感冒,嚴重的的話可能造成長期的健康問題。

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當人生遭逢挫折時,不如珍視當下還擁有的事物,收拾心情再出發。

唯有做好心理建設,並勇於改變,繼續前進,終究才有成功的機會。若只是累積怨氣,不僅無法改變現狀,健康還會受到影響而每況愈下。

塑化兒童不孕風險超標10倍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11/05/28 02:42 黃天如、邱俐穎/台北報導

對於塑化劑對國人健康的影響,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伍焜玉廿七日發出警語,他表示,每天喝一瓶摻塑化劑飲料,男童出現雄性素下降、尿道下裂,甚至不孕的風險,將超標十倍以上!而且塑化劑還有可能增加男童成年後不孕,女童成年後罹患子宮肌腺症的風險。

伍焜玉說,塑化劑對人類生殖內分泌的影響是非常確定的,其對兒童尤其會導致睪丸萎縮、甲狀腺功能失常,以及雄性素下降,尿道下裂。他感嘆,塑化劑工業用途為使塑膠軟化,完全不容許供作食用,台灣竟發生如此可惡,且在全世界都沒有發生過的醜聞。

為避免塑化劑風暴造成社會不安,衛生署宣布今天起全國廿五家署立醫院將開設健康諮詢門診,提供民眾諮詢服務。健康諮詢門診服務包含病史詢問、性早熟徵兆及生殖器外觀檢查,若有異常會再進一步做驗血等相關檢驗。

開設健康諮詢門診的署立醫院有基隆、台北、桃園、新竹、竹東、苗栗、台中、豐原、彰化、南投、嘉義、朴子、台南、新營、旗山、屏東、恆春、花蓮、玉里、台東、金門、澎湖、台南胸腔、樂生療養院、雙和醫院等廿五家,時間不包含周六下午、周日及國定假日。

但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認為諮詢門診不應只詢問病史,也應該對男童是否潛在乳房變大、陰莖縮水等進行詳細審慎的理學檢查,尤其小朋友性器官容易受傷,具有長遠影響,諮詢門診應包含長期追蹤,觀察性早熟問題是否改善,而不是短暫開設,等風頭過了就算。

國衛院研究員王淑麗舉例,一名體重廿公斤的學童,只要每天喝一瓶三百五十cc、含塑化劑濃度十二ppm的飲料,其暴露於上述各種生殖功能異常的風險,將是美國公布塑化劑最大攝取容許值(廿微克/每人每天,TDI)的十倍以上。

王淑麗解釋,兒童一旦暴露於塑化劑的風險之中,其遭受毒害的程度,將遠比成人更嚴重的原因是,兒童的體重輕,所以,單位體積承受量會比較高,加上其生殖器官仍在發育,所以反應會更「敏感」。

林杰樑說,如果習慣性每天一瓶,且長達一年以上攝取疑似遭塑化劑汙染的運動飲料、茶飲料、果汁等食品,就建議就醫接受抽血檢查。至於檢查項目則應包括黃體成長激素(LH),另男童須加驗睪固酮(男性荷爾蒙),女童應加驗動情激素(女性荷爾蒙)。

在致癌性方面,伍焜玉說,目前醫學文獻上只有在動物實驗發現,塑化劑會導致肝癌、白血病及睪丸腫瘤。但對人類來說,因為缺乏相關研究數據,目前只能說「塑化劑可能致癌」。

研究:早餐多吃蛋白質 較為健康

Awakening 更新日期:2011/05/27 17:05 莊瑞萌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根據研究指出,高達6成民眾沒有每天吃早餐的習慣,另外,早餐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除了較有飽足感外,也會減少吃進其他不營養食物的機會,對青少年尤其重要。

根據美國密蘇里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不吃早餐通常與在其他時間吃零食或暴食以及肥胖有關聯,大約有6成的民眾沒有每天吃早餐的習慣,萊迪表示「每個人都知道吃早餐的重要性,但有些人還是會忘記吃早餐,這次研究發現,早餐具有控制食慾,進一步節制當天飲食的效果。」

研究人員將學生分成2組,一組不吃早餐,另一組則吃進500卡路里的早餐,其中包括穀片與牛奶,或是比利時鬆餅等富含蛋白質及優格等食物,實驗3周內分別進行3次問卷調查以及腦部核磁共振影像掃描,結果發現第二組吃早餐同學,事後較易出現飽足感,腦部控制食慾動機與獎賞(motivation and reward)的反應會減少。

研究人員萊迪表示,「早餐吃健康含有蛋白質的食物,除了可以達到飽足的目的,也會減少當天再吃進其他零食的機會,特別對青少年來說,不會因為飢餓而在其他時間吃不健康的零食來解饞,反而造成身體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