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樂觀看待用藥 有助提高療效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1/03/12 04:11 文/柯俊銘

每當生病看完醫師,許多人都會領藥回家,但服藥後,是否真能緩解不適?除了藥物本身的類型、劑量外,病患對於藥物的看法也會影響藥效。

德國漢堡大學附設醫學中心的Ulrike Bingel醫師和英國牛津大學神經科學專家合作,針對22名健康的民眾進行實驗,並將研究結果發表在今年2月的「科學轉譯醫學期刊」。

研究人員以某種儀器散出的熱刺激每位參加研究者的腿部,藉以引發疼痛,並請他們依主觀感受填寫疼痛量表,總分則代表當下的疼痛程度。

接著所有人接受靜脈注射止痛劑,並在「未告知開始給藥」、「告知已開始給藥」、「告知已停止給藥,且可能會覺得疼痛」等3種狀態下,重複填寫疼痛量表。

參與者的腦部在研究過程中,都接受核磁共振(MRI)的掃描,且止痛劑的注射始終都沒有停止,只是指令不同。

數據顯示,在「未告知開始給藥」,也就是對治療毫不知情的狀態下,個案的疼痛量表總分從原先平均的66分降至55分;當告知「已開始給藥」時,總分又繼續降低至39分;最後告知「已停止給藥,且可能會覺得疼痛」時,分數卻誇張地攀升到64分。由此可見,個案對於止痛劑的預期,確實會左右疼痛強度。

另外,從腦部造影中也發現,當個案預期會痛時,「和情緒調節及焦慮反應有關區域」的神經活動明顯增加;當預期疼痛緩解時,就換成「和理性認知、酬賞預期、肢體動作、平衡有關」的神經活動增加。

研究者表示,過去探討「安慰劑效應」的文獻很有限,而這項研究的結果不僅提供生物上的證據,確認正向期待可以強化療效外,更重要的是負向期待造成的反效果實不容小覷。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糖尿病及早治療 「餘蔭效應」減惡化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11/03/12 03:17 邱俐穎/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

台灣每年約有二.五萬人發生高血糖,但國內第二型糖尿病患卻只有三成二血糖控制得宜;醫師指出,糖尿病患提早治療,身體會發揮所謂的「餘蔭效應」,也就是飲食控制、藥物治療等效果會持續影響身體,降低心血管等發生機率,所以提醒高血糖、糖尿病患別鐵齒,盡早接受治療,才能避免病程惡化。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許惠恒表示,民眾多數以為高血糖、糖尿病是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病,但其實四十到五十九歲才是高血糖增加最快的族群。

國內四成四糖尿病患會併發慢性腎臟病,更有四分之三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而高血糖者發生中風、心臟病、腎臟病風險也較一般人高出一到三倍,但國內調查卻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有七成糖化血色素控制不佳,膽固醇、血壓、糖化血色素皆達標準者也僅有四.一%。

來台參與內分泌暨糖尿病學會研討會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丹尼爾.卓拉克(Daniel J. Drucker)指出,根據英國(UKPDS)的糖尿病患大型追蹤研究,發現及早控制血糖的病患,會產生「餘蔭效應」,多年後身體會對治療產生「代謝記憶」,也就是當年治療的成果會持續影響身體。

根據研究,糖化血色素每減少一%,十年內中風的危險性可以減少十二%,心肌梗塞降低十四%,小血管病變及截肢比例也能減少四成左右,減少併發症風險。

卓拉克提醒,糖尿病病程是持續進展的過程,即使一開始病人自覺控制良好,但仍可能會持續惡化,用藥量逐漸增加,病情卻愈來愈難以控制,所以建議有高血糖問題的病患應即早改變生活型態,配合醫囑積極治療。

eye它 就好好保護它 給眼睛一個健康安全環境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1/03/12 04:11 文/陳品芳

凌晨3點,工人阿吉(化名)捂著雙眼被送入急診室:「下午做完電焊,沒想到睡到一半,眼睛像被火燒到一樣!」

●紫外線傷害
像阿吉這樣的病例正是眼科急診常見的「電焊眼」(photophthalmia),雖當下未有不適,但經過8-10小時後,角膜表皮細胞受損、脫落,造成嚴重角膜糜爛,因而疼痛不止。

此外,進行特殊射線實驗(例如紫外線觀察螢光反應)、海上活動、雪上運動時,若未全程進行防護措施,亦會形成同樣傷害。

戶外型工作者(農作、職業駕駛),宜配戴大帽沿帽子、斗笠,或太陽眼鏡,可有效減少長期陽光中的UVA/UVB接觸量,延緩或降低白內障及黃斑病變的機率。

●清潔劑傷害
化學藥劑可在接觸面造成組織毀壞,更可能會滲入眼內因而續發青光眼、白內障,甚至讓視網膜受傷,造成無法挽救的視力喪失。

使用不熟悉的清潔原料時,應請教有經驗的專業人員,並詳讀說明書,以避免傷害發生。

在固定工作地點應備有合格洗眼設備,並預知操作方式;外勤服務工作最好在工作包裡,置入數瓶20ml裝生理食鹽水,以備不時之需。

●眼部異物
車工、木工、電焊等飛出高速碎屑可能擊傷眼睛,輕則造成角膜表皮擦傷,重則嵌入眼球結構,甚至穿入眼內,造成視網膜神經損傷。

若工作中,眼睛突然疼痛不堪,切忌揉眼按壓,宜於眼周,以手帕或紙巾墊高一圈,防止患者觸摸傷眼。

騎機車時,若發現異物進入眼睛,應停車後,輕閉雙眼,待淚水反射性流出,切勿揉眼,以免造成角膜二次傷害。

若發生以上情形時,都應儘速尋求眼科醫師診查,找出異物,並適當治療。

●室內工作環境常見的困擾
室內空調會降低工作環境的空氣濕度,並加重乾眼症或慢性過敏性結膜炎患者的眼部不適症狀,此時不宜繼續配戴隱形眼鏡,應改戴眼鏡;經醫師診視後,可使用不同保濕性的人工淚液,以改善病症。

「老花眼」的民眾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可能讓聚焦力疲乏,而眼花、腦昏,這時可考慮驗配工作型的眼鏡,讓眼睛在舒適的狀況下運作。

眼睛是極為精細敏感的器官,若缺乏安全的環境或良好的使用習慣,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視力損傷,因此應多加呵護眼睛,給它一個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

均衡減重餐 也能色香味俱全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1/03/12 04:11 文/紀素月

許多人有感於年節飲食無度、肥肉上身,紛紛到醫院減重門診報到,少吃、多運動雖是減重鐵律,但民眾最困擾的就是市售減肥餐太重複、單調,讓人「吃不下去」。

成年人每天少吃500卡、慢跑1小時,一週可瘦0.5至1公斤,但減重餐太單調,讓人食不下嚥,減重計畫因而破功;如何少吃500卡,還能兼顧六大營養素的攝取?這就需要專業人員協助了。

坊間減重餐、食譜琳琅滿目,到底哪一種才有效?有人說,澱粉不能吃,有人說只能吃肉,也有人說只吃水果,減重菜單五花八門,其實減重可以什麼都吃,吃單一食物反而容易半途而廢。

在營養諮詢門診,可為減重者設計主食類、奶類、蔬菜、水果、油脂、蛋、豆、魚、肉類都均衡的菜單,患者吃得津津有味,健康減重計畫更容易實行。

希望健康減重,減重餐又不要太難吃,可以善用食物「顏色密碼」,即增加五顏六色天然食材和植物化學成分,例如番茄、花椰菜、木耳、胡蘿蔔及鮭魚等食材,不僅可抗氧化、消除自由基,也能提升人體免疫力,再掌握少油、少膽固醇、少鹽、少調味、多纖維的「四少一多」原則來料理,善用食物天然風味,減重餐也能色彩繽紛,秀色可餐。

「減重嘸撇步,少吃、多動加恆心」,成人每天進食少500卡,再加上慢跑或游泳、有氧運動消耗500卡,一週就能輕鬆減重0.5至1公斤了,減重並不困難,難在維持、不復胖,如果選對食物,較能持之以恆。

減重好處多,降低過重體重可減少糖尿病、腦中風、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甚至罹癌率。

有興趣的民眾可上網到本院網站下載,網址為:http://www.show.org.tw/headline_detail.asp?no=3178;也可向醫院服務台免費索取;此一星期減重食譜,每天約1400卡熱量,六大類營養素俱全,天天菜色不同,光是主食就有白飯、地瓜飯、糙米飯、五穀飯輪替,甚至麻油麵線、義大利麵均可變換;配菜、水果也可天天變化,不必再怕減重餐單調、難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