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別緊張!多數眩暈屬良性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0/12/19 04:11 文/方德詠

眩暈是一個難纏的疾病,常不定時發作,發作起來「天旋地轉」,加重了病患對它的恐懼。人到底為什麼會眩暈?又該如何治療呢?

我們的身體掌管平衡的器官包括了眼睛、內耳、肢體關節的感覺及小腦等,當其中一樣器官的功能受損,或這些器官之間的協調變差,就會產生不平衡的感覺,這種不平衡通稱為「頭暈」,但其中內耳的病變會有「看東西天旋地轉」的特殊症狀,就是「眩暈」。

◎其實只要排除了腫瘤或中風等問題,其他原因造成的眩暈都屬於良性,常見病因包括了:

●椎基底動脈循環不良:通常出現在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病患,由於有血管硬化的問題,導致到腦部的血液循環不足,解決方式還是由控制本身的慢性病病因著手。

●內耳前庭神經炎:天氣不穩定的季節裡,病毒易盛行且傳播率高,容易引起會暈好幾天的前庭神經炎。

預防方式如同預防感冒,必須少到公共場合,讓室內空氣流通,另外飲食均衡、多運動、作息正常等可增加免疫力,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

急性期需要用藥物控制,之後恢復的快慢就依個人體質而定,前庭復健運動會加速恢復平衡感。

●梅尼爾氏症(內耳水腫):因為自體免疫或發炎等因素導致內耳內淋巴液循環不良,除了眩暈,還會合併耳悶塞、耳鳴、聽力障礙等症狀,雖然發作時間通常不超過一天,隔天即可正常作息,但可怕在於它有可能會再發,而且無法預期。

初期可用飲食控制(避免「高鹽」及含「咖啡因」食物),並維持良好生活習性(避免「菸、酒」,睡眠充足,精神放鬆)。如果發作頻率增加,則需要藥物控制。

●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耳石脫位症):頭撞到或曾經內耳發炎,使得內耳前庭的耳石掉到半規管內,因此頭部轉動到某個特定方向時會出現幾十秒鐘的眩暈。

通常出現在就寢時,剛躺下,或剛起床坐起來的一瞬間。通常不需吃藥,耳石復位術即可解決。

●老年人多種感覺器官退化:檢查起來各個平衡器官沒大問題,但彼此因為老化而協調性差,也會有一直在暈的感覺。如果太害怕眩暈的症狀而不太敢活動,反而更會演變成慢性頭暈而影響生活品質。

建議在沒有活動困難的情形下,前庭復健運動對恢復平衡感有很大幫助。
(作者為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吃麻油雞進補 老翁心肌梗塞險送命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0/12/20 04:11
〔自由時報記者吳為恭/彰化報導〕最近天氣寒冷,一名貼心的女兒特別煮了一鍋麻油雞給79歲的父親進補驅寒,不料,有心臟病史的父親吃完後出現胸痛症狀,送醫發現是心肌梗塞,緊急手術才救回一命。彰化秀傳醫院急診部主任黃炳文表示,有心臟病等慢性疾病者最好還是少吃麻辣、麻油等高脂、高熱量的火鍋,以免誘發心肌梗塞等急重症。

黃炳文表示,天氣變冷後,因胸痛等心肌梗塞及中風送急診室的患者有增多的現象,每天胸悶痛就10幾個,中風的也有2、3個,年齡層以50歲以上居多。

黃炳文說,該名心肌梗塞的79歲老先生,有心臟病史,曾做過心血管支架手術,因寒流來襲,孝順的女兒煮了麻油雞為他驅寒,老先生才吃完沒多久就出現胸悶痛,有心肌梗塞現象,送醫急救後才救回一命。

黃炳文表示,有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要特別注意飲食,最好以清淡口味為宜,不宜食用太油膩的麻辣、麻油等高脂、高熱量火鍋,以免補身不成,反而誘發了心血管疾病發作。

黃炳文指出,慢性病患者及老人家除了注意飲食,也要記得做好保暖工作,多加點衣服,尤其是寒流來襲期間,室內、外溫差大,早晨習慣出門運動的老人家,最好將出門的時間延後,等到上午8、9點太陽出來天氣變暖和後再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