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鉀」好道相報 可防血管疾病

CNA 更新日期:2011/03/06 19:19

(中央社台北6日電)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常吃含鉀量高的食物可降低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

鉀是人體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魚類、全穀類食品、香蕉、番茄等都是含鉀量高的食物。

新華社報導,義大利那不勒斯費德里科二世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調查分析24.7萬名男女性研究對象的鉀攝取量、日常飲食習慣和健康狀況等數據發現,如果每天能多攝入1.64克的鉀,研究對象患中風的機率可降低21%,患心臟病的風險也能下降。

研究人員解釋說,含鉀食物有降低血壓作用,特別是對高血壓患者和鹽攝入量大的人,尤其明顯;此外,鉀還可發揮緩解動脈硬化及防止動脈壁增厚的作用,而這些都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此外,美國衛生保健研究與品質局也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美國成年人患高血壓的人數近年來不斷上升,而遏制這一趨勢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經常運動。

為了解美國成年人患高血壓的機率,研究人員在全美進行大規模調查,結果顯示,2008年美國有5900多萬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

經過對比分析發現,經常運動的人,患高血壓的機率低於不常運動的人,前者患高血壓的機率為21%,後者為32%;所謂經常運動是指每週至少鍛鍊3次,每次鍛鍊達30分鐘以上。

研究還發現,3/4的高血壓患者體重偏胖。此外,患高血壓的風險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65歲以上者患高血壓的機率為59%,45歲至64歲的機率為34%,25歲至44歲的機率為10%,25歲以下的機率為3%。

專家指出,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由高血壓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加強對高血壓的防治刻不容緩。1000306

玫瑰糠疹 好發春秋季節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1/03/05 04:11 文/周彥吉

門診時,常有民眾聽到「玫瑰糠疹」這個診斷時會很茫然,不知道這是什麼樣的疾病。

目前發生玫瑰糠疹的原因還不是很清楚,可能和某種病毒有關。因為有的病患發病前,有發燒或疲倦的症狀,而且大多數病患得過一次就不會再得,似乎是產生了免疫力。另外,有少部分的玫瑰糠疹是因藥物造成。

玫瑰糠疹好發於春秋季節,多在軀幹處會先出現一較大的前驅斑塊,但因被衣服蓋住,通常不會被注意到。之後陸續在軀幹及四肢近端的皮膚出現對稱,沿著皮膚紋路分布的橢圓形紅疹,其上有細微的脫屑。多數病患的皮疹都會癢,約有20%的病患皮膚表現不像前述的典型表現,有可能反而分佈於四肢,或是出現水泡。

雖然玫瑰糠疹不去管它,自己也會好,但因為持續的時間較久,從數星期到數月不等,所以病患通常會擔心。其實只要避免刺激皮膚或使用一些外用藥物,以減輕癢感,靜待其慢慢退去即可。對於一些症狀較嚴重,或是持續時間較久的病患,可給予紅黴素或是照光治療,以加速改善。

烹煮過的蕃茄有益健康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1/03/04 19:35

美國研究人員建議:多吃煮熟的蕃茄可以防癌,還能避免心血管疾病。

  「美國食品營養中心」研究人員說,蕃茄裡的茄紅素經過烹調或加工之後,對於防癌、避免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鬆的效果更好。

  研究人員因此希望大家把蕃茄當成每日蔬果攝取的重要來源,多多食用。

正確使用血糖機 避免血糖失控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1/03/05 04:11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得要好好控制血糖,以免引發嚴重併發症,不但視網膜受損,更導致神經病變,且神經痛發作時,有如遭到蜂炮無情轟擊,痛不欲生。專家建議,民眾應嚴格監控血糖,並學會正確使用血糖機的撇步。

「神經痛發作時,就像被蜂炮打在身上一樣。」一位56歲劉先生,因害怕採血針刺的疼痛,平日很少使用血糖機,血糖失控不自知,直到一年前出現嚴重的視網膜病變與神經病變,即便雙腳貼滿痠痛貼布,依舊難以成眠,有時痛到無法走路,只好以輪椅代步。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常務監事、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院長杜思德指出,估計有3成以上糖尿病患(約50萬人),不曾持續性治療,也未監測血糖,直到引發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血管病變,才後悔莫及。

杜思德表示,嚴重患者不但成為洗腎高危險群,更容易因突然低血糖,引發心律不整或昏迷,陷入生命危險,去年國內有8,229人死於糖尿病相關併發症,平均每小時有1名病患死亡。

糖尿病衛教學會常務理事、三總糖尿病衛教師陳思羽指出,飲食控制與血糖監測需雙管齊下,但從門診觀察,不少老人對如何使用血糖機一頭霧水、40到50歲青壯年則嫌麻煩,血糖機正確使用率偏低。

不少人對血糖機霧煞煞

陳思羽指出,民眾使用血糖機時常犯的錯誤包括:忘記調碼、調碼錯誤、試紙受潮或過期等,其中調碼錯誤,可使血糖值測量結果誤差高達43%。其次,市面上試紙保存期限約半年,保存時要注意防潮,若要防止服用某些藥使血糖值失準,不妨選擇抗干擾試紙。

《糖尿病飲食》吃保健食品不傷身? 可能吞下過多熱量暴肥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3/05 00:07 ◎記者蘇湘雲/專題報導

坊間號稱或暗示可以輔助調節血糖的健康食品、保健食品多不勝數,這些健康食品、保健食品,比較不傷身嗎?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醫生說,這種想法大錯特錯,許多保健食品、健康食品的熱量和一般食品不相上下,吃多了熱量也會累積,導致身體發胖,身體發胖反而更不利血糖控制。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表示,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還是要遵照均衡飲食原則,不要認為吃下保健食品後就可以繼續大吃大喝,連吃三碗飯。

康照洲局長分享道,他有幾位長輩罹患糖尿病,甚至有長輩需要注射胰島素,一方面因為注射胰島素會痛、很不方便,加上有些藥物有點副作用,所以長輩很不喜歡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對於一些宣稱可以調節血糖的「健康食品」也會心動,希望吃「健康食品」後可以盡量不要用藥。事實上,食品就只是食品,可以提供營養養分,但不能治病,真正要治療糖尿病,還是得靠正規藥物。

食品藥物管理局提醒,坊間所謂的「保健食品」,只是一般食品,僅能做為平時營養補充之用。「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不一樣,「健康食品」是法律名詞,需要經衛生署認證具有保健功效,才能稱為「健康食品」,經過認證的「健康食品」包裝上會有綠色橢圓標織。目前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公告的保健功效共有十三項,「調節血糖功能」就是其一。

一般保健食品若想通過「健康食品」認證,廠商必須提出科學證據,通過審查後,產品才會獲得「衛署健食字號(衛署健食字第A00000號)」認可,並獲得健康食品標章。

有些「健康食品」因可能和藥品產生交互作用,或不適合某些族群食用,因此需要在包裝盒印上警語,現在規定食品包裝盒上的警語大小不得小於二公釐。康照洲局長坦承,二公釐的字實在太小了,未來會考慮讓包裝警語放大一點,方便民眾閱讀。

美國加斯林糖尿病中心衛教主任艾咪‧康貝爾(AmyP.Campbell)在美國糖尿病醫學會發表一篇文章指出,美國常見糖尿病保健食品,成份包括硫辛酸、苦瓜、鉻、肉桂、葫蘆巴等。硫辛酸在動物肝臟、菠菜、花椰菜、球芽甘藍、碗豆、馬鈴薯、酵母等天然食物中都有。雖然有研究認為,硫辛酸或可幫助降血糖,不過患者若食用含硫辛酸的營養補充品,更要常常監測血糖起伏,以免血糖過低發生意外。

患者吃硫辛酸補充品時,若同時服用降血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要留意低血糖問題,其他潛在副作用包括皮疹、硫胺素缺乏症等,甲狀腺低下、甲狀腺亢進患者如果正在接受治療,硫辛酸補充劑也可能和治療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有些人認為苦瓜也有助調節血糖,但研究資料並不多,部分人可能過敏,食用過量最常引起腸胃不適,不良反應還包括頭痛、溶血性貧血等,苦瓜相關產品若和降血糖藥物併用,也會產生低血糖風險。

艾咪‧康貝爾提醒,孕婦最好不要食用苦瓜相關產品,因為這些產品可能引起流產、新生兒先天缺陷。苦瓜成份不只會和降血糖藥物交互作用,也可能和降血脂藥物、免疫抑制劑、化療藥物等交互作用,影響藥物療效。

康照洲建議,營養食品盡量選擇有認證標章、有信譽的品牌;有些產品包裝警語字很小,民眾食用前還是要努力看清楚內容、注意事項等,食用前最好詢問一下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