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9日 星期六

輻射對人體傷害 部位有別

AFP 更新日期:2011/03/19 09:35 賴秀如

(法新社巴黎18日電) 科學家使用不同的單位計算輻射值。有的計算輻射發出的量,有的計算輻射經人體吸收的量,也有的計算對人體健康潛在影響的數值。

※輻射入門:
基本上有2種形式的輻射,產生的原因都是因為原子的原子核有太多粒子,太多能量無法維持穩定,導致爆開。

電磁輻射--包括陽光、X光和無線電波--這些輻射純粹只是能源,沒有重量。

粒子輻射--包含快速移動的原子粒子,有能量也有質量。這些(高能)粒子包括α(阿爾法粒子)、β(貝塔粒子)和中子。

※輻射發射值:
在國際單位制(SI)中,衡量輻射值的基本單位是貝克(becquerel, 或Bq)。

還有一種舊的單位名稱,取用居禮夫人(MarieCurie)的姓氏Curie以紀念她,簡稱Ci。

※輻射吸收值:
當某人暴露在輻射當中,輻射能量沉積在人體組織上,在國際單位制當中的衡量單位是戈雷(gray, 簡稱Gy),傳統稱作雷得(rad),即「輻射吸收劑量」,1戈雷相當於100雷得。

※生理風險:
這是指輻射對人體健康的風險--從短暫感到噁心到罹患癌症或快速死亡。度量單位是西弗(sievert,簡稱Sv),或一般使用的毫西弗(millisievert,簡稱mSV)。

還有一個比較方便的單位雷姆(rem),1雷姆相當於1/100西弗。

輻射對人體的為害端視輻射源種類和暴露在哪一部分的人體。例如卵巢和睪丸就比皮膚對輻射敏感20倍。

照射1次胸部X光,大約是0.2毫西弗,腦部掃描,大約是50毫西弗,這樣的劑量對健康還算是微不足道。

相對而言,日本官員本週稍早說過,靠近某個受損核子反應爐附近,偵測出400毫西弗的輻射值。

嚴重的核子事故中,反應爐核心附近的輻射值可能高達數千毫西弗。

全身暴露輻射值若到達5000毫西弗,大約有一半的人會死亡,達到6000毫西弗而未能立即治療,則會致命。

根據世界核能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指出,單次暴露在1萬毫西弗的輻射值當中,可能在「數週內」就會死亡。

建立睡前流程 選擇床墊睡眠品質好

TVBS 更新日期:2011/03/19 00:53 楊雅欣 駱恩宏 

現代人因為生活壓力比較大,因此根據統計,全台至少有700萬人缺乏健康的睡眠。

不光只是因為睡得少,而是因為睡眠品質亮紅燈,專家就建議,除了床墊要選擇具有支撐性和包覆性之外,其實寢具也很重要,另外可以建立自己的睡前流程,比方說睡前做一些緩和運動,或是聽點音樂等等,能避免外出時認床或失眠的狀況。

預防複合式災難 災難包不可少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1/03/17 14:25

強震、海嘯和核能災變,連續重創日本,同處於地震帶上的台灣民眾也十分憂心,許多專家建議民眾準備「地震包」,有備無患,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急診科主任李宜恭提醒民眾,以目前發生的大多是複合式災難,民眾應該準備的不是「地震包」,而是「災難包」。〔龐清廉報導〕

  面對地震等天災,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急診科主任李宜恭醫師指出,民眾在準備救難包時,先要區分它的用途,如果擔心的是地震後受困建築物內,只需要帶水、哨子及手電筒就夠了,水可以維生,哨子可以呼救,而燈光在夜間能引起注意,支持到獲救就可以。

  但近年來,因為地球暖化,現在的災害發生多趨向於複合式的多重災難,民眾應該準備的是可以支持全家人最少維持三天的災難包,才能等待外援進來。

  李宜恭醫師指出,災難包準備最重要的是水,一人一天大概需要三至四公升,乾糧也一定要備妥,至於,接受外界訊息的收音機、手機等,其他如手電筒、保暖的毯子,可以止痛、有腸胃藥物及包紮衛材的急救包,國外防災建議還有女性的衛生用品等等,都不可少。

  專家也建議,準備災難包時,最好是由父母帶著小孩一起動手,準備過程就是最好的防災機會教育。重要的是災難包要方便攜帶,平時應置於靠近門口附近,像是平日不用的出國登機箱就可以做為很好的災難包。

睡眠差 膽、心氣虛 需補氣加安神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3/18 00:37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地震造成的創傷後症候群未獲改善,一名婦人約10年來都睡不好、心悸,身體孱弱不堪,甚至懼怕出門,尋求中醫治療後1周,睡眠獲改善,健康也逐漸恢復。精神科醫師則表示,必要時須給予安眠鎮靜及抗憂鬱藥物。

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陳重嘉昨(17)日表示,年約60歲的患者因1999年921大地震而誘發精神相關問題,但去年初才來到中醫門診,透露其地震後一直難入睡,懼怕出門、恍神、心悸,換言之問題困擾她至少約10年。

陳重嘉說,婦人表示當時所住樓層較高,地震時感受搖晃特別劇烈,夜半從睡夢中驚醒,當時先生又不在家,因而特別害怕。

醫師進一步表示,婦人在921地震中並無親人傷亡,仍因地震誘發精神問題,造成睡眠障礙,同時長時間未獲改善,導致虛弱;醫師解釋,久病必虛,精神、睡眠問題拖太久,身體孱弱,可以想見,中醫認為此屬膽氣虛、心氣虛。

陳重嘉說明,氣虛型的精神問題,需要補氣加上鎮靜安神,效果較能顯現,經處方人參養榮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等方加減1周,並持續鼓勵患者轉移注意力後,患者睡眠已明顯改善,待睡眠改善後持續治療1至2個月,身體機能也慢慢正常化。

對於創傷後症候群主要症狀,北市聯醫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郭千哲表示,患者對於創傷事件的影像、思考和感受常屢屢重複於腦海和惡夢中。其次,患者持續、刻意避免接觸與創傷有關的事物,且無法回憶創傷事件重要片段。再者會有「過度警覺反應」,出現自律神經功能失衡,以致無法入眠,注意力不集中和易怒,持續導致個人社交、家庭和職業功能受影響。必要時精神科醫師會給予藥物治療改善。

陳重嘉強調,除治療外,患者如能透過從事自己喜好的活動,進而轉移注意力,好轉機會較大,治療之餘醫師必須不斷鼓勵患者,有些患者可透過宗教寄託慢慢走出創傷。

郭千哲則表示,921大地震已屆12年,國內曾訪查120位罹難者家屬,發現精神疾病盛行率依序為創傷症候群(逾3成5)、重度憂鬱症、適應性疾患、酒精使用疾患等,女性明顯高於男性。相關結果亦曾發表於2003年的國際精神醫學期刊“PsychiatricServices”。

郭千哲說,近年來,世界各地發生多起災難,包括印尼大海嘯、海地大地震、四川大地震、紐西蘭淺層地震,頻率相當高。這些災難影響層面相當廣,包括受災者身體及財產損傷,且在心理層面亦造成衝擊。

郭千哲強調,日本是各方面皆相當進步的國家,但此次受災仍甚為嚴重,仔細思考,或許人定勝天的哲學觀不如順天、敬天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