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姿勢不良 天冷易落枕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0/11/30 04:11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

彰化縣一名職業婦女長期久坐電腦前工作,最近,她飽受落枕之苦,有一種彷彿中風般的疼痛感,醫師指出,落枕的形成除了姿勢不良外,天氣更是誘發因子,天氣越冷、落枕的發生率越高,民眾平常就要注意保暖。

一星期前,這名30多歲的婦人突然感覺脖子微微作痛,她不以為意,以為轉轉頭,讓筋骨放鬆就沒事,不料,疼痛加劇,痛到晚上睡不著覺,隔天起床就出現嚴重落枕,不僅頸背疼痛、活動受限,無法低頭、仰頭,連想左顧右盼,還得挪動整個身體。

彰濱秀傳醫院復健科主任醫師吳鑑倫表示,天氣變冷,人體血液循環不良,肌肉會不由自主蜷縮,造成僵硬,發生落枕。最近氣溫降低,很多民眾同一姿勢久坐沙發看電視,看累了自然入眠,結果可能因睡姿不對,脖子沒有支撐點而出現落枕。

吳鑑倫建議民眾,出現落枕時,可先熱敷促進血液循環,等肌肉放鬆後,再按摩。睡覺時,不妨把捲起來的毛巾放在脖子後方當支撐點,避免脖子長時間懸空。

對落枕頗有研究的彰濱秀傳醫院副院長鄭賀雄指出,落枕就是肌肉急性疼痛的一種,最容易發生在電腦族身上,久坐、雙眼猛盯電腦螢幕,坐姿又不對,都會讓落枕找上門。

鄭賀雄說,輕微的落枕,民眾可自行由疼痛部位的反方向做放鬆筋骨的運動,藉由拉筋,放鬆僵直的肌肉;嚴重時,還是要求助醫師,以藥物解決。

吳鑑倫並提醒民眾,發現脖子僵硬有疼痛感時,注意保暖,除可藉由熱水柱淋浴,讓身體維持血液循環良好的狀態,但疼痛再沒改善就要就醫,接受電療干擾波結合熱敷,以便讓肌肉徹底放鬆。

手術中喚醒術 醒著開腦保留說話功能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11/30 00:07 【記者蘇秀枝/嘉義報導】
嘉義一名二十七歲的戴姓男子,工作出差與朋友通話時,突然發生急性失語症,不但聽不懂朋友說的話、自己也說不出話,甚至出現癲癇的全身抽慉現象,緊急送往嘉義基督教醫院,經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一顆原發性腦瘤長在患者左腦掌管語言的區域,神經外科醫師方文貴為患者施以「手術中喚醒術」的方法,開腦手術同時與患者交談,成功切除腦瘤,術後患者恢復良好。

方醫師解釋,因患者的腦瘤長在大腦左側語言功能區,為了讓手術將腫瘤切除乾淨,同時又不傷及患者語言功能,決定施以「手術中喚醒術」來替患者開刀。也就是說手術中,將麻醉中的患者叫醒,在腦部腫瘤切除的過程中,讓患者保持清醒,並聽從醫護人員的話語做出辨識數字、圖像的正確反應。當然在每個切除組織的動作前,手術醫師會一再用神經阻斷器來暫時阻斷該部位的神經功能來測試。如患者無法聽懂言語並流暢表達辨識,即表示該部位為語言功能區,千萬不可傷到,否則術後將可能發生失語的情形;反之則表示切除的範圍是安全的。待腫瘤切除結束後,再讓病人回復到麻醉狀態下,並進行關閉頭顱及傷口縫合。

戴姓男子表示,回憶手術過程,記得被護士叫醒後和他說話,並要他辨識手中的圖片,依著護士的指示,他以手勢分辨,幾次後便又睡去。

方醫師表示,要施以「手術中喚醒術」的先決條件,除了完整的專業醫療團隊,包含有專業的手術醫師、麻醉醫師、語言治療師、外科專科護理師及精密的手術儀器外,最重要的是病患對醫療團隊的信任感。

挑食? 恐是「選擇性飲食失調」

Awakening 更新日期:2010/11/30 16:43 莊瑞萌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愛挑食的民眾可要注意了!根據美國一項初步的網路調查發現,極少數特別喜好含鹽食物的成人,可能患有「選擇性飲食失調」( selective eating disorder),這些「選擇性飲食失調」的患者,由於食物選項較少,因此極少與他人用餐,而容易出現人際關係受影響。

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今年7月首先透過網路問卷發現,在填完問卷的7500人中,可能患有「選擇性飲食失調」症狀,研究人員左可表示,這次問卷事先經過精心設計,避免與強迫性飲食、厭食或貪食症混淆,科學家也預計明年將再繼續深入研究其成因。

研究人員左可指出,選擇性飲食失調是指僅接受某些類似的食物,患者特別喜愛鹽,因此薯條是他們的最愛,培根則是少數能接受的肉類食物之一,常會拒絕蔬菜水果以及酒類。左可補充說,「不過,這些人並非只因固執而偏好某種食物,而是他們對食物的感受與常人不同。」

根據美國合格營養師施特表示,「選擇性飲食失調可能是由心理因素造成,因此家長從小就應注意培養孩子擁有正確的飲食習慣。」

不過,目前科學家仍無法確定究竟是心理或是生理因素造成選擇性飲食失調,「選擇性飲食失調」大多由於用餐時食物相較其他人受限多,因此通常對社交活動卻步,甚至本身的飲食習慣,也會對孩子造成不良示範。

目前美國精神醫學協會正研議是否將選擇性飲食失調症,納入下一版的《精神疾患診斷與統計手冊》內,另外,英國《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期刊指出,對於選擇性飲食失調症,目前外界所知甚少,因此,未來仍待科學家更進一步研究。

豬肺萃取膠原蛋白 醫學美容福音

原住民電視台 更新日期:2010/11/30 17:16
豬的肺臟,因為處理手續麻煩,很少民眾拿來食用,因此常被農家當成飼料或直接丟掉,不過最近國內學者從豬肺,成功萃取出膠原蛋白的成份,未來將可應用在面膜、保養品及相關醫學美容上,這項獨步全球的技術,也將刊登在國際期刊上。

排骨、豬腳、五花肉,傳統市場豬肉攤上擺滿滿滿,但怎麼找就是少了豬肺,原來豬肺處理手續麻煩,不是被當成飼料,就是直接丟掉。不過最近有學者研究發現,從豬肺可以萃取出膠原蛋白,讓廢物搖身一變,成為美容聖品。

學者說,只要是動物身上的肌肉、血管和骨頭等結締組織都含有膠原蛋白,過去大多是從豬皮萃取而來,平均一公斤可以萃取12公克,比豬肺多出兩倍,不過由於豬皮脂肪多,萃取前還要先加工移除,增加製作成本,但豬肺就不同,脂肪只有1%,直接用酵素溶解一週後,就可提煉出膠原蛋白,將來如果廣泛應用在醫學美容上,應該可以增加動物內臟的附加價值。

由於這項研究成果是全球首見,預定明年將刊登在"食品化學"國際期刊,而未來文化大學也將積極和醫療美容產業合作,將膠原蛋白應用在面膜、保養品及醫學美容器材上,讓原本不要的豬肺有機會變成黃金。

職場飲食健康 少油炸多蔬果

台灣立報 更新日期:2010/11/30 00:17 張舒涵
【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上班族時常外食,飲食健康需要把關!為了推廣職場健康飲食,衛生署與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推動「職場健康飲食計畫」,透過營養教育課程及飲食健康宣導,顯見員工健康飲食習慣的改善,男性員工平均腰圍更是下降了1.2公分。

參與計畫的職場遍及北、中、南,包括高科技公司、國營事業、製造業、政府機關,共6百多人參加。除了辦理營養教育課程、透過健康營養簡報、員工餐廳標示及營養資訊、體重控制班,特別在自動販賣機標示出紅黃綠燈,例如含糖量過高的飲料就標上紅燈提醒員工。

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金惠民指出,計劃推動半年後,職場飲食環境明顯改善,減少油炸菜色、提供更多健康主菜,增加水果與全榖雜糧。

金惠民指出,調查發現,男性受訪員工「營養/建康知識」有顯著進步,但「行為」只有些微改進;女性受訪員工的「營養/建康知識」原本較好,活動後,健康飲食的「態度」及「行為」更有明顯改善。她指出,體位檢測結果發現,男、女員工平均體重皆下降,特別是男性員工,雖然體脂肪沒有明顯減少,腰圍卻平均降低了1.2公分。

調查也發現,職場環境充斥含糖飲料,金惠民指出,不少公司跟飲料廠商簽約,設置販賣機,無法輕易撤除;她提醒,國外研究證實,人工果糖少碰為妙,她呼籲廠商少用人工果糖,避免造成消費者身體負擔。

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組長馮潤蘭表示,上班族外食只求好吃、方便,忽略飲食衛生及營養均衡;她提醒少吃高糖量、高油脂食品,多吃五穀雜糧及蔬果,才是健康飲食之道;她呼籲明年有意參與計劃的雇主,歡迎與衛生署連繫。

擦BB霜容易長粉刺痘痘? 醫師:它是彩妝一定要卸妝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11/29 09:25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美人兒:「醫師,好奇怪喔!不知道是什麼問題,最近痘痘粉刺長得好嚴重?」;醫師:「妳擦BB霜有卸妝嗎?……」。

台大皮膚科醫師邱品齊提醒,有些女性朋友誤以為BB霜是保養品,所以擦了BB霜之後沒有徹底卸妝,甚至根本沒有卸妝,但嚴格來說,BB霜是彩妝品,而非保養品,且普遍來說,BB霜裡頭的成分含量都蠻複雜的,若沒有徹底清潔,自然容易長痘痘粉刺,嚴重的話甚至還會引起刺激、過敏,或造成敏感性肌膚。  

邱品齊進一步指出,BB霜簡單來說,就是遮瑕乳,所以它是白天用非晚上用,彩妝用非保養用,它可以當作底妝、淡妝及速成妝用,但一定要卸妝洗臉。當然,BB霜多半都含有防曬系數,不過它頂多只能做到輔助防曬,並非主要防曬用。

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正確飲食 延緩腎功能惡化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0/11/29 04:11 文/鄭秀粧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台灣12%人口患有慢性腎臟病,病人高達兩百萬人。慢性腎臟病可分為5期,末期患者需接受透析或腎臟移植,如何延緩腎功能下降速度,關鍵在於飲食,正確的飲食管理可延緩腎功能惡化。

一般人每日蛋白質攝取建議量,每公斤體重約0.9至1公克,衛生署建議正常人每天5份豆魚肉蛋奶類,腎臟病患攝取4份已足夠。不過,對於已洗腎的病人而言,蛋白質及熱量攝取反而需提高。

少磷少鈉 補充低蛋白點心

◎慢性腎臟病的飲食重點在於:

●調整蛋白質攝取,可補充低蛋白點心
每公斤體重每日宜攝取0.6至0.8公克蛋白質。其中,1/2以上需來自「高生理價蛋白質」,如雞蛋、牛奶、魚類、肉類等動物性蛋白質。其餘的蛋白質則來自米飯、麵條等主食類及蔬菜、水果類。

●攝取充足的熱量
具有蛋白質節省作用,維持良好營養狀態,避免肌肉組織崩解,維持理想體重,多利用「高熱量、低蛋白」食物補足所需熱量,如:低蛋白澱粉:太白粉、玉米粉、藕粉、澄粉、冬粉、涼粉、粉皮、西谷米、細米粉。

●減少食物中磷、鈉、鉀的攝取
(1)高磷食物,例如五穀根莖類:全麥麵包、糙米、五穀米、麥片、燕麥等及其製品。奶類:鮮奶、奶粉、優酪乳等乳製品。內臟類:肝、蛋黃、腦、蟹黃等。肉魚蛋豆類:各種肉乾、鹹小卷、毛豆、肉鬆(酥)。堅果類:花生、花生醬、芝麻、瓜子、腰果等。其他加工食品:酵母粉、可樂、啤酒、沙士、巧克力、可可(粉)等須限量使用。

(2)高鈉(鹽分)食物,例如麵線、餅乾、蘇打、鹹麵包、起士、加工及醃製品、榨菜、醬菜。其他加工食品:洋芋片、海苔(醬)、速食湯、泡麵等。調味料:鹽、醬油、烏醋、沙茶醬、豆瓣醬等應適量使用。

烹調時可多用檸檬、番茄、洋蔥、蔥、薑、蒜、酒、白糖、白醋、肉桂、五香、胡椒等特殊風味的食材調味,減少鈉的攝取。

(3)高鉀食物:建議青菜水煮3至5分鐘,撈起後用油炒或油拌即可。少吃榴槤、香蕉、哈密瓜、香瓜、奇異果、草莓、土芭樂、龍眼乾或其他的水果乾等。忌食菜湯、肉湯、速食湯品、肉汁、果汁、蔬果汁、雞精、中草藥、咖啡、濃茶等。

●切忌食用楊桃及楊桃製品。

●遵醫囑適量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切勿自行任意購買。

●排尿量愈來愈少時,需注意每日液體攝取量。控制液體攝取的方法:
(1)先量好一天中可以喝的液體量
(2)遵循每日蛋白質及鹽分的建議攝取量
(3)嚼口香糖或不含糖的硬糖,保持口腔濕潤
(4)口渴時含小冰塊代替喝水
(5)滴一點檸檬汁在冰塊或水中,以減少口渴感
(6)用冰水漱口,但不吞入
(7)閉口呼吸,減少口腔乾燥
(8)避免所處環境溫度過高
(9)喝水時盡量一併吞服藥物
●特別提醒:市售低鈉鹽及薄鹽醬油因含有大量鉀離子,需避免食用。
(作者為秀傳紀念醫院營養師)

眼睛周圍老人斑 宜到眼科檢查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0/11/28 04:11
文/林靜芸

一名70歲的老婆婆特地從美國飛回來看診,因為她的左下眼皮有一塊老人斑,美國醫師替她做了冷凍及雷射兩次治療,沒想到斑在結痂掉了之後,又再長出來,而且愈長愈大!

老太太的臉部保養得很好,其他部位沒有斑點問題,我問老太太眼睛有沒有問題?她說視力很好!請護士替她作視力檢查,老太太右眼視力0.9,左眼只能看到光影,我問老太太為什麼沒注意左眼視力衰退呢?老太太忙著辯解說,她曾經單用左眼看不見東西,但是如果不遮右眼,左眼就看得見,她認為左眼沒有問題!

老人斑或稱為壽斑,正確的醫學名稱為脂漏性角化症。表皮細胞出現角質化,黑色素細胞也會因退化而分布不平均,形成斑點,通常出現在容易暴露在外的皮膚表面,顏色呈灰色,或褐色,初期只有米粒大小,漸漸角質化,顏色及面積也會加深,日久就會變成老人斑。

以前以為老人斑單純是紫外線造成,現在的觀念認為,老人斑是局部組織老化,黑色素細胞被帶到皮膚上層來發揮保護作用,但是老化造成新陳代謝不良,黑色素分泌太多、代謝太少,加上角質層剝脫障礙,角質層堆積,成為老人斑!

紫外線是皮膚老化最主要的原因。一般而言,老人斑是從雙手外側開始,隨後出現臉部。

臉部的老人斑分為二種,一種明顯在臉的兩側,一種在眼睛周圍,兩側的老人斑與陽光曝曬有關,眼睛周圍的老人斑與眼睛的健康有關。

預防老人斑首重防曬及角質層保養,如果老人斑不斷頑強出現在眼周,代表該部位老化,建議去眼科檢查,提早發現眼疾!(作者為台北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醫師)

小辣促進血液循環 對健康好處多多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11/27 00:27 ◎記者蘇湘雲/專題報導
喜歡吃辣的人只要辣椒別吃太兇,就能獲得健康好處。雙和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明堯表示,醫學研究曾發現,少量吃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胃潰瘍患者因血液循環變好,復原速度加快,並降低胃潰瘍風險。新加坡一項研究顯示,每天吃點辣椒可減少消化性潰瘍風險五三%。

匈牙利研究也發現,少量辣椒可減少胃酸分泌。適量食用辣椒有助保護胃壁,預防抗發炎止痛藥傷胃,像過量服用阿斯匹靈等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會增加胃出血風險,匈牙利這份研究卻發現,辣椒可減少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引起的胃出血。有部分證據指出,辣椒或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幫助預防糖尿病,加速新陳代謝,也許還能防癌。

根據加拿大外電媒體指出,適量吃點辣辣的食物,可促進身體健康。英國研究人員從實驗室研究發現,辣椒素可消滅肺癌、胰腺癌腫瘤細胞,卻不會傷害周遭正常細胞組織。墨西哥、印度等地的居民飲食大半帶有辣味,研究人員表示,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這些居民罹患某些癌症的比率比西方人低。

兩項澳洲實驗更提供證據,讓喜歡吃辣的人吃辣吃得理直氣壯,其中一份研究發現,在飲食中加點辣椒可避免膽固醇囤積於血管。另一項證據則顯示,定期吃點辣椒可降低身體胰島素需求,研究結果未來若能應用於臨床,或可幫助預防、治療糖尿病。

但吃辣吃太兇,對身體並不好。一項墨西哥研究提醒,一個人如果每天吃九到廿五根青辣椒,可能增加胃癌風險。

預防骨質疏鬆 年輕多存骨本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0/11/27 04:11 文/林楷程

中年的吳先生一進到診間,馬上就問:「聽說常喝咖啡會骨質疏鬆,我想要來拿骨鬆的藥。」還來不及回答他,他又接著問:「吃鈣片有效嗎?我的媽媽半年前,洗澡時跌倒,髖部骨折,這一躺,就沒有再下床了,最近也有點腰痠,是不是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初期幾乎沒有症狀,許多人常是在骨折後檢查才發現。其實骨骼組織就像其他活細胞一樣,會生長、會凋亡,人的一生在30歲左右,骨骼品質最強壯,然後就像人生的事業有顛峰,隨著老化、停經、其他次發性原因而慢慢走下坡,所以一定要趁著年輕注重骨本,總不能等到60歲,才開始存退休金吧?

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畢竟是藥物,民眾可以先從非藥物處置的方式來鞏固骨骼。不過,若是停經後婦女、65歲以上的民眾、長期使用類固醇或有內分泌疾病的病人,還是需要找醫師評估,是否需要用藥。

建議可以將「魚干、牛奶、光、運動,芝麻、海藻、板豆腐」寫起來貼在冰箱上,提醒自己吃什麼可以讓骨頭更強壯。其中「光、運動」是指要曬太陽及規律運動。

很多人為了愛美,對陽光避之唯恐不及,其實每天只要10分鐘日照即可,並不是要曬成黑炭。運動若是著重在預防骨鬆,必須是負重運動,刺激身體要有硬朗的骨架,如果沒有體力,健走或爬山也是不錯的選擇。

素食者可以專注在芝麻、海藻、板豆腐。一匙30公克的芝麻含有的鈣質比一杯牛奶還多;豆類或豆漿雖有鈣質,卻遠不及牛奶;「傳統豆腐」因添加含鈣物才能凝結,正好提高營養價值,但嫩豆腐是用膠類凝結而成,就沒有這個效果。

不過,肉和蛋本身的鈣質含量不高,就算是肉骨的鈣質在水中熬煮也溶解不多,一碗大骨湯的鈣質含量不到牛奶的1/20。

正確生活型態及健康飲食一直是治百病的唯一良方。趁著年輕,多存些骨本退休金,未來的生活品質才會幸福又美滿。
(作者為高雄長庚醫院家醫科醫師)

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水~這個你必須知道

睡前、洗澡時候,水分流失量大,已經養成睡前不吃東西不喝水習慣的人,容易造成血液中水分不足,而引起腦梗塞或心肌梗塞的危險。人在睡眠中仍會消耗一至兩杯左右的水分,從晚餐後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前,如果都不補充水分,第二天早上起床或快天亮的時侯,最容易發生血栓,使血管堵住,引發心臟病及腦部疾病。

國人在習慣上喜歡睡前沐浴,洗個乾乾淨淨的澡再上床,但洗澡的時候最容易流失水份,所以醫生建議,洗澡後應該要馬上補水分。如果有泡澡習慣的人,則應該在洗澡前先喝一大杯水,以免在浴室停留太久,流失過多的水分,輕者也會發生呼吸困難、休克的現象。

夏天開冷氣睡覺能睡得好一點,不過冷氣有防溼乾燥的作用,更是會流失水分,因此有開冷氣睡覺習慣的人更應該睡前喝水,但是不要喝茶,因為醫生說,茶有利尿作用,反而會排出比喝下去更多的水分,造成反效果,就算不會有咖啡因提神作用的人,也不適合在睡前喝茶。

省錢又衛生的公開秘密
相信你不知道水公司一度水到底等於多少的水吧!?

一度水 = 一公噸 (= 一立方公尺= 1,000公升 = 1,000公斤 ) 換句話說,一度水可裝 53加侖 =汽油桶 5 大桶或 = 啤酒瓶 1667 瓶 你知道嗎?
買一瓶礦泉水的價錢 20 元 = 相當於 2424 瓶的自來水!! 所以 20 元很大

奉勸各位儘量減低買礦泉水的欲望!!

多多喝喝自來水 , 既省錢又衛生!!

醫學界發現用口對口的方式喝礦泉水, 要是剛好口腔中有少量不足以致病的綠膿桿菌進入瓶內,
這個瓶子就會變成 agar,12小時後,菌數就足以引起喉嚨痛!!
因為怕公佈後,礦泉水會滯銷,所以廠商不敢公佈,但是醫學界教授還是勸大家 喝礦泉水時,不要接觸瓶口 !!

切開過的洋蔥是具危險性的

Very Important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love to cook and eat ONIONS!!!!!! 非常重要 ....特別是喜歡烹調及吃洋蔥的人!!!

ONIONS 洋蔥

In 1919 when the flu killed 40 million people there was this Doctor that visited the many farmers to see if he could help them combat the flu. Many of the farmers and their family had contracted it and many died.
1919 年,當流感造成了四千萬人死亡時,有一位醫生到各地農場去探視,看是否可以幫助人們戰勝流感。很多農民和他們家庭感染了流感,很多人因此而死亡。

The doctor came upon this one farmer and to his surprise, everyone was very healthy. When the doctor asked what the farmer was doing that was different the wife replied that she had placed an unpeeled onion in a dish in the rooms of the home, (probably only two rooms back then). The doctor couldn't believe it and asked if he could have one of the onions and place it under the microscope. She gave him one and when he did this, he did find the flu virus in the onion. It obviously absorbed the bacteria, therefore, keeping the family healthy.
這位醫生來到一家人家。出乎預料,這家的每一個人非常健康。醫生詢問這家的做法與其他人家有何不同,這家的妻子說她在家裡的每一個房間(那時大概也就是兩間吧)裡放置了一顆沒有剝皮的洋蔥。醫生無法置信,因此就問是否可以要一顆洋蔥以便放在顯微鏡下觀察觀察。她給了他一顆。醫生觀察時真的在洋蔥上發現了流感病菌。顯然,洋蔥吸收了病菌,因此讓這家人保持健康。

Now, I heard this story from my hairdresser in NZ. She said that several years ago many of her employees were coming down with the flu and so were many of her customers. The next year she placed several bowls with onions around in her shop. To her surprise, none of her staff got sick. It must work... ( And no, she is not in the onion business.)
如今,我從亞利桑那州我的朋友那裡聽到類似的故事。她說幾年前她的很多僱員感染流感,她的很多顧客也是如此。次年,她在她的理髮店裡放了幾個果盤,裡面放了一些洋蔥。令她吃驚的是,她的員工沒有一個生病的。看來洋蔥真的起作用 … (真的,她並不做洋蔥的生意。)

The moral of the story is, buy some onions and place them in bowls around your home. If you work at a desk, place one or two in your office or under your desk or even on top somewhere. Try it and see what happens. We did it last year and we never got the flu.
故事的核心是,買一些洋蔥吧,把它們擺放在你的家裡的果盤裡。如果你是坐辦公室的,在你的辦公室裡,或者辦公桌下面,或者在櫃子頂部放置幾顆洋蔥吧。試試看效果怎麼樣。我們去年做了,沒有人得流感。

If this helps you and your loved ones from getting sick, all the better. If you do get the flu, it just might be a mild case.
如果這樣做可以幫助你和你所愛的人不感冒,那就太好了。如果你仍然得了感冒,也許會是比較輕微的症狀。

Whatever, what have you to lose? Just a few bucks on onions!!!!!!!!!!!!!!
不管結果如何,你又會有什麼損失呢?除了幾顆洋蔥之外!

Now there is a P. S. to this for I sent it to a friend in Oregon who regularly contributes material to meon health issues. She replied with this most interesting experience about onions :
下面是後續。我把這個送給我在奧爾良的朋友,她經常給我一些健康方面的建議。她回復說了關於洋蔥的最有趣的實驗:

Thanks for the reminder. I don't know about the farmers story...but, I do know that I contacted pneumonia and needless to say I was very ill...I came across an article that said to cut both ends off an onion put one end on a fork and then place the forked end into an empty jar...placing the jar next to the sick patient at night. It said the onion would be black in the morning from the germs... sureenough it happened just like that...the onion was a mess and I began to feel better.感謝她的提示。我不知道那個農民的故事,但是我知道我得了肺炎。無需說,我病的不輕。我讀到一篇文章,建議把洋蔥的兩頭切掉,插在叉子上,然後把叉子放在花瓶裡,晚上放在病人身旁。據說,洋蔥會因為病菌而在次日清晨變黑。果然,事情跟說的完全一樣。洋蔥看起來糟透了,但我卻開始好起來。

A nother thing I read in the article was that onions and garlic placed around the room saved manyfrom the black plague years ago. They have powerful antibacterial, antiseptic properties. 那篇文章還談到放在屋子裡的洋蔥和大蒜在多年前的黑死病中救了很多人的命。

But here is the other important side to remember.
但有另一個非常重要因素是我們需要注的。

LEFT OVER ONIONS ARE POISONOUS
餘下來的洋蔥是有毒的

I have used an onion which has been left in the fridge, and sometimes I don't use a whole one atone time, so save the other half for later.
我曾經使用雪櫃中餘下來的洋蔥,有時我不會使用整個洋蔥,餘下來的會留為下次使用。

Now with this info, I have changed my mind.....will buy smaller onions in the future.
如今有了這些資訊,我會改變策略 ......日後買些較細小的洋蔥。

I had the wonderful privilege of touring Mullins Food Products, Makers of mayonnaise. Mullins ishuge, and is owned by 11 brothers and sisters in the Mullins family. My friend, Jeanne, is theCEO.
有幸地我參觀 Mullins Food Products 工廠,沙拉油的生產商。Mullins 工廠很大,由 Mullins 家族的 11 位兄弟姊妹共同擁有。我的朋友 Jeanne 是那兒的行政總裁。

Questions about food poisoning came up, and I wanted to share what I learned from a chemist. 食物中毒時有所聞,所以和各位分享一些從藥劑師所學到的知識。

The guy who gave us our tour is named Ed. He's one of the brothers. Ed is a chemistry expert and is involved in developing most of the sauce formula.. He's even developed sauce formula for McDonald's.
為我們作嚮導的是 Ed。他是家族的其中一位成員。 Ed 是一位化學專家,大部份沙拉油的調配程式是由他專門研發出來的。他甚至為麥當勞研發沙拉油配方。

Keep in mind that Ed is a food chemistry whiz. During the tour, someone asked if we really needed to worry about mayonnaise. People are always worried that mayonnaise will spoil. Ed's answer will surprise you. Ed said that all commercially- made Mayo is completely safe.
記住 Ed 是一位食品化學能手。參觀期間,某人詢問我們是否需要擔心沙拉油。人們經常擔心沙拉油會變壞。 Ed 的答案令人感到意外。 Ed 說所有在市場上售賣的沙拉油是完全安全的。

"It doesn't even have to be refrigerated. No harm in refrigerating it, but it's not really necessary." He explained that the pH in mayonnaise is set at a point that bacteria could not survive in that environment. He then talked about the quaint essential picnic, with the bowl of potato salad sittingon the table and how everyone blames the mayonnaise when someone gets sick.
『沙拉油甚至無需冷藏。將它冷藏亦無妨但非必要。(注意:在外國較乾燥低溫的環境下可能無需冷藏)』他解釋,沙拉油的酸鹼度是設定至細菌無法生存的狀態。然後他講述有些人在野餐時,吃了放在桌上的馬鈴薯沙拉後感到不適便歸因於沙拉油。

Ed says that when food poisoning is reported, the first thing the officials look for is when the 'victim'last ate ONIONS and where those onions came from (in the potato salad?). Ed says it's not the mayonnaise (as long as it's not homemade Mayo) that spoils in the outdoors. It's probably the onions, and if not the onions, it's the POTATOES.
Ed 說,當收到食物中毒的報告後,調查員首先會詢問 '中毒者 '最後一次吃洋蔥是什麼時間和那些洋蔥是從那裡來的(在馬鈴薯沙拉中?) Ed 說問題並非出自處於室外的沙拉油變壞所引致(除非是家中自製的)。可能是洋蔥所為,如果不是洋蔥,那就是馬鈴薯。

He explained, onions are a huge magnet for bacteria, especially uncooked onions. You should never plan to keep a portion of a sliced onion. He says it's not even safe if you put it in a zip-lockbag and put it in your refrigerator.
他解釋,洋蔥非常吸引細菌,特別是未經烹調的生洋蔥。切勿儲存切開了的洋蔥。即使放在密實袋中擺放在雪櫃內亦不安全。

It's already contaminated enough just by being cut open and out for a bit, that it can be a danger to you (and doubly watch out for those onions you put in your hotdogs at the baseball park!)
洋蔥在切開一點點時經已被污染,可能對您有害(需要加倍注意帶往棒球場放在熱狗包內的洋蔥!)

Ed says if you take the leftover onion and cook it like crazy you'll probably be okay, but if you slice that leftover onion and put on your sandwich, you're asking for trouble. Both the onions and the moist potato in a potato salad, will attract and grow bacteria faster than any commercial mayonnaise will even begin to break down.
Ed 說如果將餘下來的洋蔥完全烹熟可能還可以,但如果將餘下來的洋蔥切開放在三明治中,你便自尋煩惱。洋蔥和馬鈴薯沙拉中浸濕了的馬鈴薯,非常吸引細菌,細菌的繁殖速度較快,即使市場上買來的任何沙拉油會開始變壞。

So, how's that for news? Take it for what you will. I (the author) am going to be very careful aboutmy onions from now on. For some reason, I see a lot of credibility coming from a chemist and a company that produces millions of pounds of mayonnaise every year.'
那麼,有何高見?就我個人所知,從今以後,我(本文作者)將會非常慎重處理我的洋蔥。對於來自每年生產無數沙拉油公司的化學專家所提供的寶貴資料,我覺得非常實惠。

Also, dogs should never eat onions. Their stomachs cannot metabolize onions .....
同時,切勿給狗隻吃洋蔥。它們的胃部不能消化洋蔥 ......

Please remember it is dangerous to cut onions and try to use it to cook the next day, it becomeshighly poisonous for even a single night and creates Toxic bacteria which may cause Adverse Stomach infections because of excess Bile secretions and even Food poisoning.
緊記,切開了的洋蔥留為日後使用是非常危險的,即使一晚它便變得毒性非常高,產生有毒細菌可能會引致膽汁分泌過多導致腸胃炎甚至食物中毒。

吃對食物 顧腦防失智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0/11/27 文/柯俊銘

雖然規律運動、從事益智遊戲等方式都被確認能鍛鍊腦力,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但許多人最感興趣的還是吃什麼能「顧腦」。近來國外有3份相關報告,或許可供作參考。

●第一項研究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由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Mary Haan教授主持的追蹤調查,參與計畫的是近1800位60至101歲的老人,目的在探討血液中葉酸濃度和認知功能的關聯。

所有人均定期驗血,並接受神經心理測驗與精神狀況的評估。一段時間後發現,血液中葉酸含量偏低者似乎易有失智症狀,大腦機能明顯較差,特別是記憶力。

●第二項研究發表在「營養學期刊」,主持人為美國伊利諾大學的Rodney Johnson教授,其以老鼠為樣本進行實驗,目的在探討木犀草素(luteolin)對於老鼠腦部發炎的影響。

起初,研究人員將老鼠分為年輕與年老兩組,除都提供飼料外,年老組還給含木犀草素的食物。4週後,兩組老鼠都被安排和空間記憶有關的測試,並檢查大腦中海馬體的發炎狀況。

結果發現,理論上,年老老鼠腦部發炎程度會較高,測驗表現應會比年輕老鼠差,但出乎意料的是,有吃含木犀草素飼料的年老老鼠的成績居然比年輕老鼠佳,且腦部發炎程度和年輕老鼠差不多。

●第三項研究發表在「一氧化氮期刊」,主持人是美國維克森林大學的Daniel Kim-Shapiro博士,針對14位年紀超過70歲的長者進行實驗,目的在探討喝甜菜根汁對腦部血流的影響。

所有人一開始被分為兩組,前兩天,一組吃的餐點有甜菜根汁,另一組則無,後兩天則兩組餐點對調。另外,每個人用完早餐後都需接受腦部的核磁共振掃描。

結果發現,有喝甜菜根汁者,和心智退化有關的前額葉皮質區明顯血流量增加。探究原由,研究者認為,甜菜裡有天然的硝酸鹽,進食後,會被口腔的益菌轉化為亞硝酸鹽,該物質具擴張血管的功用,可提高血流量與氧氣供應。

有鑑於此,建議大家平時不妨攝取富含葉酸(如深綠色蔬菜、豆類、柑橘等)、木犀草素(如芹菜、葫蘿蔔、胡椒等)、天然硝酸鹽(如甜菜、甘藍、菠菜等)的食物,相信對大腦的保健會有幫助。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腦神經不正常放電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0/11/27 04:11
〔自由時報記者張瑞楨/中縣報導〕俗稱「羊癲瘋」的癲癇,是腦神經不正常放電引起,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上引發癲癇的誘因愈來愈多,最知名的是1997年12月間,東京電視台放映「神奇寶貝」卡通影集,竟因爆炸光效太強烈,引發上千觀眾癲癇發作或抽筋,學界把上述現象稱為「光過敏性癲癇症候群」。

台灣有學者研究發現,警車閃爍的警示燈,曾誘發嫌犯或路人癲癇發作,尤其在山區,閃爍警示燈比燈火通明的市區更刺眼,東勢警分局部份警車,警示燈罩就噴上半透明漆,降低亮度避免誘發癲癇。

隨著科技發達,這種往年被視為不名譽的疾病,現已真相大白,除了不正常放電,頭部受傷、服用藥物、腦部腫瘤等原因,都可能衍生癲癇;另外,在「光過敏」之外,情緒激動、喝咖啡、茶等刺激性食物,也可能引發癲癇。

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家中泡澡 心血管疾病患者水溫不宜過熱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0/11/27 08:35
天冷有人喜歡在家泡一下澡,醫師建議有心血管疾管患者在家泡澡時,水溫不宜過熱,一旦身體有出現不適要立即停止,同時不要緊閉門窗,保持通風。(李明朝報導)

隨著最近早晚溫差變化大,本身有心臟病的民眾要特別注意身體保暖動作,署立桃園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吳學明表示,天氣較冷的情況下,心臟病患者應該要減少出門,如果真的非要出門,那麼就要多添加一些保暖衣物。

另外,有人喜歡在天氣較冷的時候在家泡一下澡,吳學明醫師建議心臟病患者,水溫不要太高或者太熱,以免造成身體不適,一旦有出現不適要立即停止泡澡。

民眾本身若是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醫師則建議最好不要去泡湯,以免發生意外。

減肥必勝食譜:高蛋白質

更新日期:2010/11/26 00:27 【中央社華盛頓廿四日法新電】
丹麥研究人員找出預防及治療肥胖的致勝食譜:攝取高蛋白質,並少吃精緻澱粉如白吐司和白米等。

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生命科學院研究人員,拿歐洲官方飲食建議,與近期強調以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控制食慾的飲食結構兩相比較,研究人員總結,歐洲官方飲食建議「不足以預防肥胖」。

這分代號為古希臘哲學家「第歐根尼」(Diogenes)的專案研究,刊載於11月25日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第歐根尼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

研究報告聲明:「如果想減肥,飲食應該富含高蛋白質、多吃瘦肉、低脂乳製品和豆類,減少攝取精緻澱粉卡路里,如白吐司和精緻白米等。」報告說:「遵照此種飲食方式,可以吃到飽,不用記算卡路里,不必擔心體重上升問題。」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頭皮調理有妙方 自體生長因子刺激毛囊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10/11/26 13:10 中時健康 黃曼瑩/高雄報導
回收再利用的環保觀念,愈來愈為世人所接受,近年在醫學美容領域也開始掀起所謂自體利用風潮,討論較為熱門的莫過於自體脂肪利用、自體血液分離出PRP生長因子,以及自體幹細胞運用等。其中有助於雄性禿與圓禿者生髮,就屬以PRP生長因子刺激毛囊,提高毛髮的存活率,受到特別重視,甚至國外也有許多研究報告証實其臨床效果。

所謂PRP是自自體血液中抽出,也就是來自豐厚的血漿,可生成包含EGF和VEGF在內的八種高濃度生長因子,所以將其注射到人體中,可以利用其生物活性以修復組織。皮膚科醫師朱冠州表示,施做方式為一次抽出自體20至40cc的血,視施做的範圍大小而定,抽出的血液以離心機進行分離,由於離心濃縮出的血小板濃度較高,所以內含的生長因子含量,會比一般天然的濃度提高5倍至10倍以上,高濃度再加上啟動劑如鈣離子更能活化生長因子,打進頭皮內效果提升。

根據國外研究指出,如果植髮過程中搭配PRP的處理治療,經過一年後,比沒有搭配PRP處理者的頭髮密度可增加15.1%,特別是針對雄性禿與圓禿者的效果明顯較佳。依照國外研究建議,國內也開始利用PRP生長因子輔助毛囊生長。在植髮之前,先施打PRP生長因子刺激毛囊,大約維持一個月打一次PRP生長因子,療程約半年至一年,可讓毛囊由細變粗,頭髮顏色由淺變深,有助毛囊生長加速。

為了充份讓PRP生長因子能被頭皮下組織完全吸收,可利用美塑槍的超微滲透技術,將PRP生長因子點對點地精確輸送到皮膚中胚層,直接作用於細胞和各種組織,使肌膚組織迅速吸收,達到深層皮膚養護。美塑槍的特點包括安全無創、無痛、無損傷省時及過程簡便。

另外,臨床上也可以使用微針滾輪上無數微細的針頭,在頭皮上進行皮膚直接穿刺,並將PRP生長因子導入並來回均勻的滾動,不但可誘發生長因子釋放,還能促進纖維母細胞、膠原蛋白及彈性組織的再生,同樣有助於毛囊生長。

除了注射PRP生長因子刺激毛囊,有助生髮,有掉髮困擾的人,也可以搭配通過美國FDA核可使用的落健(Minoxidil)和柔沛(Propecia)進行治療。皮膚科醫師劉達儒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應該選擇何種治療方式,才適合自己,必需找專業毛髮醫師進行診斷與建議,包括需考慮患者年齡、落髮型態、其他落髮原因等,才能規劃出適合患者的有效療法。

牙齒黃金比例 跨科打造

CNA 更新日期:2010/11/25 14:51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5日電)牙齒也有美學標準,牙科界今天提出牙齒寬度與長度為1比1.618的黃金比例,可從齒列矯正、牙齦整形、假牙與貼片、治療牙周疾病、正顎手術等多管齊下,打造牙齒微笑曲線。

1名女病患來到長庚醫院牙科部時,有著不對稱的國字臉、咬合不正、齒色黃黑的困擾,醫療團隊評估認為最大問題是戽斗導致牙齒錯咬,再加上她在娘胎內時,受到母體服用四環黴素影響,造成牙齒染色;建議她接受正顎及削骨手術,把突出的下巴縮回去,接著整理牙肉,補上缺牙,並把黃板牙貼上瓷片。

台北長庚醫師牙科部主治醫師陳雅怡是這名病患的醫師之一,她說,病患只有28歲,治療前看來像中年婦女,治療後變成端正的瓜子臉,笑起來充滿青春活力和自信,桃花也隨之而來,終於交到男朋友。

陳雅怡說,自然界黃金比例是1比1.618,牙科界公認的美齒寬度與長度、門牙和後牙,也是這個比例,笑起來才會露出漂亮齒列曲線,唇齒間有著自然光影。然而磨耗及牙周疾病等因素,使人牙齒變長且牙縫變大。

陳雅怡提醒,藉由瓷面貼片、局部拉長牙肉或降低牙齦,可使牙齒和牙肉都美觀;但在牙齒顏色部分,千萬別以為要像馬桶一樣白才好看,有些名模和藝人矯枉過正,牙齒瓷片太白又貼太滿,唇齒間的陰影不見了,看起來太假。

23歲的蔡小姐是中華民國牙科矯正學會理事長曾應魁的病人,她的問題是暴牙,曾應魁把她上下左右共4顆小臼齒拔除,再拉鋼絲做齒列矯正。蔡小姐戴著大鋼牙過了2年半時間,取下後,一口好牙讓她在畢業謀職時更有信心。

中華牙醫學會理事長廖保鑫說,牙科沒有美容牙科或人工植牙科的分科,打造後天好牙,往往需要口腔外科、牙周病、義齒補綴、齒列矯正等分科分工合作,未來還有牙齒再生的生技應用,這也是學會以「真善美的牙科醫療」為主題,明天舉辦研討會的目的。991125

根治粉刺非難事 角質代謝是關鍵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11/25 18:18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夏天對於許多愛美人士而言,最苦惱的問題無非就是出油旺盛與粉刺問題。粉刺形成的原因除了因為清潔不徹底導致毛囊阻塞、遺傳、熬夜、氣候、情緒與用藥等因素 外,大部分還是和油脂分泌旺盛有關。

美容醫師表示,粉刺大部分都長在臉部的T字部位,就是因為這部位的皮脂腺較多,如果停留在毛細孔的油脂沒有清乾淨,會造成油脂、汙垢、老化的角質等物質阻塞在毛囊開口,因此便形成白色的粉刺,而若皮脂被氧化,黑色素沉澱後便會形成黑頭粉刺。

而針對該如何預防粉刺生長,除了使用控油產品抑制出油,專家也建議可使用酸類成分的保養品,「幫助角質正常化,當角質代謝速度加快,毛孔便能保持通暢,有效抑制粉刺」,而除了一般消費者常見的酸類保養品之外,目前坊間也有不少部落客使用添加獨特控油配方AC.NET、水楊酸與茶樹精油的「粉刺代謝水」,都獲得相當的好評。

但要特別提醒的是,雖然「粉刺代謝水」有添加納豆萃取精華及天然保濕因子等保濕成分,但業者建議,在使用代謝水前可先用一般的化妝水打底,預防肌膚反乾,此外,也建議每使用代謝水三天就停用一天,以四天的循環週期使用效果會更好。

除了加強保養之外,預防粉刺治本的方法還是建議減少攝取油炸、辛辣、堅果類的食品,多喝水多吃蔬果,加速身體新陳代謝,並且擁有充足的睡眠,就能有效預防粉刺產生,擊退黑頭大軍。

研究:多攝取胡蘿蔔素 較易長壽

Awakening 更新日期:2010/11/25 13:30 莊瑞萌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多吃蔬菜水果有好處!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所進行的最新研究指出,日常食物中所含的胡蘿蔔素(alpha-carotene )可能與是否長壽有關。不過,營養師仍建議民眾不應一窩蜂攝取胡蘿蔔素,而應養成吃各樣蔬菜水果習慣。

研究人員分析15300名廿歲以上民眾,攝取胡蘿蔔素多寡與死亡之間的關係後,在長達14年的觀察期間中,共有3810位民眾死亡。經過檢測受測者的血液樣本後,發現民眾的血液中胡蘿蔔素含量偏高,死亡的機率較小,罹患心血管疾病或癌症風險也會降低。

研究也發現,血液測得胡蘿蔔素含量較高者,除較其他人長壽外,死於心臟病或癌症的比例可降低23%,包括綠葉甘藍 (Collard greens ) 、紅蘿蔔與番茄等蔬菜水果都可見到胡蘿蔔素。

美國膳食療養學會發言人薩登則表示,「多吃蔬菜水果可以預防早死,不過,單攝取胡蘿蔔素並不能達到長壽效果。」一般胡蘿蔔素也常見於南瓜、芒果與哈密瓜等橘色食物,以及花椰菜、綠豆與波菜等深綠色食物。

這次研究結果也進一步支持,多吃蔬菜與水果的確可以降低疾病風險、延長歲數的說法。(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一個「放」字千般哲理‏

有一種養心的方法叫「放下」。
擅畫者留白,擅樂者希聲,養心者留空。
何時放下,何時就會獲得一身輕鬆。
「放下」、「自在」是禪家的兩重至高境界。


有一種處事方法叫「放棄」。
獲得幸福的不二法門,是珍惜所擁有的,放棄無法擁有的。

重要的是放棄之後就不要悔恨。


有一種辦事方法叫「放置」。

放置不是閑置,今天無頭緒可能明天有條理,因為事緩則圓,事緩就有變。


有一種管理叫「放手」。

管理不是抓住不放,更非事必躬親,而是有條有理地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捆住手腳當然就無活力可言。


有一種思考方法叫「放飛」。

放飛思緒才會天馬行空。

創造源於想像,想像力遠比知識重要。


有一種表達方法叫「放聲」。

若不影響他人,不妨放開喉嚨,壓抑是致病的罪魁。

需要注意的是,放聲之後應知道何時收聲。


有一種觀察方法叫「放眼」。

能放眼時就放眼,放眼之處皆風景。

目力所及可風銀河星漢、高山流水、雲卷雲舒,遠比眼前風景好看得多。


有一種用人方法叫「放心」。
有一種比賽方法叫「放開」。
有一種養生方法叫「放懷」。


一個「放」字千般哲理。

運用得好,就會使復雜的生活回歸簡單,

紛亂的思緒回歸明晰,浮躁的心境回歸淡然。


「放」作為生存之態,

是化繁後的睿智,是畫龍後的點睛,是深刻後的平和。


美國作家梭羅說:「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能夠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


是啊,「提得起」常被人稱道,「放得下」則更令人讚嘆。

所以有句話說:「上台靠機會,下台靠智慧。」

下台之後,保持優雅的姿態,好留給他人永遠的懷思。



陳鎮南(喜哥)鄭碧玉(喜嫂)

學霖知識工場(Sharing正念、正知的甘霖)

A Leader is a Reader.

分享專線cnn0410@hotmail.com

歡迎光臨「痞客邦」部落格「學霖知識工場」

仰臥起坐收「腹」脂肪? 英專家:反練就啤酒肚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11/23 01:14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大肚男想要藉由仰臥起坐變成六塊肌?英國健身教練李夫斯(Gillian Reeves)指出,以往認為那是讓肚子變得平坦的最佳運動,但恐怕會導致肌肉太團結,反而變成啤酒肚!

據報導,李夫斯說,單純做仰臥起坐,反會令腹部隆起,想有效鏟除肥肚腩首先應該要先控制飲食和做全身性運動,例如大步走並同時左右擺動上身,或是球類運動或練瑜珈等,將體重減至健康標準,腹部脂肪消耗得差不多時,局部操練才能發揮效用,進而練成腹肌。

李夫斯進一步提出減重迷思說,過度激烈操練會令身體釋出壓力荷爾蒙,反致肌肉組織垮塌,溫和至中度的運動如走急步、游泳等持續45分鐘,讓身體微喘而無礙交談,這樣比狂操數小時更有效。

另外,運動令肌肉繃緊結實,長期操練而不伸展的話,容易導致肌肉收縮變短,身體易失平行而受傷,伸展運動則可令肌肉回復鬆弛。故此,熱身拉筋等,在運動前後都應該做。

痠痛 年有六百萬求醫 還有很多靠貼布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0/11/24 14:35


痠痛問題普遍,統計國人一年有高達六百萬人因為骨骼肌肉痠痛就醫,平均每人有4.6次,但是調查發現,痠痛報到,民眾如果沒有就醫,有六成六的人會貼酸痛貼布,其餘會透過按摩推拿或泡熱水澡來緩解不舒服。
(陳奕華報導)

統計困擾勞工的職業病中,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排第一,超過半數勞工深受困擾,此外也有將近三成四的民眾,認為酸痛嚴重影響生活,另外超過六成的人認為容易造成工作效率差,其次還有失眠的問題。痠痛問題惱人,不過根據最新的「國人痠痛現況大調查」發現,二十歲以上成年人,近八成每個月至少出現一次筋骨痠痛困擾,其中超過一半的人,不看醫師反倒是自己處理,六成以上的人會使用痠痛貼布,三成四的使用泡熱水或推拿,其中四成民眾曾經對貼布產生過敏。

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指出,可能是消炎止痛成分影響,貼布材質以及貼的時間也是可能導致過敏的因素。「它要黏在皮膚上,這種黏膠,有些人過敏,還有一部分,就是說有時候貼的太多,皮膚在局部地方一些通風或者有流汗,不容易排出來。」

想緩解痠痛避免貼布過敏,醫師建議可以換廠牌或以熱敷、推拿的方式,輪流使用,但提醒運動時導致的急性肌肉拉傷、肌肉發炎以及傷口感染的時,就不適合熱敷,另外,臨床上也有服用過多止痛消炎藥再加上長時間貼貼布,導致急性肝炎的病例,所以還是建議民眾如果有酸痛問題,應該先行就醫,判斷出病因比較好。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調神順氣養生法

中國中醫科學院養生學專家羅衛芳教授告訴記者,調神順氣養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難得糊塗。
還沒發生的事,別想太多;正在發生的事,別過於困擾;已經發生的事,就由它去吧。

二是順應季節。
春季活潑,夏令暢達,秋天恬靜,入冬則藏而不泄。讓精神隨外界環境而變化。

三是節制情感。
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

四是要有精神寄託。
可以欣賞音樂,也可以養花弄草。老人只要有了精神寄託,就會對生活充滿信心,減少不必要的生氣。此外,過於愛生氣的老人,也有可能是患了“老年抑鬱症”。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60歲以上老人患老年抑鬱症的幾率為7%—10%,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老人,發病率更高達50%。這樣的老人要想調整心態,每天一定要做到“ 325”:大笑 3分鐘,笑可以緩解疲勞、減少壓力,幫助肺臟擴張、促進消化,讓抑鬱慢慢減少;忘卻煩惱5分鐘,告訴自己“人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放下煩惱會感覺無比輕鬆。生氣不超過2分鐘,要記住,惹你生氣的人,不要氣他,原諒別人也就是原諒自己。

節稅小撇步 千萬元嫁妝免課贈與稅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0/11/23 14:05
年關將近又是結婚旺季,南區國稅局提供一項千萬嫁妝免稅的撇步,尤其適用於歲末年初,有意結婚的新人及家長作參考。

國稅局表示,一般民眾都將婚嫁「一百萬元免稅」與每人每年「220萬元的贈與稅免稅額」混淆,其實這兩項免稅優惠是分別計算,可以並存的,而且如果子女在歲末年初時結婚,免稅額度更可發揮,達到千萬元的金額。

例如:李先生寶貝女兒預定在100年元旦結婚,則李先生夫婦在99年年底可先各贈與220萬元,結婚時再各贈與220萬元及婚嫁不計入總額各100萬元,所以夫妻給女兒的嫁妝總金額1,080萬元,均可以免課徵贈與稅。

所謂子女「婚嫁時」之認定,原則上以結婚前後6個月內之贈與。

哈姆立克法 步驟教戰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0/11/24 04:21
哈姆立克急救法又稱「異物哽塞處理法」,急救原理是使橫隔膜突然向上壓迫肺部,讓阻塞氣管的異物吐出來。

●成人腹部壓迫法,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後,用手臂環繞患者的腰部,往下、再往上用力擠壓。

●成人清醒時若發生哽塞,在無人相助時,設法用東西在橫隔膜稍下處用力按壓,例如將腹部靠桌緣或椅背,甚至可用拳頭,這樣也能把哽塞物吐出來。

●當患者肥胖或孕婦時,姿勢如同哈姆立克法,但施力點改放於胸骨下半部,快速用力向胸骨方向下壓。

●幼兒及兒童異物哽塞的處理方法如成人,但對孩童的力道應輕微一些。

●當患者沒有意識時,施救者跨坐在患者的下肢處,兩手手指互扣後翹起,以手掌根部置於傷患的肚臍與劍突中間,往下並往前推壓五下,然後移位至傷患頭側,檢查有無異物並挖出,無異物就吹氣,重覆動作直到通氣為止。
(資料:苗栗縣政府消防局提供/整理:記者張勳騰)

神奇藥物 痛苦回憶全洗掉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11/23 22:21
(中央社台北23日電)有些事情是人們寧可忘掉的,而科學家認為有辦法研發出刪除痛苦記憶的藥丸,幫助人們遺忘創痛。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研究人員發現,可以將人類腦部恐懼中樞的蛋白質移除,抹滅創痛記憶。這是醫學上的重大突破。

對經歷過慘痛事件的士兵及受暴者來說,研究人員的這項發現是個福音,甚至可以幫助人們熬過痛苦的失戀期。

這項美國研究和2004年科幻片「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的劇情有雷同之處。

凱特溫斯蕾(Kate Winslet)與金凱瑞(JimCarrey)在片中飾演1對情侶,他們接受「特定記憶刪除」程序,洗掉往日回憶。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科學家所進行的這項研究,拿老鼠做實驗,設法專注於腦部負責處理恐懼的部位。

科學家發現,痛苦記憶產生時,腦部會製造出獨特的受體蛋白,會有個「脆弱窗口」。由於這種蛋白質不穩定,可利用藥物移除,並永久刪除該記憶。

研究人員胡加尼爾(Richard Huganir)表示:「悲痛事件發生時,會製造出一生難忘的恐懼記憶,對當事人的生活會有不良影響。」

他表示,這項研究發現「提高了利用藥物操縱這些機制,以增強諸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行為療法成效的可能性」。

雖然科學家僅拿老鼠來做實驗,但他們認為,以人類來做實驗,結果也會相同。(譯者:中央社林亭儀)991123

扁桃腺肥大打鼾 術後改善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11/22 13:15
(中央社記者陳淑芬台中縣22日電)25歲的林姓男子從高中起一入睡就鼾聲大作,擾家人清夢。他最近深怕打鼾會影響婚姻路而就醫,檢查發現是扁桃腺肥大作怪,經手術治療後鼾聲不再,同住的家人終於可好眠。

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王振鴻指出,林男求診指出,自高中起,一入睡就鼾聲大作,不但家人受不了,連自己都被鼾聲吵醒過;打鼾的難言之隱,讓他不敢參加需過夜的旅遊活動,也不想交女朋友。

王振鴻表示,林姓男子已到適婚年齡,怕影響婚姻前來就醫治療;檢查發現是嚴重的扁桃腺肥大作怪,雖不會危及生命,但影響生活作息,經手術後,鼾聲成絕響。

王振鴻指出,打鼾不只擾人清夢,罹患高血壓、心肌梗塞機率也增加;患者睡眠品質差,白天常出現嗜睡症狀。

王振鴻表示,打鼾患者因夜晚打鼾,睡眠品質不佳,白天容易嗜睡和注意力不集中,大多由枕邊人或室友發現,常是太太受不了丈夫如雷鼾聲而帶丈夫就診。991122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國內8萬病患每年吃掉3000萬顆卡巴氮平/防濫用!健保局管制抗癲癇老藥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0/11/23 04:11
〔自由時報記者魏怡嘉、王昶閔/台北報導〕健保局為防止專治癲癇症、三叉神經痛的知名老藥「卡巴氮平」(Carbamazepine)被濫用,降低病患發生嚴重藥物過敏的整體風險,最近祭出管制措施,有史以來第一次針對老藥的「適應症外使用」要求需先經健保局事先審查,才准健保給付。

服用卡巴氮平者有較高的「史帝芬強生症候群」發生風險,這是一種患者皮膚與黏膜出現大範圍潰瘍的致命性藥物過敏,有時甚至連生殖器都潰爛,也可能因角膜受損而失明。

適應症外使用 無法申請藥害救濟

然而,卡巴氮平卻經常被醫師以「適應症外使用」的形式當成一般止痛藥開立,雖頗具療效,卻也使得服藥病患脫離了藥害救濟制度的保障,相關醫療糾紛頻傳。

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鐘文宏指出,我國一年有八萬名病患,吃掉三千萬顆卡巴氮平,每年新增五萬人用藥。因便宜又好用,除衛生署核准的「適應症」外,「適應症外使用」的比例高達五成,常被用於治療糖尿病、骨骼關節疾病及椎間盤突出所引發的疼痛。

鐘文宏指出,國人有五%帶有卡巴氮平的過敏基因HLA-B*1502,服藥引發史帝芬強生症候群機率是一萬分之五.九,是歐美白種人的三十倍,致死率一到四成,即便服藥前先做基因檢測,也無法完全預防。

爭議點在於,卡巴氮平在衛署藥害救濟案件排行榜高居第二名,適應症外使用的服藥病患,一旦吃出藥物過敏,卻完全不受藥害救濟法保障,無法申請最高兩百萬元的藥害救濟金,只能自認倒楣、求助無門。

醫師贊成事先審查 估降3成用量

鐘文宏對事先審查表示贊同,估計可降低約三成用藥量,但他也指出,現已有新一代的抗癲癇藥物,藥費雖較高,卻能降低四分之一的過敏機率,嚴重度也較低,是否還有必要續用老藥,值得思考。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也認為,健保局應直接將卡巴氮平列為第二線用藥,才能有效維護病人安全。

滕西華質疑,多數診所採用毋須記載藥名的「簡表申報」,健保局根本難以事先審查,她預料醫師會為省去麻煩,乾脆請病患自費;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藥劑科主任陳昭姿也直言,未來恐怕不會有任何醫師提出審查申請。

健保局:醫師若要求自費 可檢舉

健保局醫審藥材組專門委員黃肇明回應,若醫師規避事先審查,一旦病患藥物過敏,就得負起相當大的責任,預料仍可減少不必要的開藥;民眾若遇醫師提出自費要求,可向健保局檢舉。

入冬恙蟲病仍持續增加 應做好防護措施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10/11/22 14:51 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今年入冬之後,出現不少恙蟲病病例。疾病管制局統計,10至11月全國仍新增48例確定病例,提醒民眾至郊外爬山,接觸草叢,應該做好防護措施。

疾病管制局疫情資料顯示,今(99)年截至目前為止,累計313例恙蟲病確定病例,各縣市都有病例發生,但以台東、金門最多。

疾管局副局長林頂指出,恙蟲病是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特有的地方性疾病,恙蟲病的媒介為恙蟎,民眾遭帶有恙蟲立克次體之恙蟎叮咬而感染。主要感染原因為接觸郊區、山區草叢環境,最近感染者就包括了軍人以及菜園工作者。

遭恙蟎叮咬後,潛伏期約一到二週,身體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一週後軀幹上部會出現紅色斑狀丘疹並擴展至四肢,且叮咬處會出現無痛性焦痂。

林頂指出,目前雖非恙蟲病的流行高峰期,不過,仍持續有病例,民眾如經常會接觸到恙蟲孳生的草叢環境,應作好防護措施,避免感染恙蟲病。

例如,在戶外山地,進入草叢時,應穿著長袖衣褲和塗抹經衛生署核可之驅蟲劑,避免恙蟎叮咬。離開草叢後儘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就可減少感染的機會。

如有出現上述疑似蟲病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或有無出入郊區、草叢等暴露史,以提供醫師臨床診斷的參考,儘速獲得正確治療。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大腸桿菌感染可能對身體造成長期衝擊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11/22 00:0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小心大腸桿菌威脅!加拿大研究指出,飲用水中含大腸桿菌,不但容易引起腸胃炎,一旦感染到大腸桿菌,往後也比較會出現高血壓、腎臟病與心臟病等疾病,大腸桿菌感染可能對身體造成長期衝擊,不可不慎。這項研究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網站。

在大腸桿菌中,「病原性大腸桿菌(E.coliO157:H7)」的毒性名列前茅,這是一種「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台灣疾管局在2001年8月曾發布首例病例,這是屬於第三類法定傳染病。在美國,病原性大腸桿菌感染一年最多引起十二萬人罹患腸胃疾病,其中超過兩千人住院治療,有六十位患者喪命。不過醫界一直沒有研究大腸桿菌感染是否對健康產生長期影響。

過去曾有一份加拿大「沃克頓健康研究」研究報告,研究中分析2000年5月當地大腸桿菌感染疫情,當時1977參與民眾中有1067人出現急性腸胃炎。

這次加拿大研究人員追蹤當時病例,觀察他們長期健康變化,結果發現,當時罹患急性腸胃炎的患者往後高血壓發生率增加1.3倍。腎臟受損發生率上升3.4倍,患者後來出現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中風的機率也增加2.1倍。

研究人員表示,未來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追蹤食物中毒患者後續健康狀況,以防止減少疾病威脅。

研究人員提醒,食物、飲水安全與否和公共衛生息息相關,因此民眾、當局一定要注意飲用水、食物清潔,以免大腸桿菌感染對健康造成長期不利影響。

肺癌標靶藥 健保給付將寬列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11/21 13:28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1日電)一項亞洲研究發現,不抽菸卻得肺腺癌的病患,往往是表皮生長因子(EGFR)基因突變所致,針對EGFR的標靶藥療效勝過化療,台灣明年可望放寬列為第1線健保給付藥品。

中央健保局副局長李丞華今天證實指出,歐盟已先將艾瑞莎列為肺腺癌的第1線用藥,台灣方面,衛生署跟進,健保局將邀請藥事專家討論,研擬加速列為第1線治療的給付條件,由健保全額給付,或比照化療藥物給付標準。

日前1項台灣、日本等亞洲9國的1217位肺癌病患臨床研究顯示,肺腺癌細胞中有EGFR突變的病人,一開始使用就以標靶藥物做為第1線治療,效果優於傳統化學治療,病人生活品質也比較好。

參與這項研究的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副主任楊志新指出,歐美國家是以抽菸、性別等,作為給藥的條件;然而亞洲病患,特別是女性患者,多與抽菸無關,這項研究中,94%患者不抽菸卻罹癌,一半以上可歸諸於EGFR突變。

以EGFR為標靶的肺癌標靶藥物,計有艾瑞莎及得舒緩兩種,現行中央健保局的藥品給付規定,肺腺癌患者必須在第1線化學治療失敗或無效之後,才能以這兩種標靶藥物2選1,做為第2線或第3線治療。

成大醫院病理部分子病理科主任何中良指出,標靶藥物明年可望成為肺癌治療的第1線用藥,但前提是病人的肺癌細胞必須檢驗確認帶有EGFR突變,如此標靶治療才會有效。

李丞華說,「證據很明顯,女性、不抽菸的肺腺癌病患,使用標靶藥物的療效反應達到6成」,在放寬健保給付後,患者大約每個月省5到6萬元。991121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止痛藥達而豐恐致命 美下架

REUTERS 更新日期:2010/11/20 13:56
(路透華盛頓19日電)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今天表示,Xanodyne藥廠已經把廣泛使用的止痛藥達而豐(Darvon)從美國下架,因為這種藥物會引發致命的心律不整。

FDA表示,他們已要求這家總部設於肯塔基州的藥廠停止販售達而豐和Darvocet,因為新的數據資料證實一直以來的擔憂,這些藥物中的成分propoxyphene可能引發嚴重或甚至致命的心律不整。

FDA表示,這個決定意味病患處理疼痛的安全選項越來越少。FDA還說,2009年服用達而豐或其他學名藥的病患有1000萬人,開出的處方更高達1800萬。

非營利機構「公眾」(Public Citizen)健康研究部門的沃爾夫(Sidney Wolfe)說,現在下架已經太遲且範圍太小,並指出,英國6年前就已經禁止這種藥物。

沃爾夫在聲明中說:「由於FDA的疏忽,從英國宣布禁令起算,美國至少已有1000至2000或更多人因使用propoxyphene喪命。」中央社(翻譯)

來杯養聲茶凍 喊凍蒜更大聲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0/11/21 04:11
圖.文/林美蓉

五都大選逼近,競選活動如火如荼,不僅候選人、助選員努力拉票,講得聲嘶力竭,甚至也有患者因與不同黨派的支持者爭吵太激烈而倒嗓,顯示選舉還真傷「聲」,不妨做個「養聲茶凍」,以便更有力氣喊:「凍蒜(當選)!」

◎養聲茶凍

●步驟一:將4枚膨大海略微清洗後拍破,與細生甘草6片,桔梗1.5錢放鍋中,沖入800cc沸水,浸泡約半小時,讓膨大海充分脹開。

●步驟二:濾去藥渣後,將藥茶繼續加熱(膨大海脹開,會變出許多海綿狀組織,不易完全濾淨,無妨),喜愛甜味者可在此時溶入適量冰糖,再將4公克的洋菜條撕碎加入,邊煮,邊攪拌,煮到洋菜充分溶解後,倒入模型中,約1到2小時後,會冷卻凝固(放入冰箱較快),由模型中扣出,即可食用,也可淋上煉乳、果糖或奶油球,變成美味的茶凍,有大便乾硬困擾的人還可多淋些潤腸的蜂蜜,味道也很好。

◎注意事項:其實在步驟二時,濾掉藥渣的藥茶可直接飲用,與茶凍一樣,對過度使用喉嚨造成的咽喉乾痛、沙啞失音或感冒造成的熱性咽喉炎都很有幫助!

甚至可將藥茶代替開水,演講、授課,或去KTV高歌時,不時喝上一口,這個做法叫做「時時清揚法」,可潤肺生津,減少咽喉聲帶的發炎,延緩聲音沙啞。但是,寒性的咽痛、咳嗽不適合。
(作者為新莊慶安居中醫診所醫師)

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維生素C兩用 美白還可治敗血病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11/19 00:0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維生素C有助美白,還可以治療敗血病。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羅森健康研究所透過動物實驗發現,維生素不只可以預防敗血病,還可以力挽狂瀾減緩病情,安全且成本便宜,未來醫界對抗敗血病或可多一項新利器。

敗血病是由細菌感染造成,身體任何部位都可能是細菌侵入管道,細菌進入身體起動免疫系統,有時動得太過份會導致血液出現小血栓,血栓阻礙血液流向重要器官,進而引起器官衰竭。小嬰兒、年長者,以及免疫系統較差的人都比較容易得敗血病。但就算是健康人也可能因敗血病而喪命。

這項發表於「重症照護醫學期刊」研究指出,嚴重敗血病患者死亡率極高,近40%,主要是因為治療方法很有限。敗血病容易導致微血管受阻塞,當微血管塞住,氧氣便進不去重要器官,廢物也排不出來,最後就會出現多重器官衰竭。

研究發現,敗血病小鼠患接受維生素C注射後,存活率大大提升,只要一劑就能防止微血管阻塞,效用最多持續24小時;希望能進行臨床研究,以了解人體是否也有同樣功效。

過去研究顯示,維生素C注射到靜脈血管後不會產生副作用,若能成功用於治療敗血病,或可幫助患者復原,並減輕醫藥費用負擔。

青春永駐撇步 美女醫師告訴你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11/19 18:59

健康達人系列報導4(記者童一寧台北19日電)女為悅己者容,男性也不例外,都會男女為惱人皮膚問題求診比例暴增。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美青說,保養很簡單,不用瓶瓶罐罐,做好保溼與清潔,就能常保皮膚健康。

李美青是有名的「美女醫師」,不少門診患者往往見到她的第一句話,便直截了當地問「為什麼妳的臉上幾乎沒有歲月痕跡?」李美青「彷彿」成為好皮膚的最佳代言人。

李美青說,自己也是女生,而且是「愛漂亮的女生」,因此面對患者時,可以充分體會渴望美麗的心情。就像不久前,醫界曾熱烈討論化妝水到底有沒有用?李美青的看法就與多數醫師不同。

李美青說,其實化妝水裡的成分,有80% 都是水,「女生就是會覺得『多擦多保佑』,而且很多人已經養成使用習慣。」她說,「我會建議大家,要仔細比較化妝水成分,選擇對自己最有幫助的產品。」

學生時期的李美青,一度習慣用大批瓶瓶罐罐保養品,但經累積多年醫療經驗與專業知識後,現在最多只用精華液與乳液(秋冬改為乳霜),白天出門再多加一層防曬。她說,保養沒有祕訣,只要做好最簡單的清潔與保溼就足夠。

李美青表示,保養皮膚的基本前提是,了解自己的皮膚狀態。乾性皮膚通常會緊繃、刺癢,細紋也較多;油性皮膚常泛油光、毛孔明顯,容易長痘痘;中性皮膚介於兩者之間。此外,還有混合型及敏感型皮膚。

由於人的皮膚狀態會隨著年齡、季節轉換、氣候溫溼度,以及內在心理壓力改變。她建議,每到換季,最好進行簡易的肌膚檢測,隨時調整保養方式。

李美青說,最簡單的檢測方式,是先用清水及中性洗面乳洗臉,不要擦保養品,待在室內30分鐘後,再對鏡子檢視皮膚是否緊繃、出油或者有小細紋等,就能準確判定自己的膚質。

時值初冬,李美青建議,春夏用的、較強力的去油、去角質等清潔用品可先暫停,或者減少使用,改用加強保溼、滋潤的清潔用品。

保養品部分,李美青指出,可以改用比春夏保養品高一階的秋冬保養品,例如春夏時若適用凝膠、精華液等產品,現在可以改用乳霜,或者先上精華液保水,再用乳霜鎖住水分,加強保溼力。

李美青說,秋冬時,皮膚科門診最常見的求診症狀,就是冬季乾癢或過敏。只要加強保溼、鎖水,這些狀況都可預防。每天臨睡前都一定要卸妝、洗臉,做好基礎保養,「不要偷懶,就能常保青春。」991119

擺脫黑眼圈 找出原因對症下藥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10/11/19 14:44 黃曼瑩/台北報導
長期有黑眼圈,經常讓人覺得沒精神,看起來似乎很勞累。其實黑眼圈與過敏體質有關,有的人會經常鼻塞、睡不好、眼周發癢。黑眼圈的形成因素眾多,而且經常不是單一的因素造成,因此需要先找出原因,再對症下藥。

黑眼圈主要可以分成三類,包括色素型、血管型、結構型,通常不是單一類型發生,經常混合出現。書田診所皮膚科醫師鄭惠文表示,色素型的黑眼圈又可分為先天體質遺傳與後天型,先天體質遺傳是指眼睛周圍的皮膚顏色天生就比較深,上下眼皮有棕黑色、咖啡色、藍灰色的色素沉澱;後天型則可能是因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問題,或是長期搓揉眼睛周圍的肌膚或是不當使用化妝品所造成的色素沉澱。

血管型的黑眼圈主要是由於眼睛周圍血液循環不佳造成的,通常跟過敏體質,像是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及長期鼻塞等有關。結構型的黑眼圈,有些是先天性眼輪匝肌肥厚,笑的時候會出現「臥蠶」,與臉頰交界處產生凹溝造成視覺上的黑眼圈;有些則是因用眼過度,如打電腦、熬夜,日積月累造成眼周真皮結締組織流失,產生淚溝型的黑眼圈。

針對黑眼圈,目前有雞尾酒複合療法可供選擇,主要是藥物、保養品、玻尿酸注射、雷射及美療五種治療方式,依照個人黑眼圈的成因及症狀,進行複合式的治療。藥物有對苯二酚、杜鵑花酸等;保養品像是艾地苯、富勒寧(烯)、維他命K、維他命C等;玻尿酸注射,如Restylane、Juvedem等;雷射則有紅寶石雷射、脈衝光、染料雷射、淨膚雷射等;美療是將高效複合式換膚液、美白精華、抗老精華等,透過專業儀器的輔助,加強肌膚吸收。

至於預防黑眼圈的方法,鄭惠文指出,平時要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適時的紓解壓力,最重的是不熬夜,同時學習正確的居家保養知識,不要過度搓揉眼睛周圍的肌膚,如果是因過敏病引起的黑眼圈則要同時對疾病進行治療,並且定期至皮膚科專科針對問題進階處理。

黑眼圈經常不是單一的因素造成需要先找出原因,皮膚科醫師劉紹毅表示,在治療後還是要規律作息、避免誘發過敏的因素、維持保養的習慣,就可以減少復發的可能性。

預防高血壓秘密武器:大蒜

REUTERS 更新日期:2010/11/19 15:15
(路透雪梨18日電)有高血壓煩惱嗎?據刊登在科學雜誌Maturitas的研究報告,澳洲科學家發現,預防高血壓的秘密武器就是大蒜,但大蒜臭味,不會有很多朋友喜歡你。

瑞德(Karen Ried)與阿得雷德大學(Universityof Adelaide)研究團隊,對50名高血壓患者進行12週試驗,結果發現,每日補充4顆大蒜萃取物膠囊,血壓會比服用安慰劑者降低10mmHg。

瑞德說,生吃大蒜或大蒜粉,並沒有同樣的效果。

她說:「生蒜煮熟後,降血壓功效會消失。我要說的重點是,降血壓的秘密武器是陳年大蒜萃取物。」

大蒜長期被認為照護心臟的好食物,幾世紀以來,印度傳統阿育吠陀學(草藥醫學)執業者,也大力鼓吹大蒜預防高血壓的益處。中央社(翻譯)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咖啡因比咖啡還多 一天喝300毫克能量飲料恐中毒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11/18 16:34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許多人在運動或熬夜後,會直接喝上一罐能量飲料,快速補充體力。但美國最新研究指出,有些能量運動飲料的咖啡因含量比咖啡還高。醫師就建議,此類飲料一天不應喝超過300毫克,以免咖啡因中毒,尤其不能搭配酒精飲用,否則將加重心臟、血壓負荷。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研究人員希金斯指出,「一罐普通的能量飲料中,最多可能含有1/4的糖分,還有比一杯濃咖啡還多的咖啡因」,一般來說,一杯226克的咖啡含有40到50毫克咖啡因,而一罐約450克的能量飲料中,「咖啡因含量就可達70到200毫克不等」。

令人擔心的是,咖啡因可能與能量飲料中的其他成分,如牛磺酸、維生素或礦物質發生反應,危害身體健康。先前已有動物實驗證實,服用了牛磺酸的老鼠會出現種種異常行為,包括焦慮、煩躁及自殘等症狀。因此,目前挪威、丹麥和法國等國都已禁止銷售含有牛磺酸成分的「紅牛能量飲料」(RED BULL)。

此外,這項發表於11月號《梅奧診所學報》的報告也指出,有些人習慣同時喝能量飲料和酒精飲品,更將導致身體嚴重脫水,並加重心跳劇烈、血壓飆高,甚至暫時失憶或精神狀態異常等風險。因此,研究人員也建議,民眾在劇烈運動後,最好還是以喝水為主,或是飲用含有電解質、礦物質及碳水化合物的運動飲料。

多吃蘋果可能有益骨骼健康

REUTERS 更新日期:2010/11/18 15:45
(路透紐約18日電)研究顯示,多吃蘋果,而非餅乾,不僅可減重,可能還有助防止日後骨折。

這篇刊登在電子版「美國臨床營養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報告指出,攝取大量蔬果與全穀的較年長婦女,骨折機率可能相對較低。

其它研究發現,特定營養補充劑攝取量較高,比如鈣和維生素D,骨質密度比較高,隨著年齡增加骨折的機率也較低,但是對整體飲食型態的影響所知不多。

領導研究團隊的加拿大蒙特婁馬吉爾大學(McGillUniversity)的藍塞特摩(Lisa Langsetmo)說:「過去研究顯示,飲食型態與日後某些健康毛病息息相關,卻不太了解飲食型態與骨骼脆弱的關連。」

藍塞特摩的研究,即專注「營養密度」與骨折風險的關連性。營養密度是指營養成分與熱量(卡路里)的比值。中央社(翻譯)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睡覺時小腿抽筋 自我防護方法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0/11/17 04:11 文/蔡明倫

許多人曾有小腿抽筋的經驗,若是發生在運動期間,一般都能明瞭是電解質流失的成因。適當補充水分、鹽分及充分休息,多半就能緩解、預防,或是不要從事太過激烈的運動,自然就不易發生小腿抽筋。

然而,睡夢中引起小腿抽筋可令人苦惱了,小腿抽筋仍脫離不了電解質不平衡的生理因素,只是半夜起床喝運動飲料,以補充電解質似乎也不近情理,因此需要進一步了解是什麼樣的情況、條件,容易造成小腿肌肉電解質不平衡,以便可以預防。

◎抽筋的可能因素有:

●電解質不平衡:當血液中的鈉、鉀離子濃度比例不適當,也就是鹽分的攝取不足或過量。電解質平衡需依照個人的鹽分流失量做等量補充,太鹹、太淡都不好,太鹹容易引發高血壓、對腎臟負荷也大;太淡則可能肌肉抽筋。

●肌肉中的血流供應量不足:肌肉周邊血管遇上肌肉開始交替收縮放鬆,血管自然舒張讓大量血流進入肌肉組織。然而,睡夢中,四肢靜止不動,該如何保持良好的血流循環呢?答案在於保暖。特別是對小腿這部份的保暖,因為人體從入睡至隔日清晨時的中心體溫通常下降攝氏一度,若是小腿處沒有被子覆蓋,或是電風扇、冷氣直吹,四肢體溫下降程度更是明顯,血管就容易緊縮、減少血液流動,容易引發抽筋。

◎減少睡眠時刻,小腿抽筋的自我照護方法如下?

●攝取均衡的鹽分。

●小腿適度地保暖:棉被一定得覆蓋小腿部位,若擔心半夜踢被子,可穿長褲、長襪,以求小腿保持溫暖。

●避免冷風直吹:避免電風扇、冷氣出風口直接吹向小腿。

●小腿肌肉伸展運動:肌肉緊繃不利於血液流動,從事小腿伸展運動能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

小腿後側肌肉伸展運動:腳掌前緣1/3處踩著5公分高起物或門檻,另一腳盡量靠攏。

此時踩著高起物該腳的小腿緊繃,停留30秒後放鬆,以墊腳尖10下,作為緩和活動,以這樣的動作反覆5次。 (作者為大林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

象鼻、耳朵、麵包 「@」各國解讀大不同

TVBS 更新日期:2010/11/18 11:39

有用電子郵件的人,有一個符號你一定不陌生,台灣人都叫「@」小老鼠,不過也因為它的狀特別,世界各國都有不一樣的創意說法,像是瑞典人就覺得他像大象的鼻子,阿拉伯人覺得像耳朵,荷蘭人更有想像力,覺得他像是猴子的睪丸,甚至還幫他取了官方名稱,叫做長了鼻子的英文字母a,各種富有創意的說法,也讓簡單的電腦符號,變得更有生命力。

網路發達,收發E-mail,幾乎可說是現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過在寄E-mail的時候,「@」這個符號不能少,台灣人叫它小老鼠,不過也因為它的形狀特別,世界各國都有不同的創意翻譯。

像是瑞典人,就幫它取了很多的綽號,像是象鼻、象耳朵、猴尾等等的動物部位,還說像肉桂麵包和椒鹽餅乾,北歐的挪威人覺得它像是a字母翹起了尾巴,荷蘭人更有想像力,說它像是猴子的睪丸,甚至還幫它取了官方名稱,叫長了象鼻的a字母。

其他還有像韓國人覺得它像蛇,以色列人覺得像水果餡餅,阿拉伯人覺得像耳朵耳朵,那台灣人覺得它像什麼呢?民眾:「就長得很像Q,我覺得。」民眾:「甜甜圈嗎?」民眾:「某個眼睛之類的。」

什麼樣的說法通通有,語言學家發現,這些其實都是各國人民找尋本身文化中,比較突出的形象來做的類比想像,不管如何,這麼多富有想像力的說法,也讓一個簡單的電腦符號,變得多采多姿。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研究:抗生素治兒童耳疾 須注意副作用

醒報 更新日期:2010/11/17 18:46 cwf010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根據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出現耳朵痛時,大多會自己復原,如果以抗生素治療,可能容易導致腹瀉等副作用產生,醫生也建議,過量使用抗生素,反而會造成細菌形成抗藥性。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葛芬醫學院助理教授庫克,在分析過135項研究報告後指出,在美國,約有8成的兒童發生耳朵感染後,不必使用抗生素就可自行復原,他表示,「一般而言,每100個兒童在接受抗生素治療急性耳朵發炎後,92人會有效,但同時可能造成腹瀉或皮膚紅腫等副作用,比例也不相上下。」

根據本次分析後得知,約3成的兒童在使用抗生素後,會出現皮膚癢的現象,腹瀉的比例則約成6成。根據統計,美國一年使用在治療兒童耳朵感染的醫療費用約28億美金(約台幣852億元),耳疾也是美國醫師最常開抗生素疾病第一名。

另外,美國東維吉尼亞醫學院教授司翠尼斯克則提醒,「抗生素使用過量就會造成抗藥性,」因此,目前美國小兒科學會已考慮針對2歲到12歲兒童治療耳朵感染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進行檢討。

同時,協助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推廣兒童耳朵新知教育業務的醫師希克絲也表示,「抗生素會讓細菌增加防衛力,最終導致抗生素治療效果降低,」醫師建議,除非必要,否則應減少使用抗生素。

流感防疫 老人幼兒抗體不足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11/17 14:06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7日電)林口長庚醫院發表研究指出,去年有接種新流感疫苗者,體內有抗體的比率是未接種者的2.8倍,因老人和幼兒抗體比率低,建議今年流感防疫重點放在幼兒與老年人。

林口長庚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陳志福說,從去年中到今年的H1N1新型流感大流行,29.9%的民眾因接種或自然感染後,具備保護抗體;不過就群體免疫的效益而言,至少有4到5成的人都有抗體,才能預防再次大流行。

長庚醫院是今年8到10月在台北縣市、台南縣市等地,隨機挑選幼兒至老人各年齡層1558人抽血,再與2007年同區域年齡性別民眾的血清檢體做比較,了解新流感疫情前後的抗體陽性比率。

結果發現,18歲以下新流感抗體的比率是38.9%,4歲以下幼兒是23%到25%,12到18歲青少年比率最高,達近6成;18歲以上成年人平均26.7%有抗體,65歲以上老人最低,抗體陽性比率只有14.1%。

陳志福說,年齡和接種新流感疫苗與否,是決定抗體是否存在的2個獨立因素,打過疫苗的人,體內有抗體的比率,是沒打過疫苗者的2.8倍。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林奏延說,去年新流感疫苗接種順序是先幼兒後老人,中小學生在學校集體接種,所以老人的抗體陽性率最低,青少年最高;但是,萬一染上新流感,老人的住院率最高。

今年的流感疫苗納入新流感,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林頂說,現已步入流感流行季節,急診患者有10%是類流感症,老人已跟上疫苗接種進度,但6個月到3歲的幼兒只有22%接種疫苗,只有去年同期一半。

有「台灣疫苗之父」之稱的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李慶雲指出,去年接種不良事件引發疫苗緩打潮,使得嬰幼兒的疫苗接種率最低;其實,打完疫苗馬上猝死的事件,他這輩子都沒見過,請民眾不要過度害怕而拒打疫苗。991117

90%的病自己會好

作者:【岡本裕】日本腦外科醫生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膽固醇過高、肥胖、痛風、便祕、胃潰瘍、頭痛、腰痛、過敏、失眠、自律神經失調……
這些佔門診百分之九十的病,實際上不必吃藥就會好,你能想像嗎?
岡本裕是日本腦外科醫生,同時專長惡性腫瘤的臨床治療與研究。
他最出名的就是「盡可能不開藥」,但他治療與給過建議的慢性病及癌症病患,復發率卻很低,這是怎麼辦到的?
本書在日本九個月就暢銷三十萬冊,是作者岡本裕醫師二十多年診療觀察的經驗結晶。
他指出:當個「聰明」患者,比當個醫生眼中的「好」患者,你得到痊癒的機率更高。

關於看病吃藥,他指出:
◎ 「好患者」就是會定期回診的病人,因為會替醫院帶來穩定收入。
◎ 不是不吃藥,而是吃藥要有期限;如果一直吃不好,就要檢討原因。
◎ 血壓高未必需要吃藥,壓力大、作息亂才是腦溢血主因。
◎ 血糖標準降低,於是糖尿病患者暴增幾百萬人,但並非都需要吃藥。
◎ 膽固醇愈低愈好?其實膽固醇在220~ 280m g/dl的人,最長壽。
◎ 新陳代謝症候群,根本不必看醫生。
◎ 連醫生都未必知道,腸子是人體最重要的免疫器官。
◎ 制酸劑並不能治療胃潰瘍,原因何在?
◎ 常吃頭痛藥會刺激交感神經,可能引發其他疾病。
◎ 腰痛別穿緊身搭,更別馬上貼痠痛貼布。
◎ 過敏、溼疹,不用擦藥膏,多攝取發酵食品就可以治好。
◎ 抗憂鬱藥物,可能讓人更不開朗。
◎ 晚餐不要太晚吃,就能改善失眠。

岡本醫生提出幾點養生的好習慣。他說,想要不生病,最好能:
◎ 別讓養生成為壓力,再養生的食物,吃起來好吃才是最基本的。
◎ 量量體重,就能看出營養是否失衡。
◎ 坐姿不前傾,就能改善很多疼痛症狀。
◎ 按摩手指,就能維持自律神經的平衡。
◎ 按摩小腿部,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環。
◎ 按壓百會穴,刺激分泌內嗎啡,提高自癒力。
◎ 洗澡冷熱水交替,能遠離感冒。
◎ 把看電視改成每天散步一小時或六千步,半年體重九十變六十。
◎ 睡覺不只是休息,睡足七小時才能徹底修復人體自癒力。
◎ 不可以用病患的身分去看病,而要以顧客或朋友的對等身分。
◎ 聰明病患會設法讓醫生講出「因為你是私下問,我才會老實說」的醫療建議。

這14種提高自癒力的生活習慣,有多達2400名癌症與慢性病患在使用,就算不全部執行,只做到六、七成結果一樣很顯著。
他的臨床數據顯示:病患在淋巴球數的增加、生活品質的提高,以及存活率的提升,都得到顯著的改善。

中醫師:橘子連絲吃防動脈硬化

更新日期:2010/11/16 18:19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台北縣16日電)台北縣立醫院中醫科主任傅宗楷今天表示,時序入冬,早晚溫差大,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冬天更應重視食補,尤其是吃橘子時最好連果肉上絲狀的「橘絡」一起吃,預防動脈硬化。

傅宗楷指出,秋冬溫差大、戶外運動減少及冬令進補習俗等影響,常造成民眾腦中風、心肌梗塞、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

他說,心血管疾病多因血管硬化累積而成,應及早預防,川七、丹參、琥珀、粉光參等量磨粉每日服用,可預防中風及心血管疾病發生。有冠心病史患者可用「血府逐瘀湯」活血化瘀或「炙甘草湯」、「生脈飲」保養心臟。

他說,高血脂者可選用山楂、何首烏、決明子、澤瀉、荷葉、虎杖、「鉤藤散」、「丹七散」。深海魚油、綠茶素、銀杏、納豆、紅麴及輔 (酉每)Q10,都有利心血管保養。

他強調,食補上應重少鹽、少油、少熱量,在蔬果選擇上木耳熬煮及多吃洋蔥、大蒜都有助降低血脂,大蒜泡高梁酒,每天喝少許能降血壓,菠菜、玉米等蔬菜也有助減少心血管疾病,現在是橘子盛產期,一般人常會把果肉上的絲狀物剝除,但最好是連絲一起吃,絲狀物叫「橘絡」,有助血管軟化,能有效預防動脈硬化。991116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小貨車加裝座椅變更為客貨車使用 當心被罰!

FM106全國廣播    更新日期:2010/11/16 18:36


彰化縣地方稅務局表示,小貨車加裝座椅變更為客貨兩用車使用,如未依規定向監理機關辦理變更手續並補繳使用牌照稅,將被視為移用牌照,依法處以全年應納稅額(尚不得扣除已納稅額後之餘額)2倍的罰鍰。

稅務局指出,不少納稅義務人以為小貨車加裝座椅變更為客貨兩用車使用,只要座椅不載人,仍可以貨車之使用牌照稅稅額課徵,其實不然,小貨車只要加裝座椅,不論該座椅是否有載人,應自變更之日起改以小客車之使用牌照稅稅額課徵。地方稅務局特別提醒車主,小貨車加裝座椅變更為客貨兩用車使用,應依規定向監理機關辦理變更手續並補繳使用牌照稅款,否則一經查獲被處以全年應納稅額2倍罰鍰,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研究:驗血即可預測心臟衰竭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11/16 10:20 賴秀如


(法新社華盛頓15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說,他們已研發出一種新的驗血法,或許有助於推測看起來很健康的老人家,是否有心臟衰竭風險。

目前急診室採用的驗血法,可以診斷胸痛的病患是否是心臟病發作或有其他病因。但新法比目前採用的驗血法更進步。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發現有助於評估65歲以上,卻毫無心臟疾病徵狀的人士在心臟問題喪生的危險。80%的新充血性心臟衰竭病例都是屬於這種族群,而且特別難以評估。

新的驗血方式測量T型肌鈣蛋白(troponin T)濃度,這是細胞死亡過程的1種標記,會導致心臟衰竭。這份研究報告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這是從抽取、儲存長達18年的病患血液樣本,所取得的研究結果。在65歲或更年長的沒有徵狀病患中,有2/3都檢測出T型肌鈣蛋白的標記。

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德費里皮(ChristopherdeFilippi)說:「我們發現肌鈣蛋白濃度較高的人,未來10到15年出現心臟衰竭徵狀,或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

新的驗血方式也能夠測出比以前濃度更低10倍的肌鈣蛋白,但是尚未在美國上市。心臟疾病是美國人首要死亡原因。(譯者:中央社賴秀如)

小孩常頭痛 竟是青光眼作怪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0/11/15 04:11   文/趙世鈞

剛上小二的張小弟開學以來,常抱怨頭痛、眼睛不舒服,不想去上學,家長原以為他是懼學症,帶他去做心理諮商、看遍各科,情況未見改善,最後到眼科就醫,發現張小弟的眼壓極高,檢查才發現是青光眼作怪,經藥物治療後,張小弟又開心地背書包上學去了。

青光眼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層,是國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原本張小弟有輕微近視,就醫檢查時,眼壓已高到34毫米汞柱(正常眼壓在10至21毫米汞柱),因眼壓急速上升,難怪有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若再晚發現,恐造成視神經嚴重受損,影響視力。

我們的眼球前部有透明的液體稱為房水,用來維持眼球的形狀及眼球內的壓力,稱為眼壓。在正常的情況下,房水分泌與排出呈現平衡狀態,眼壓維持在10至21毫米汞柱之間,當房水排出受阻礙就會使眼壓上升。當眼壓過高易造成視神經受損,進一步導致視野受損,即是青光眼。

造成青光眼的原因包括有家族史、高血壓、糖尿病及近視患者,或是使用類固醇藥物。

一般而言,小兒先天性青光眼在3到5歲前就會發作,外觀會出現眼球凸(像牛眼)的現象。但由於兒童青光眼並無特殊症狀,經常以頭痛、眼睛發脹、噁心、嘔吐等症狀表現,常被誤為偏頭痛或腸胃炎,甚至被當懼學症。

青光眼治療目的為控制眼壓,防止視神經受到傷害。隅角開放性青光眼以藥物控制為首選;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則以雷射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若兩種青光眼患者眼壓控制不良,則必須手術治療。

據統計,40歲以上民眾中,有2%有青光眼,且隨著年齡愈大比率愈高,因此建議40歲以上民眾每年接受眼壓及視神經檢查,早期診斷、治療,可防止因青光眼而引起的失明。

青光眼病患必須按時點藥,與眼科醫師配合定期追蹤視神經,如有惡化即可早期發現,給予適當的治療。
(作者為秀傳紀念醫院眼科部主任)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補充硫辛酸營養品助調血糖?缺有力實證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11/15 00:07 【記者蘇湘雲、陳元春/台北報導】


含硫辛酸的營養品可以幫助調節血糖?台北馬偕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陳偉哲表示,有些小型、實驗室研究發現硫辛酸的確有助控制血糖,幫助細胞代謝澱粉,不過目前還沒有大型人體臨床研究可證明其效果。事實上像牛肝、牛心等內臟,或番茄、豆子等食物都含有硫辛酸,只要均衡飲食,交替食用這些食物,不偏食,就可充分攝取硫辛酸。

部分糖尿病患一聽到某種食物對健康很好,就拼命吃,陳偉哲醫師說,這種行為不利控制病情,飲食要講求均衡。

以一些營養補充品為例,營養補充品是設計給用餐不方便或身體很虛弱的患者使用,若食用營養補充品,正餐最好減量,甚至就用營養補充品代替正餐,但有患者認為多喝多好,除了吃正餐,又額外多喝營養補充品,結果反而導致血糖飆升。

另外,有些糖尿病患認為糖尿病不宜吃甜食,所以絕對不碰甜餅乾、甜點,但對於鹹餅乾卻掉以輕心,以為吃鹹餅乾就沒事,一直吃蘇打餅等鹹餅乾。陳偉哲醫師對這種觀念提出澄清,他強調,重點是在澱粉攝取量,鹹餅乾裡面也含有許多澱粉,食用過量澱粉會影響血糖,不管甜餅乾、鹹餅乾都一樣。

或者有糖尿病患會刻意選擇「升糖指數」(GI)較低的食物,「升糖指數」低代表吃下這種食物後血糖較不會快速攀升,但如果吃很多低GI食物,血糖還是會上升。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無論吃哪種食物都一定要節制,千萬不要貪多。

藥師柯明道指出,確實看過相關產品指稱保養品硫辛酸對控制第二型糖尿病有效,但目前效果尚未獲明確證實,且因銷路不大,國內很少用。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衛教師李碧雲亦說,這類保健品不斷推陳出新,不勝枚舉,呼籲民眾控制糖尿病主仍以配合醫矚用藥,並配合運動、飲食控制。

柯明道指出,由於保健品在國內一年有高達八百四十億的市場,商機無限,造成藥廠每隔一段時間就不斷開發出新的保健品,特別是產品若又搭上生物科技噱頭,短短五十顆就能賣上三千塊,比起藥品因有健保總額控制,每粒只能賣幾毛錢,保健品的利潤驚人,也使美國每隔一段時間,就不斷推出新產品上市。

柯明道指出,因保養品硫辛酸目前在國內銷路不大,台灣人仍很少用,他自己開的藥局就未進貨,但他曾碰過有病人從美國帶回相關產品,說是吃了對糖尿病或皮膚有效,而帶來給他鑑定。

柯明道強調,由於保健品不斷推陳出新,這類保養品對血糖控制的療效,目前未獲太明確證實,因而提醒糖尿病患者別太依賴這類保健品,卻不吃藥,患者仍須配合醫矚用藥為主,若欲補充保健品偶一為之可。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衛教師李碧雲亦說,坊間宣稱可平穩、控制血糖的保健品,不勝枚舉。但她個人迄今,並未接獲有病人拿硫辛酸產品來諮詢她,僅管目前研究報告發現,微量元素如鉻、鋅等有助控制血糖,但這些微量元素,民眾從日常飲食中,就能獲取,無須額外補充。

但民眾在經濟許可下,若想額外補充保養,除應選擇衛生署登記有案的合法產品,應秉有把這類保養品當作食品補充的觀念,並在每日飲食總量上做控制,另提醒如有肝腎功能異常,即解毒或代謝功能差的患者,應特別警覺,最好諮詢醫師、藥師,不宜隨便補充。

能量飲料 咖啡因比咖啡還多

更新日期:2010/11/15 11:26


(路透紐約15日電)研究顯示,能量飲料雖然很受歡迎,但是每1瓶裡頭的咖啡因可能比1杯咖啡還多。

除此之外,咖啡因和其他成分混和,可能會形成潛在風險,尤其將能量飲料與酒類一同飲用特別危險。

休士頓德州大學醫學院的希金斯(John Higgins)說:「我們知道的是,1瓶能量飲料通常含有1/4杯糖,以及高於1杯濃咖啡的咖啡因。」他領導的研究報告刊登在本月號的「梅約醫院學報」(Mayo ClinicProceedings)。

16盎司的能量飲料,約有70-200毫克咖啡因;相較之下,8盎司咖啡約有40-150毫克咖啡因,依沖泡方式有所不同。

希金斯告訴路透,真正問題是飲料標籤沒有列出的成分,例如草藥興奮劑瓜拿納(guarana)、氨基酸牛磺酸,以及其他草藥、礦物質和維他命。這些成分都可能與咖啡因產生作用。

他們關切的是,這些交互作用會對心跳、血壓,甚至心智狀況產生何種影響。特別是大量攝取、和酒精一同飲用,或運動員飲用時又會如何。中央社(翻譯)

良醫人人可為

作者:吳聲達

良醫人人可為~讀後重點整理分享


※緣 起※
2010年4月在圓山飯店參加扶輪社的國際年會時.一位同桌的
淡水社的社友熱心的致贈一片演講光碟,我一向對健康養生很有
興趣,所以回家就趕快看了一遍,覺得不錯,可是不是很懂,於是
又看了一遍,終於略有領悟,為了更深入理解其中的奧妙,就到誠
品去買一本他寫的書“良醫人人可為”來看了二遍!
坦白說這本書的觀念很顛覆我們傳統的思維!我們從小就被
教育為三餐要按時吃飯,生病就要去看醫生,然後要聽醫生的話
乖乖準時打針吃藥,我們從來都沒有懷疑過!
我把這本書當作“養生書”,也嘗試著去身體力行其中的一些
健康養生概念,比如說“早上空腹時運動大量流汗”,過去我們
大都認為經過一夜睡眠之後,肚子空空如也,這時空腹去運動
哪裡會有力氣?也擔心會血糖過低,所以大多是吃完早餐
稍微休息一下之後再去運動,幾十年來都是這樣
毫不懷疑的運作著,也不覺得有什麼
對與不對的問題!

看了這本書之後才知道,原來早上空腹之時是排毒的最佳時機!
於是我就開始利用假日起床之後,刷完牙,喝一大杯水之後,就繞
著社區的道路快走50分鐘,回來之後滿身大汗,休息沖洗之後再悠
閒的吃早餐,試了幾次感覺很不錯,不但肚子不餓,運動大量流汗
之後感覺很舒服,有時運動回來之後,繼續在花園裡整理花園拈花
惹草,一直忙到11點才吃早餐都沒有很餓的感覺!
所以,目前的我,除了每週一三五晚上固定在跑步機上運動快走
40分鐘外,星期六,日兩天都不睡懶覺準時七點起床,空腹運動大
量流汗之後才吃早餐,感覺真的很棒耶!!
現代人大多外食,空氣汙染,農藥殘餘,電磁波,輻射線,藥物,垃
圾食物,”健康食品”….我們幾乎無法避開這些毒物的入侵,那
唯一的辦法就是想辦法把它排出體外,排毒有三個主要管道:大便,
小便,流汗,這三個方法中以流汗效果最好,因為它是全身性
的排毒,當然早晨空腹運動流汗更是排毒活化體質
促進新陳代謝的最佳時機!
希望活得健康的朋友們,趕快動起來吧!

除了多運動流汗之外,我也開始儘量學著“少吃”,晚餐有時候
只吃一碗燕麥片+一些水果,如果不餓就不急著吃飯,當然儘量晚
上不外出應酬吃飯也是我這幾年來一直堅持的宅男型生活方式!
上個月,我一口氣買了十本良醫人人可為的書,與有緣人節緣,
上週已全部送出,馬上又訂了十本,繼續推廣這個健康養生概念!
健康真的是人生最寶貴的資產,如果沒有健康,就算擁有億萬
身家也是枉然!我相信,只要我能持續身體力行“一少三多”的
生活準則,我一定可以活得很健康!
為了與大家分享,我特別利用去希臘旅遊的空檔,將書中的重點
整理成ppt檔,藉此方便給大家簡單輕鬆看,有興趣的人再去買書
來深入研究(隨書有附贈DVD光碟一片)!
書名:良醫人人可為 作者:陳奕蒼 先生
出版社:正義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吳聲達 寫於希臘雅典

※良醫人人可為重點整理※
◎治病不可以傷身!
◎健康來自:自體熱能的充足!
◎良好的排泄是健康長壽的秘訣!
◎疾病本身就是一種錯誤行為的
自我懲罰!
◎身體是最好的醫生!

◎成為永遠病人的二大原因:
過食 + 藥物!
◎糖尿病是全身性的代謝紊亂!!
主因則是胰臟過度疲勞!
◎細嚼慢嚥是在降低胰臟負擔!
◎活得健康的重要原則=一少三多!
A.少吃
B.多休息
C.多喝水
D.多流汗

◎滿身流汗對各種疾病都是有益的!!
◎改變體質是根治高血壓的不二法門!
◎有健康活力的腎臟就不易罹患高血壓!
◎飯量越大,耗氧也越大,細胞越缺氧,
心臟就越加壓,血壓也就越高了!!
◎只要積極改變體質就可以治萬病!!

◎吃飯最好“五分飽”不要“撐飽”!
◎空腹時身體發熱流汗是最有效的新陳
代謝法,也是細胞自行清血解毒,補
氣活化的時機!!(消化系統運作時,
就停止排毒!)
◎癌症的主因==超級中毒+組織缺氧
(重度缺氧)!
◎癌症是身體長期處於中毒狀態所引起缺氧的自然現象!

◎”氧”是身體治病,救命的靈丹,它
決定腺體調節能力,免疫系統的強
弱,更掌控了癌症病人的生殺大權!!
◎勉強消化食物只會繼續透支體內血氧
迫使免疫系統一厥不振!
◎疾病來自違背大自然,
健康則是來自順乎大自然!!
◎癌細胞是”厭氧性”的!!
正常細胞是“嗜氧性”!!!

◎治癌的重點:
A.消除缺氧現象
B.提身自體免疫能力
C.積極改善虛弱體質!!
◎有病的人不適合住在冷氣房內,應儘量
讓體溫身高多出汗!!!
◎幫助病體出汗提升“氧水準”是復健
的主要工程!!

◎提昇免疫能力的重點:
A.血液循環良好
B.新陳代謝正常
C.精神良好!!
◎〝憂傷〞是毒藥, 〝開懷〞是良方!!!
◎消化是一項十分耗氧的工程!!!
◎當消化功能增強時,內分泌與解毒
系統就顯著減弱!!!

◎當身體遭病毒入侵或是廢物累積超過
上限時,〝發燒機制〞立即啟動!
◎〝吃藥〞是一種〝慢性中毒〞!!!
◎5%屬急性病應該仰賴醫生治療,但是
95%的慢性病應該交給自己治療!
◎自己專屬的醫生==自己本身
自己專屬的藥廠==內分泌系統!
◎身體是最好的明醫,活化腺體後,
自有取之不盡的靈丹!

◎當身體飢餓感訊號出現時,正是排毒
旺盛,免疫功能快速增強時!!
◎癌細胞怕熱,厭氧!!!
◎養成每日多發熱流汗習慣,避免酸中
毒與內分泌腺的失調衰退!!
◎自體中毒==情緒,生活壓力,便祕,失眠!

◎持續性的緩慢出汗,將深層細胞內積存
的廢物毒素傾入血液後,繼而成功燃燒
代謝並藉著汗水排出體外!!!
◎長期多食習慣,使消化系統過勞,長期
消化不良結果血液酸毒化!!
◎如果睡前吃飽飽,保證一夜睡不好,睡
前吃得越少就很快睡飽!!
◎飽食快感之後立即換來數小時的
精神衰退與陷身體於缺氧
虛冷的低潮!

◎嚴格遵守不餓不食的良好習慣,儘可能
延長二餐間距,讓身體獲得些許喘息機
會,以支持免疫細胞進行警察任務!!
◎當飢餓時,有機人體有一種神奇力量,
開始將癌細胞,廢物毒素當成燃料!
◎不餓又多食造成持續性的缺氧,最容易
出現體況的惡化!!
◎飽對病人不利,是缺氧疾病的開始!
餓是治病潛能發揮之時!

◎生病時本能性是不餓的,此時消化腺體
需要“深度休息”,以利加強內分泌的
發達,才有助於身體發揮整體的調節治療功能!!
◎維持”神智的清醒”顯示腺體發達與
免疫系統功能處於最有效的狀態!!
◎神智更足以檢驗自體免疫功能的強弱!
◎加強免疫功能是治癌的不二法則!

◎重要基本概念==癌症是吃出來的!
◎罹癌之後病人最需要的是先可憐吃壞
的病體,並給予充足的消化休息,以得
到身心深度的消化與淨化,讓身體機
能有喘息,回復健康的機會!
◎病人缺的是氧,不是營養!
◎不停的吃東西是一種嚴重的錯誤!
◎長期過食習慣會使血氧過度
耗損而不足!

◎多食使人易缺氧昏神!
◎多言,睡眠不足容易耗神!
◎暴怒,憂慮,使人傷神!
◎少食使人維持神智清晰!
◎飯前空腹時多發熱流汗,飯後適度
散步運動或閉目瞌睡,藉以提升
頭部的氧水準!

◎當肚子餓訊號出現時,口臭,尿臭,體臭
伴隨而出,正顯示身體忙著大清倉,消
毒,殺菌,清血,解毒,燃燒過剩營養,
消化癌細胞腫瘤!
◎千萬不要把身體當汽車,食物當汽油!
◎當空腹開始飢餓時,腺體自動將體內儲
存的脂肪,肝醣,下等組織…等轉化為
血糖使用,不必擔心低血糖!
◎把多吃改少吃,儘量延長
腸胃休息時間!

◎身體斷絕外來食物時,全身細胞便開
始進行門戶清理,這原理就跟焚化爐
的原理一樣,開始循序消化過剩營養,
不良細胞組織與廢物毒物!
◎身體是一部內燃機,發熱更能加速促
進燃燒廢物效果,因而提高代謝,增強
免疫功能!
◎肚子餓時可以先喝水,然後運動大量
流汗,靜待二度飢餓訊號來臨時,
才是最佳進食的時機!

◎酸性體質==萬病根源!
◎化學藥品或許短期可以控制局部症狀,
但卻長期慢性腐蝕毀壞整體健康(化
學藥品都是以石油提煉製造出來的)!
◎藥師說的話:無藥不毒!供您參考!
◎祝您健康久久,快樂一生!

巧妙運用液體慣性 貓咪喝水不濺地 大有學問

更新日期:2010/11/13 02:59 鍾玉玨/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鍾玉玨/綜合報導】

美國研究團隊發現,貓咪能很優雅地喝水,不像狗會把水濺得到處都是,原因在於貓能巧妙運用慣性與地心引力的原理。

麻省理工學院生物物理學教授史托克(Roman Stocker)和同僚及維吉尼亞理工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的兩名生物機械工程專家,以史托克自家寵貓「Cutta Cutta」為對象研究後發現,貓喝水時,會用舌尖輕碰水的表面,所以不會破壞水的表面張力;然後快速縮回舌尖,這個動作讓水瞬間拉出一道水柱,而慣性作用會使水柱上升,進而入嘴,加上貓能俐落地在地心引力作用前闔上嘴巴,所以不會造成處處滴水的邋遢樣。

反觀狗喝水時,舌尖會往前伸進水裡,並彎成杯狀,再大口把水撈到嘴裡,因而常常會弄濕地面。

史托克領導的團隊利用高速攝影機拍到「Cutta Cutta」喝水的連續動作,並將研究結果發表於《科學》(Science)周刊。

頗讓人意外的是,貓舌上粗糙的乳突(俗稱絲狀乳頭)完全未參與整個喝水的過程。不過貓咪控制舌尖吞吐時間則非常重要,必須在地心引力作用於水柱之前,俐落地收回舌尖。根據研究,貓舌一秒可以吞吐四次,而吞吐頻率和貓種有關,體型越大,吞吐時間越慢,所以喝水也越慢。

研究團隊說,了解貓喝水的動作有助物理學家釐清重力和慣性的關連,也有助日後機器人和其他生物力學應用的設計。

調查:人類大腦一半以上時間在出神狀態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0/11/13 20:35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的大腦除了睡眠外,有一半以上的時間,處在「作白日夢」的狀態。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透過iPhone作的調查發現,人們清醒時,幾乎一半的時間,沒有在考慮自己正在做的事;即使從事難度較高的工作時,也至少有30%的人,大腦是處在「出神狀態」。

這次調查,共有兩千兩百多名志願者,從手機上下載實驗的應用程式,然後接受隨機調查,回答某時某刻,他們在想什麼,情緒又是如何。

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日吃3碗米飯 女性易患糖尿病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11/14 12:19


(中央社台北14日電)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機構一項調查顯示,女性一天食用米飯超過3小碗,可能會提高她們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新華社報導,研究人員以日本岩手、長野、茨城、沖繩等8個縣的約6萬名居民為對象,進行了為期5年的跟蹤調查。這些調查對象年齡介於45歲至74歲之間。在調查期間,共有625名男性和478名女性罹患糖尿病。

研究人員對食用米飯的量和糖尿病發病風險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分析。他們發現,一天食用3小碗米飯的女性糖尿病的發病風險約為一天食用1小碗米飯的女性的1.48倍,而飯量超過4小碗的女性發病風險會上升到1.65倍。不過,對從事體力勞動以及一天運動超過一小時的女性來說,飯量和糖尿病發病風險間沒有顯著的關聯。

分析還顯示,不運動的男性調查對象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升高,而男性食用米飯的量和糖尿病發病風險之間的關聯性要小於女性。

大量攝取碳水化合物會提高糖尿病發病風險,這已經為許多人所知曉。研究人員表示,只要合理飲食,加上適量運動,就可以降低糖尿病發病風險。991114

保養保過頭 臉上皮紋沒了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0/11/14 11:05 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不少人會使用保養品,但若用的不恰當,小心膚質愈用愈差。一名廿六歲年輕女性因臉部紅、脫屑到醫院求診,醫師發現,她對臉上皮膚保養過頭,竟搞到無法維持正常紋路,呈現極端乾燥、脫皮狀態。

醫師表示,這位患者從十二歲就使用清爽型洗面乳,十五歲起又為治療粉刺,使用A酸藥品,後來還做了三次果酸換膚,結果皮膚燒傷,又用類固醇治療了一年。此後因為臉部常發紅,又去醫院打雷射治療,沒想到臉上皮紋竟消失。

開業皮膚科宋奉宜表示,年輕人油脂分泌旺盛、容易長粉刺,不少人習慣使用控油保養品,但皮膚若缺乏油脂滋潤,表面會顯得乾燥。有些人為幫肌膚「止渴」,又會使用保濕保養品,但裡頭的動物油、礦物油等成分,反而會造成毛孔阻塞。皮膚在受傷狀態下,如果不解決問題,又採取雷射、微創傷口等其他方式治療,造成肌膚一再受創,惡性循環、越來越糟。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部主任邱品齊指出,很多保養品添加防腐劑或香料,雖然香料本身無毒,但長期使用,香料分子滲透造成皮膚吸收,還是會讓有些人出現過敏反應。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建議,保養品使用前,最好先在下巴或耳後,測試半小時至一小時,確定皮膚沒有出現紅、癢、刺激反應後,再買不遲。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

愛美無負擔 自體脂肪移植無併發症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10/11/11 12:34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女性愛美卻又怕傷害,由於一些美容技術可能帶來排斥或過敏問題,於是自體脂肪移植技術的發展,便開始受到青睞,而且日益發展成熟,自體脂肪移植的好處在於可以避免異體移植的併發症,讓女性美的無負擔。

雖然自體脂肪移植手術精益求精,但是脂肪抽吸的技巧很重要,如果抽出來的脂肪被破壞,就會影響注射到填補部位脂肪細胞的存活率。整形外科醫師張至德表示,有的醫師會採取雷射溶脂的方式,自人體取出脂肪後,再注射到需要填補的位置,但是往往過程中將細胞溶掉再抽出,就已經破壞部份細胞組織。

目前抽脂的方法包括傳統抽脂與水刀抽脂,將自體脂肪抽出,張至德表示,為了保有脂肪細胞的活性,必需再經過人工在無菌環境下透過專業技術進行篩選,挑選出好的脂肪,再進行離心萃取出純度高而且健康的脂肪,或是加上生長因子增加活化,注射在需要填補的部位。脂肪組織會在新的移植地存活,可以改善凹陷變形的外觀,而不會有排斥或是過敏的不良反應。藉由此專業做法,能將存活率從一般三至五成,提高為五至七成。

在抽取時也要考量哪一些部位的脂肪品質較佳,還有一次抽出量的多寡才符合安全性。一般抽脂肪的部位,包括腹部、臀部與大腿內側,但是根據研究,大腿脂肪的品質較腹部為佳,一次抽取量有的幾百cc,最多約2000至3000cc,但是最後篩選完成能使用約僅剩下一半,再以注射針筒注入移植區,包括臉部豐太陽穴、豐頰、豐胸或豐臀等;年輕人多選擇豐胸,年紀大的人則會選擇豐太陽穴與臉頰。移植量視治療部位而定,臉部平均每個部位約1至10cc。

注射時要注意不能一次在同一下針區注射大量的脂肪,即使是大部位如臀部,也要採取平均分散的注射概念,主要施打在肌肉上與肌肉下,也就是中層與深層各打一點,如此可以增加存活率。例如豐胸的脂肪移植,是在乳腺下、大胸肌內,或是大胸肌下。至於已經抽過脂肪的部位,不建議再進行第二次抽出,因為有可能該部位已有些許組織纖維化現象,會影響抽出。所有脂肪回填應該一次做完,不宜保留下一次再施打,都會影響活性。

除了變美不會有後顧之憂,皮膚科醫師陳志剛表示,自體脂肪移植的好處,是能使想雕塑修飾身材的人,可以達到一邊瘦身一邊變美的理想,想瘦的地方瘦,想變豐滿的地方變豐滿,就像移山填海一樣, 達成不可能的任務。

眼睛炯炯有神 釘書機雙眼皮術不留疤痕

中時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0/11/11 12:39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想擁有一雙炯炯有神的魅力雙眼,雙眼皮佔了重要地位,不過單眼皮的東方人不在少數,為了也想擁有一對迷人的雙眼皮,馬上會聯想到雙眼皮手術,從傳統縫雙眼皮逐步發展到手術式內開、外開雙眼皮手術,甚至目前進步的日式、韓式釘書機雙眼皮術,都有不同的適應者。過去女性是雙眼皮手術的愛好者,現在則是受到「花美男」風潮影響,不少男性也躍躍欲試。

以手術性割雙眼皮方式為例,因為有傷口,恢復時間長,且容易浮腫,因此有不少人存有疑慮,但是,此手術比較適合年紀較大、上下眼皮或眼輪匝肌有脂肪肥厚現象的人。整形外科專科醫師嚴炯誥表示,雙眼皮手術的效果要自然,而且不能有疤痕,如果想要有一雙大的外雙眼皮,用縫的效果不佳;但為了避免有疤痕,也不能用割的,面臨以上兩難時,不妨考慮日式釘書針書雙眼皮手術。

多年前自日本引進台灣的日式釘書機雙眼皮手術,手術方式不必像韓式釘書針需要使用釘夾,而是採用雙頭彎針縫線,縫線兩頭都有針,針頭的設計分兩段式,前段的角針具有良好穿刺效果,後二分之一則是呈現鐮刀般的扁平狀,兼具穿刺傷口小與切割的作用。無論定位或縫合時,都要靠醫師純熟的經驗與手勢,因為屬於連續性縫合法,所以固定力強且看起來自然。由於只在上眼瞼切縫出鐮刀狀自然的雙眼皮摺痕,而且手術後上眼瞼只有兩個像釘書機的傷口,所以稱之為釘書機雙眼皮手術。

相較於以往縫、割的雙眼皮手術需要花費冗長的手術時間,釘書機雙眼皮手術時間只要半小時,大約是割雙眼皮的1/3、縫雙眼皮的1/2,且不會有瘀血困擾,再加上無傷口、沒有恢復期,比起較割、縫雙眼皮需要一到三個月的時間,的確方便不少。嚴炯誥表示,韓式釘書針法不能處理眼頭問題,但是日式釘書針法卻能順便修飾眼頭。如果碰到眼瞼脂肪較多的人,也就是眼皮看起來泡泡的人,必須搭配其他治療方式,例如眼瞼下垂要先調整好,如果有大小眼,可先做一公分的小切口抽出脂肪,或調整眼肌的長度,再進行日式釘書針法,此方式也可說是客製化型的手術,而且術後如果有些微不滿,也可拆除重做。

雖然日式釘書針法好處不少,但是整形外科醫師李鐵國表示,眼皮下垂太嚴重、嚴重眼皮鬆弛的人,並不適合使用,只能以外開切口雙眼皮手術來處理,矯正眼皮下垂以及贅皮增生等困擾。術後三天內,早午晚都要做冰敷,適時以人工淚液濕潤眼睛,夜間不要喝太多水,避免翌日早上眼睛腫脹。

只測空腹血糖正常 並不能判斷無糖尿病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11/11 17:04 記者黃玿琮/中縣報導


別以為空腹血糖正常就沒有糖尿病!台中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黃怡瓔研究發現,只要任何時間的血糖值超過100 mg/dl,即使空腹血糖正常,也有高達近六成機會罹患糖尿病或前期糖尿病。

台中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黃怡瓔主任這項研究,最近在中華民國糖尿病醫學會發表,顛覆只檢查空腹血糖,來作為判斷有無糖尿病的方式。目前各國研究公認平均有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不知已經罹病。黃怡瓔的研究指出,醫學界慣用只檢查空腹血糖的方式,讓許多人延遲診斷出糖尿病,甚至有延遲7年才診斷出來的個案,這結果等於是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黃怡瓔醫師3年來透過積極篩檢,發現任何時間血糖值大於等於100mg/dl,就進一步檢查葡萄糖耐受及醣化血色素,透過積極篩檢發現,高達59.4%的病患已經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或前期糖尿病卻毫不自覺,研究數值與過去比較高出近一倍。

這項研究,證實「人人都可能是糖尿病候選人。」的說法,對國人而言,糖尿病除了高血糖外,還常伴隨高血脂、高血壓,這三高慢性病合計引發許多併發症,病人需長期服用藥物,這些就占健保藥費前十大用藥的八成三,2009年健保藥費共約1300億,三高病患藥費占了450億,驚人數字背後,隱藏國人預防觀念的不足。

黃怡瓔醫師特別呼籲,糖尿病高危險群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脂、高血壓、體重過重的患者;年紀大於40歲者;或曾有過妊娠糖尿病的婦女,都應早期積極篩檢並早期預防,才能達到全民防治糖尿病的目標。尤其人人皆應自幼年起建立正確飲食觀念及規律運動,並做好體重控制,才能降低日益增加的糖尿病及其帶來的相關眼睛、腎臟、心血管及神經併發症。

不要忽視胸悶 可能是致命冠狀動脈狹窄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0/11/11 12:05


許多民眾或多或少都有胸悶的經驗,台北縣立醫院心臟科表示,有胸悶症狀一定要趕緊就醫,因為有可能是足以致命的冠狀動脈狹窄,也有可能是年輕女性常見的二尖瓣脫垂,醫師建議如果有胸悶現象,尤其又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齡、抽菸或家族史等危險因子的民眾,千萬不要輕忽,要儘速到醫院向心血管專科醫師求助。(李書璇報導)

45歲的鄭女士,因為爬樓梯會喘、還有明顯胸悶症狀,看了好多醫師都找不出病因,直到臺北縣立醫院求診才發現,他左側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竟然高達79%,連忙進行心導管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術後,胸悶症狀完全改善,縣立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識中表示,「心血管照護中心」是新增的急重症醫療服務部門,鄭女士是該中心的首例患者,當初檢驗時發現鄭女士生活規律、不抽菸、沒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而且血壓、血糖、血脂都在正常值範圍內,完全不具備任何心血管危險因子;最後鄭女士的病症終於在心血管攝影下現出原形,陳識中指出,心血管阻塞典型症狀為胸悶、胸痛,而年輕女性如果有胸悶症狀,則也有許多是二尖瓣膜脫垂,因此無論如何,有胸悶症狀都要馬上就醫。

醫師也說,像台北縣立醫院目前提供24小時緊急心導管術式服務,不要讓胸悶最後變成一生的遺憾,還是盡早檢查治療。

亂倒垃圾、烏賊車…檢舉都有賞



時機歹歹,檢舉獎金雖是不錯的收入,但民眾拿獎金也要小心!警方提醒說,民眾蒐證時要做好隱匿及維護自身安全,在沒有警察或公務人員陪同下不宜「強拍」,萬一蒐證時發生衝突要迅速報警,以免獎金還沒拿到,先自付醫藥費。

許多縣民不知道,除了昨天起實施的檢舉違規抓魚有賞,檢舉空氣汙染的烏賊汽機車、亂丟垃圾、違規廣告、違規食品等,通通有賞且行之有年。

苗栗縣環保局表示,97年1月就實施「獎勵民眾檢舉違反廢棄物清理案件」,至今已發出高達767萬5千多元獎金,檢舉人必須用真實姓名檢舉,並提供足以辨識的照片或影帶,獎金也是罰款的一半,但每件檢舉案,最高以5萬元為限。

環保局說,不論是走路、騎車或開車, 只要亂丟垃圾都已涉及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最低罰款是1200元,檢舉成案至少有600元獎金;隨意張貼違規廣告、布條、旗幟等,也能以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告發,罰款額度視情節輕重及犯罪頻率而有不同。

環保局說,從98年1月實施「獎勵民眾檢舉外縣市非法傾倒廢棄物」,適用於檢舉外縣市入侵的廢土、各類廢棄物等,每成案1件的獎勵金高達10萬元,連警方也有5萬元的破案獎金。

蒐證時…先顧個人安危

雖然外縣市廢棄物入侵時有所聞,但這項獎金至今尚未發出一毛錢,據了解,這與檢舉不易有關,因為外縣市不肖業者多是利用月黑風高到苗栗偷倒,不肖業者也多是背景複雜的「有力人士」,不少民眾認為「10萬元獎金還不夠支付醫藥費」,更擔心「有命拿獎金卻沒命花」。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研究:幹細胞促肌肉生長抗老化

AFP    更新日期:2010/11/11 18:05 盧映孜


(法新社華盛頓10日電) 一項於今天刊登的研究顯示,幹細胞注射可以促進老鼠腿部肌肉增長,同時避免伴隨老化而來的典型肌肉耗失(loss of muscle mass)。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發現可能有助治療人類退化性疾病,例如肌肉萎縮症,以及幫助一般民眾至少可預防一些老化的摧殘。

研究表示,科學家從3個月大的健康老鼠腿部取出幹細胞,再將它們注入腿部有暫時性損傷的老鼠腿內,後者腿部被注射氯化鋇,誘發損傷。

這項技術在幾天內修復老鼠的損傷,並讓治療後的肌肉大小倍增。

研究報告撰寫人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Colorado)的歐文(Bradley Olwin)表示,兩年後,他們發現「這項手術永久改變移植細胞,使它們得以抵抗肌肉的老化過程」。

他說:「移植的物質似乎會促使幹細胞高活躍性的自我更新,從本質上接管肌肉細胞的產生。」

但研究小組發現,當移植細胞注入健康老鼠的肌肉內,就沒有這樣的效果。(譯者:中央社盧映孜)

10元指甲油別塗用 含有強烈化學致癌物質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11/11 16:18 記者林呈彥/台北報導


美甲族的女性朋友要注意,指甲油可別貪便宜而使用!坊間夜市裡,經常出現標榜「十元」的攤位上,擺滿堆積如山大大小小瓶裝的指甲油,這上百種顔色有珠光、亞光、閃粉、帶亮片甚至黑暗中會發亮的夜光指甲油,價格竟只十元就可以購買回家,便宜總是沒好貨,在夜市這些超低價指甲油,很可能都是含有劇烈化學致癌物質的黑心貨。

市場上琳琅滿目指甲油,種類顏色多到讓消費者挑花了眼,坊間巷內美甲店是一家家的開,指甲油銷量隨之與日俱增,而面對五顔六色的指甲油該如何選擇,指甲油需要天天塗用嗎,市面上指甲油價格更是相差懸殊,便宜與價高的指甲油究竟孰好孰壞,最簡單辨識法,就是看看指甲油瓶身是否有完整產品標示。

超低價指甲油不會有成份標示,瓶身除印有英文品牌標識外,就再也看不到任何有關生産成份說明字樣,最多在瓶底部貼紙上,印出化妝品公司名稱和指甲油型號,沒有生産批號及保存期限等資料可循,值得一提的是,低價指甲油的化學味很濃,不用把鼻子湊近瓶口就能聞到,反觀各大化妝品牌銷售的指甲油,價格數百元不等,都明確標有中文名稱、生産批號、保質期、生産日期和生産廠家,看上去非常正規,刷毛細緻順滑且有護甲功效,氣味雖有些許化學味,略帶清香味讓人並不會難受。

目前近三成女大生喜歡彩繪指甲習慣,造成指甲光澤消退,那是指甲開始不健康原因,美眉們可以選擇不含甲醛、甲苯及可塑膠劑等有害物質的指甲油,眾多指甲油在塗抹後會有香味飄出,消基會調查發現,指甲油成分複雜,其中的化學物質揮發後含環境荷爾蒙成分,有可能會引發癌症。

近日在網路上出現指甲油和泡沫塑料板實驗,發現不少指甲油能把泡沫塑料板蝕出一個坑,這對美甲族的美眉來說就是個噩耗,為此街頭巷尾的精緻美甲店,悄悄地推出所謂天然植物指甲油,經實驗後發現天然果然比化學要「溫柔」許多。

缺維生素D 孩童胖得快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11/10 00:0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小孩子缺乏維生素D,胖得比較快。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顯示,小孩子體內一旦缺少維生素D,腰圍脂肪囤積速度會加快,體重也容易快速增加。

維生素D主要來源為陽光,只要曬曬太陽,就能補充維生素D。研究人員另指出,腹部累積過多脂肪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心臟病,及其他慢性疾病風險。

研究人員募集四七九名五到十二歲學童,從二○○六年開始持續追蹤三十個月,研究人員在研究開始時測量學童血液中的維生素D濃度,比對三項體脂肪標準,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MI)、腰圍,以及肩胛下肌與三頭肌皮膚皺摺比值。研究結果發現,和體內維生素D濃度較高的孩子相比,維生素D最少的孩子體重增加速度快得多,腹部脂肪囤積速度也較快。

新式CPR只要胸外按壓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0/11/10 04:11


圖.文/張朝煜

2010年美國心臟協會編撰的最新急救準則中,修訂了新的民眾版心肺復甦術(CPR)急救流程。新版「成人CPR」較往昔的技巧更簡易。

在安全環境中,民眾操作CPR的流程口訣,筆者將之簡化成「3C」:Check→Call→CPR、也可以簡稱為「叫叫壓」。

第一個「叫」是對被救者「拍肩叫喚」。若被救者沒有意識反應,立即進行第二個「叫」,是「叫人支援,打電話119」。依照「緊急救護指導員」指導,立即進行第三個「壓」,是對被救者「胸外按壓」。直到救護員到達或病患有反應。

眾所皆知,當心跳停止時,應立即進行CPR,強調的是「沒有正常呼吸」就需被當作是心跳停止般,立即進行CPR。所謂「沒有正常呼吸」,包括「沒有呼吸」與「瀕死狀喟嘆式呼吸(agonal gasps,類似魚離水時,鰓嘴一開一閉狀)」。

研究發現,民眾在面對「喟嘆式呼吸」的病患時,會認為仍有呼吸而未進行CPR,其實這種呼吸型態就是心跳停止的初期表現。因此建議:「緊急救護網指導員」在接獲求救電話時,或在急救教學時,需教導民眾辨識該狀況,並對病患立即進行CPR。

◎新式CPR民眾僅需要「胸外按壓」的技術,步驟是「先定位→再就位→開始壓」。

●先定位:將被救者置於平坦堅實的平面(如地面),施救者跪在病患胸部的一側。按壓定位於病患的胸骨下半部,相對位置是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再就位:施救者將單手掌根置放於該中點,另一隻掌根置於貼胸骨掌根的上方並緊靠之。雙手十指交叉,指尖微微翹起。腕部彎曲約成直角,肘關節打直。施救者上半身在被救者的正上方位置。
●開始壓:施救者上半身上下移動,施救者的重量經由手臂傳導到被救者的胸部而呈現下壓與回彈的情況。按壓與回彈的時間應該相同,呈現節律性移動。

「用力壓,快速壓(push hard ,push fast)」是強調的重點,按壓深度必須超過5公分,速率快於每分鐘100次。每次胸外按壓完成後,必須讓病患胸部完全回彈後,再進行下一次的按壓。

CPR是救人的重要技巧,希望此種簡易的新式CPR方式能夠吸引更多民眾參與訓練。在緊急的時刻,及時利用此項技術而救人一命。
(作者為高雄榮民總醫院急診部醫師)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新式CPR只要胸外按壓

 更新日期:2010/11/10 04:11

圖.文/張朝煜
2010年美國心臟協會編撰的最新急救準則中,修訂了新的民眾版心肺復甦術(CPR)急救流程。新版「成人CPR」較往昔的技巧更簡易。
在安全環境中,民眾操作CPR的流程口訣,筆者將之簡化成「3C」:Check→Call→CPR、也可以簡稱為「叫叫壓」。
第一個「叫」是對被救者「拍肩叫喚」(如圖1)。若被救者沒有意識反應,立即進行第二個「叫」,是「叫人支援,打電話119」(如圖2)。依照「緊急救護指導員」指導,立即進行第三個「壓」,是對被救者「胸外按壓」。直到救護員到達或病患有反應。
眾所皆知,當心跳停止時,應立即進行CPR,強調的是「沒有正常呼吸」就需被當作是心跳停止般,立即進行CPR。所謂「沒有正常呼吸」,包括「沒有呼吸」與「瀕死狀喟嘆式呼吸(agonal gasps,類似魚離水時,鰓嘴一開一閉狀)」。
研究發現,民眾在面對「喟嘆式呼吸」的病患時,會認為仍有呼吸而未進行CPR,其實這種呼吸型態就是心跳停止的初期表現。因此建議:「緊急救護網指導員」在接獲求救電話時,或在急救教學時,需教導民眾辨識該狀況,並對病患立即進行CPR。
◎新式CPR民眾僅需要「胸外按壓」的技術,步驟是「先定位→再就位→開始壓」。
●先定位:將被救者置於平坦堅實的平面(如地面),施救者跪在病患胸部的一側。按壓定位於病患的胸骨下半部,相對位置是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如圖3)
●再就位:施救者將單手掌根置放於該中點,另一隻掌根置於貼胸骨掌根的上方並緊靠之。雙手十指交叉,指尖微微翹起。腕部彎曲約成直角,肘關節打直。施救者上半身在被救者的正上方位置。(如圖4)
●開始壓:施救者上半身上下移動,施救者的重量經由手臂傳導到被救者的胸部而呈現下壓與回彈的情況。按壓與回彈的時間應該相同,呈現節律性移動。
「用力壓,快速壓(push hard ,push fast)」是強調的重點,按壓深度必須超過5公分,速率快於每分鐘100次。每次胸外按壓完成後,必須讓病患胸部完全回彈後,再進行下一次的按壓。
CPR是救人的重要技巧,希望此種簡易的新式CPR方式能夠吸引更多民眾參與訓練。在緊急的時刻,及時利用此項技術而救人一命。
(作者為高雄榮民總醫院急診部醫師)

記憶變差 恐強迫症作祟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11/09 16:37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記憶力變差,可能身心出了問題。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曾冠喬表示,在記憶力門診中曾遇到患者抱怨記憶變差,做過各種評估發現認知能力、身體狀況都很好,進一步追蹤發現,原來是強迫症導致患者重複思考同一件事,忽視日常生活其他事情,因此較容易忘東忘西。

曾冠喬醫師解釋,失智症、精神疾病都會導致記憶力退化,像阿茲海默症、血管性疾病如腦出血、中風造成大腦損傷,或酗酒、缺乏維生素B12、大腦受到創傷等都會讓記憶力受損。精神科疾病包括憂鬱症、焦慮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解離症、慢性精神分裂症等也會造成記憶力變差。

50、60歲以上記憶力突然退化,可能要懷疑罹患失智症,若是年輕人,或許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引起,中、壯年民眾出現記憶力問題則可能是憂鬱症、焦慮症造成。

曾冠喬醫師提醒,一旦發現記憶力在幾天內或一個月內突然急速變差,很可能是大腦出現病變或有潛在精神疾病,一定要盡速就醫診斷、治療。除了急性症狀外,若記憶力變差嚴重影響生活功能,如買東西、記帳等,也要尋求專業治療,生活才能恢復常軌。

酗酒、長期缺乏維生素B12也都會傷害大腦功能,若想保護腦力,飲食一定要均衡,規律運動也有助預防失智。醫師指出,長期慢性壓力會導致記憶力退化,因此面臨壓力時要找尋舒壓之道。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患者更要控制病情,以免大腦、血管受損影響記憶力。

遠離近視 散瞳劑外的其他選擇

更新日期:2010/11/09 13:19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根據統計,台灣學齡兒童近視率約5成,而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顯示,12歲兒童的高度近視比率,有逐年增加趨勢,顯見近視與高度近視都必需加以預防控制,才不致使台灣未來變成高度近視王國。

目前對於近視的成因,並沒有單一理論學說可以完全解釋,但各種學術研究得到的共通點是除了先天的遺傳體質外,後天環境若近距離的視力使用過多、過久,皆可使近視快速加深。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對於高度近視與遺傳性的關連,有一項驚人的大規模的統計發現:其一若雙親其中一位為高度近視,另一位正常,則下一代有10~15%會有高度近視。其二若雙親其中一位為高度近視,另一位為600度以下近視,則下一代有50%會有高度近視。其三若雙親皆為高度近視(600度以上),則下一代幾乎100%會有高度近視。

也就是說,若當父母親有高度近視(600度以上)時,其下一代罹患高度近視比率非常高,至於用眼上若過度使用近距離視力時,則度數往往較同儕更快加深;高度近視的遺傳表現也同時會受後天環境因子所影響,這也說明了大眾普遍存在「在農業社會,高度近視少,文明社會與都市叢林中,高度近視多」的觀念,是不爭的事實。正因高度近視的遺傳特性如此複雜,因此也使得高度近視的研究增添許多複雜性及不確定性。

提到控制近視,目前常見使用散瞳劑(也可稱之為睫狀肌鬆弛劑)由來已久,其理論基礎在於散瞳劑可以將睫狀肌強迫鬆弛,避免睫狀肌過度使用造成假性近視,當然也間接避免眼軸增長形成真性近視,到底臨床上是否真的有效呢?根據台大一份長期的研究追蹤報告中得到證實,散瞳劑畢竟不是萬靈丹,因其同時會使瞳孔散大,所以也衍生出一些問題。

點散瞳劑有一些注意事項,由於會使瞳孔散大,易接觸較多之紫外線,白天陽天強烈時,建議戴具阻擋紫外線的太陽眼鏡或帽子。長時間點散瞳劑,仍有調節力弱化之可能,建議不要點太強的散瞳劑,或當度數穩定時可酌予降低濃度。散瞳時,有時因虹膜阻塞前房房水排出,易使眼壓上升(>20 mmHg),若原本眼壓已偏高(具青光眼傾向),則不建議使用。此外,少數患者對散瞳劑會產生過敏反應,應加以留意。

除了點散瞳劑外,目前還有另外一種選擇,那就是配戴角膜塑型片,自1937年第一副硬式隱形眼鏡問世以來,便開啟了硬式隱形眼鏡多采多姿的新時代,陳逸川表示,角膜塑型鏡片便是一種特殊設計之硬式隱形眼鏡,角膜塑型術原文Orthokeratology,又簡稱為Ortho-k,即有角膜矯正成正常之意。1970年角膜塑型術在美國蓬勃發展,利用reverse geometry(逆幾何)原理,可精細地設計出角膜塑型鏡片,來改變角膜弧度進而降低近視及散光的度數。

配戴角膜塑型鏡片初期僅能降低約100~300度,到了1990年代,由於高透氧性硬式隱形眼鏡材質的發明,以及更精密的電腦磨片技術的使用,始得第三代雙重逆幾何鏡片得以同時擁有基弧(Basal curve)、反轉弧(Reverse curve)、平行弧(Alignment curve)及邊弧(Peripheral curve)等四個弧度於一身,可以更快速地降低更多度數。

角膜塑型鏡片與點散瞳劑的原理不同,而是一種特殊設計的硬式隱形眼鏡,內有同心圓之環形設計,利用睡眠中戴在角膜上,可將角膜壓平,避免其往高度近視方面作變形,除了控制度數外更可在白天不用戴任何眼鏡,也保有一整天好視力,不會有因點散瞳劑造成看近吃力、畏光模糊的缺點。

角膜塑型術治療尤須注意的是鏡片的清潔問題,就如同其他種類之隱形眼鏡一般,最怕角膜感染,故必須每天清潔鏡片,特別的是因為角膜塑型鏡片內面有4弧甚或5弧的設計,因此清洗時必須以手指指腹作同心圓方式搓洗,必要時甚至可以利用棉棒,將溝漕內異物清除乾淨。若有眼睛不適產生時,最好先停戴,儘快回原驗配醫師做檢查,且最好同時帶著角膜塑型鏡片供醫師檢查,是否因鏡片破損或清潔不當而造成。

塑型與點散瞳劑,何者較優?其實二種治療方式都是臨床上證實有效的方法,並沒有非那個不可,只是有些個案可能因點散瞳劑畏光無法適應,或眼壓較高,有青光眼傾向,又或者即使點高濃度之長效散瞳劑,度數依舊往上升,此時角膜塑型就是較好的選擇。近視控制的重點不僅是在戴不戴眼鏡的問題而已,而是近視越深或越接近高度近視(600度以上)時,則眼球的視網膜則比一般人更易退化,或產生黃斑部病變,甚至因視網膜破洞造成視網膜剝離,所造成社會成本加重的問題,國人不可不慎。

天冷愛睏 午睡睡不好有解!?

消費新知 更新日期:2010/11/09 09:35


氣溫逐漸下降,對許多人來說,每天早上要離開心愛的暖被,是件痛苦的行為。一個早上把該做的事情都處理妥後,就可以開始享受午睡時間,但外面不比家裡,不但沒有舒適的大床,也沒有溫軟的枕頭,大多數人會選擇用桌子的一塊空間,以手就枕並捲曲身子的睡起午覺。往往一覺起來會出現視線模糊,及手臂痠麻的現象,更有人會有肩頸痠麻及腰部疼痛的症狀,引發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出自於午睡姿勢的不良。

復健科醫師表示,適當的午睡可以恢復精神與增進效率,但吃完午飯之後別馬上睡,時間約半小時即可。如果所在環境不方便躺著睡,可以選購協助矯正午睡姿勢的枕頭,將這種「午睡矯正枕」(http://naturesleep.cashin.com.tw)調整至適宜的高度與傾斜度後,可保持人體的頸、肩、脊椎維持在正確的角度與姿勢,避免趴桌睡後,所造成的不適感,以及眼球與手臂互相壓迫所造成的痠麻疼痛感。

趴桌睡覺會使眼球受到壓迫,最明顯的症狀就是睡醒後視力會出現短暫的模糊。如果長時間壓迫,會讓眼壓升高,導致眼球脹大、眼軸增長,進而形成深度近視,更會增加青光眼的機率。另一方面,趴桌睡覺壓迫著手臂和臉部,脊椎同時也呈現不正常的彎曲,這些都會影響到血液循環與神經傳導,而產生發麻與酸痛感,嚴重的話,恐會引起神經麻痹甚至中風。午睡雖然看似一件平常小事,但如沒好好注意,也會有造成嚴重健康問題的可能。

2010年11月9日 星期二

吃紅肉的男人較溫順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0/11/09 14:35


加拿大研究人員說,男人吃紅肉會讓他們有溫暖的感覺,心情也會比較平靜。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心理系教授卡陳諾夫說,他們希望知道人類與生俱來的一些心理狀況。給接受測試八十二名男性看過一組圖片以後發現,男性看烹調過的牛排或是羊排以後,比較不會想攻擊別人。

卡陳諾夫說,很多運動教練會在運動員比賽以前給選手吃紅肉,希望讓選手有旺盛的攻擊欲。顯然他們的算盤打錯了。

卡陳諾夫解釋,男人看到紅肉會情緒穩定的原因得從遠古時代說起。他說,在漁獵時代,男性外出打獵。打到獵物,回到家裡跟家人、親友一起享用的時候是他們最輕鬆、最滿足的時刻。因此,直到今天男人只要看到大塊的肉就會想起遠古跟家人共享大餐的時刻,心情會特別放鬆,特別不想攻擊別人。

秋冬上妝不易 敏感性肌膚大鬧「肌」荒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11/09 06:14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據美容雜誌調查,敏感性膚質的問題,除了生活環境因素的影響,平常使用的化妝品與保養品,如有化學成分,多多少少也會刺激到肌膚,而造成皮膚敏感症狀。每當秋冬季節,乾燥的肌膚會導致上妝不易、卸妝後肌膚乾癢的現象。這樣的症狀,每年都在困擾著台灣約70%的女性。

不過,當敏感症狀出現時,如果此時再使用含有化學成分的保養品調理肌膚,反而容易造成發癢或紅腫的現象。因此保養專家建議消費者在挑選產品時,盡量要了解內容成分物,或是選擇天然有機成分的產品,以避免過敏症狀出現。

傳統人們所習慣使用的天然保養法,大多是從植物中萃取出的,使用上雖然不方便也較花時間,但卻不會刺激肌膚。像是在西方被稱為聖母百合的水蓮花,其提煉出的精萃所做出的「水蓮花保養品」,不但能幫助肌膚對抗外來因素所造成的侵害,其溫和、舒緩、鎮靜的特色更是早晚修復的完美助力,不但清爽,更能舒靜紅腫狀況,並比一般抗敏成分多出了5倍的功效,也是近年來許多歐美女性所選擇關注的焦點。

皮膚科主任表示,台灣有敏感性肌膚問題的女性,除了個人體質所產生的異位性皮膚炎,其他敏感症狀大多是由後天環境所造成,現代化社會所造成的空氣汙染,加上長期上妝,不當的清潔步驟,以及長期使用化學成分保養品,更易讓敏感肌膚日漸惡化。醫師建議,與其花大錢購買保養產品使用,不如選對保養品並簡化保養程序,才能更有效地保有健康的肌膚。

水這樣喝可以治病

一個震驚世界的醫學發現 —
水這樣喝可以治病
水是最好的藥
(美)F. 巴特曼博士
F BATMANGHELID
簡化版前言
你知道僅僅用水就可以治癒許多慢性疾病嗎?
我們對身體外面的水瞭解得很多,但對身體內的水卻知之甚少。如果我們瞭解了水在身體內的具體運行情況,我們就會恍然大悟,許多疾病的病因僅僅是身體缺水。
本文作者 F·巴特曼博士是亞力山大·佛萊明 -- 盤尼西林發現者和諾貝爾獎得主的學生,他將畢生精力致力於研究水的治療作用。他不用藥,僅用水,就治癒了3000多名患者。本書總結了作者幾十年的研究成果。他發現水可以治療:
l  心臟病和中風,因為水能稀釋血液,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阻塞;
l  骨質疏鬆症,因為水能使成長過程中的骨骼變得更加堅固;
l  白血病和淋巴瘤,因為水能夠將氧輸送進細胞,而癌細胞具有厭氧的特徵;
l  高血壓,因為水是最好的天然利尿劑
l  糖尿病,因為水能夠增加身體內色氨酸的含量;  
l  失眠,因為水能夠產生天然的睡眠調節物質——褪黑激素
l  抑鬱症,因為水能使身體以天然的方式增加血清素的供應
本書還詳細介紹了如何喝水方法:喝水,不是喝茶、一天喝2~3升的水、分多次喝、不是等到口渴時喝水、喝水時要加點鹽、儘量喝自來水,而不是碳酸飲料和咖啡。
《水是最好的藥》和《水這樣喝能治病》已被翻譯成16種語言,暢銷全球,到幾百家電視臺演講,本書僅在美國就已印了35次。他難怪有人將這本書與《聖經》相提並論。
為了讓普通人,特別是需要從本書獲得解除自己慢性病痛的老年人能理解,作者簡化了原著,由32萬字簡化為2.3萬字,不去深究哪些深奧理論和生僻的醫學術語,只是側重其運用方法和效果。
這是另類醫學理論,是與現代的醫療學說是離經叛道的,我沒有本事判斷其中有多少正確,多少謬誤,哪些是有意誇大?但本書提出的問題關係著你的健康,甚至生命。而且,我國當前的醫與藥都以贏利為導向的現實裏,現有的醫療與醫藥體系中的既得利益者是否可能有意無意掩蓋了某些真理? 作者單用水就可以治療許多困擾我們老年人的慢性病,又不花錢,是否值得我們讀一讀,想一想和一試呢!
                             老黃 2007-10
1   新的醫學理念
1,前言
現代人,包括大多數的醫生不明白水在人體中的作用有多麼重要。藥物可以緩解病情,卻治不好人體的衰老性疾病。
同時,人們很少去思考如下問題:
l  水進入身體後是怎樣運行的?
l  水在身體內究竟起著怎樣至關重要的作用?
l  身體缺水還有沒有其他的信號和表徵?
    如果我們瞭解了水在身體內的具體運行情況,我們就會恍然大悟,許許多多疾病的病因僅僅是身體缺水。身體缺水造成了水代謝功能紊亂,生理紊亂最終又導致了諸多疾病的產生;而治療這些疾病的方法簡單得令你難以置信,那就是:喝足夠多的水。
2,水是生命之源
人之所以能在陸地上成長,也是因為身體內有一整套完善的儲水系統。這個系統在人體內儲備了大量的水,約占體重的75%。正因如此,人才能在短時間內適應暫時的缺水。同時,人體內還有一個乾旱管理機制:在人體缺水時,嚴格分配體內儲備的水,並讓最重要的器官先得到足量的水以及由水輸送的養分。水的分配中,大腦處於絕對優先的地位。
大腦占人體重量的150,卻接收了全部血液迴圈的18%一20%,水的比例也與之相同。身體缺水時,乾旱管理機制首先要保證重要器官,於是,別的器官的水分就會不足。這時,它們就會發出報警信號,表明某個局部缺水。
作者從醫多年,經常碰到這種情況:明明是身體缺水發出的信號,急需補充水,但人們卻用化學藥品對付這些缺水信號。更不幸的是,這個錯誤還會持續,身體的病狀逐漸發展,脫水症越來越複雜,用藥越來越多,直到有一天病人死了。這時,誰都說不清他究竟是病死的還是渴死的。
這是新的認知模式和新的科學理念,當然要挑戰現代醫學,得到廣泛認同不容易!
3,離經叛道的新理念
人體是由25%的幹物質(溶質)75%的水(溶劑)構成的。
今天的科學認為,人體是裝滿了各種不同性質的固體物質,水只不過是無足輕重的填充材料運輸工具。而且,只有溶質(也就是溶於血液的物質,或血液攜帶的物質和血液中的血清)才能調節人體的各種活動,調節人體對水分(溶劑)的吸納。這樣的錯誤認識使得醫學研究時全都盯著一個方向:找到致病的特殊物質、先用化驗來查找病因,再尋找化學品中和或改變這些“溶質”。須知,除了用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外,所有治療方法都是為了減輕患者的症狀,都是治標不治本。
有關人體的科學新理念和新思維能使普通人成為自己的保健醫生。溶劑,即水,有調節體內功能的作用,還能調節溶解於其中的溶質(固體物質)。人體內的水代謝一旦紊亂(溶劑紊亂),就會發出各種信號,表明系統功能出了問題,水的供給與分配出了問題。
人體大約由75%的水和25%的固體物質構成。據說大腦組織的85%都是水,而且,大腦對脫水或水分不足的狀態極為敏感。大腦總是浸泡在含有鹽分的腦脊髓液體中。身體裏的水被視為溶劑,水中溶解的固體物質被稱為溶質。
作者曾對3000多名消化道潰瘍患者做過臨床觀察,只用水治病,就能治癒。
身體缺水的惟一補救辦法就是供水,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本書各章節都引用了一些例證,以便讓心存疑慮者明白:水是天然的保健良藥,能夠解決多種健康問題。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現。
特別是,進入成年後,渴的感覺會逐漸衰退,我們的身體內的水分會越來越少。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細胞的含水量也會逐漸減少,細胞內的含水量與細胞外含水量之比從11減少至大約0.81,也就說是進入老齡後,每十年身體內喪失3升以上的水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我們飲水是為了滿足細胞的功能需求,飲水量的減少會影響細胞的活力。結果,慢性脫水就會引發一系列症狀。如果不明白這些症狀是人體脫水發出的緊急信號,就會把它們誤認為是別的疾病。直到今天,人們還是沒有弄明白這個問題,把身體對水的渴求誤認為是別的疾病,用化學藥物來治療。
4,這是一個偶然的發現
    1979年,作者作為伊斯蘭教革命運動的政治犯關押在伊朗的艾威恩監獄。有一天深夜裏他發現了一個神奇的事實:只需要兩杯水,就可以解除因胃潰瘍引起的劇烈腹痛。
   在監獄15個月時間內,他已經治癒了數百名囚犯,在隨後的兩年半時間裏,使用自來水成功又治癒了3000多個因各種壓力導致的胃潰瘍病例。這時,作者清醒地意識到,這些人實際上只是於渴而已,病人脫水的信號是通過身體的疼痛表現出來的。
在度過了2年零7個月的監獄生活和後來的日子裏,作者對於水在生理機能方面的作用,以及水與許多疾病的關係,形成了更多的認識,並發表在各種醫學雜誌中。


2  水是最好的藥之基礎
l  身體水份調節與乾渴管理機制的重要特徵之一,使身體機能受到嚴密的監控。任何器官獲得的水分份額,都不會超過它自身的需要。器官獲得水分的多少,取決於其運行功能和特性。和其他所有的系統相比,大腦具有絕對的獲取水分優先權。
l  人們都會對乾渴和饑餓做出反應,以為二者都是饑餓導致的。但是人們總是吃固體東西,只有身體需要消化過剩的食物,導致乾渴的感覺逐漸佔據上風時,才會喝些水。在這種情況下,身體的缺水過程,可能會進入一種持續發展的階段,以致會以一個適應機制逐漸形成和鞏固下來。這一過程,將會破壞乾渴管理機制,致使身體無法通過有效的乾渴感覺表達對水的需求。也就是說,如果你喝的水越多,你的口渴感就會越敏銳,你喝的水越少,你的口渴感就越遲鈍。
l  茶、咖啡、葡萄酒和飲料不能代替身體所需的天然水。因為,這些飲料固然含有水分,但也含有脫水因數,特別是咖啡因和酒類。這些物質不僅會清除溶解它們的水分,還會清除身體額外的水分。當你喝咖啡、茶或啤酒時,身體消耗的水分,總是多於這些飲料含有的水分。假如你喝完飲料後測量一下尿液,你就會發現你排出的尿超過飲料的量。
l  人體處於脫水狀態時,它就會將當前所剩的水分重新分配。在人體內部,某些區域水分供應不足,就會發出警報。當乾渴管理機制發生作用時,人體僅存的水分將會得到調配,並在需要時使用,這會使人體的整體運行機制發生改變 — 開始生病。
l  如人體長期脫水,會導致依賴水分的機體功能暫時關閉或休眠,因為身體需要將所剩不多的水分儲存起來,以便度過困難期。進而身體脫水的程度越來越嚴重,某些器官和功能的承受力就會達到極限。這時,身體最活躍的組織和器官,將首先發出特定的信號,並且通知我們:身體已經進入嚴重缺水狀態 — 慢性病出現
l  當身體的乾渴管理機制發出一系列危機信號時,意味著身體某個區域處於乾渴狀態,此時,只要增加水分供應,就可以緩解不利局面。但實際上,我們從醫生哪里獲得的往往是大量的化學藥物。因為絕大多數的醫生並不瞭解脫水的症狀,不清楚水在身體裏的重要性,只能用藥物而不是水來解決這些症狀,最終的結果是:制藥企業越來越富有,病人卻沒有得到治療,醫生面對身體出現的各種慢性病束手無策。
l  藥物治療只能暫時消除身體缺水的各種危機信號對人體細胞(包括基因細胞)卻有害無益長期脫水,會使身體機能的活躍性和有效性徹底喪失,即便是藥物也不能起到任何作用,這種可怕的情形,還將傳遞到下一代身上。如果一種疾病的根源是脫水,人體的感應機制就會遭到破壞,在下一代人的體內就難以形成對抗缺水狀態的內在機制。特別是哮喘症、過敏症、胃灼熱等疾病,都可通過補水來進行預防,並且只有這樣,在我們自己以及下一代人的身上,某些疾病才不會產生。
l  蛋白質和酶這兩種物質,在低粘稠度的溶劑裏效率更高。只有周圍的水分充足,它們才能夠高速擴散和運轉。如果溶劑因細胞內缺水而產生高粘稠度,那麼,蛋白質和酶在細胞內部的運轉效率就會迅速降低。
l  老年人身體水分不足的問題十分突出,他們每10年身體的水分平均喪失3.5~6升,這是一種巨大的損失。而且,依賴口渴的感覺會引起長時間脫水,主要是引起細胞內部脫水,結果導致生產神經傳遞素的“工廠”體內的氨基酸大量喪失。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細胞內的水分含量,將逐漸少於細胞外的水分含量,細胞內部的水分逐漸流失,將導致水滲透平衡被完全打破,細胞的吸水性能和儲水性能將會逐步喪失,這就是開始乾癟!
假如老年人體內的水分充足,將會有一個潛在的好處:它能提高成蛋白質和酶的活性,由於蛋白質和酶受所處自由水環境的影響,這意味著體內擁有充足的水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預防早衰和所有感觀系統的過早退化。
l  僅僅依賴乾渴的感覺做出判斷,等到口渴才開始喝水,只會帶來嚴重的後果。等待口渴,意味著忍受疼痛和提前死亡。
水在身體中的作用
1.身體出現局部缺水,首先會抑制身體的某些功能,並最終使之徹底喪失。
2.水是能量的主要來源,它是身體的“流動資金”。
3.水在身體所有細胞內部產生電力和磁力,它提供了生存所需的能量。
4.水是細胞結構的建築粘合劑。
5.水可以防止基因遭破壞,並使基因修復機制更加有效。
6.水可以大幅度提高骨髓免疫系統的效率,所以水也可以提高防癌的效率。
7.水是所有食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溶劑。
8.水可有助於食物分解成細小的顆粒,促使它們消化、吸收和新陳代謝。
9.水可以提高身體吸收食物核心物質的效率。
10.水可以運輸身體內所有物質。
11.在血液、紅細胞和肺部收集氧氣的過程中,水可以提高效率。
12.當水到達一個細胞時,它可以為細胞輸送氧氣,並把細胞產生的廢氣交由肺處理。
13.水可以清除身體各部分產生的有毒廢物,並把它們交由肝和腎處理。
14.水是關節空隙的主要潤滑劑,它有助於防止關節炎和背部疼痛。
15.水可以使椎間盤成為“防震氣墊”。
16.水是最好的傾瀉劑,可以防止便秘的產生。
17.水有助於減少心臟病和中風發生的幾率。
18.水可以預防心臟和大腦的血管阻塞。
19.水對身體的冷卻(排汗)系統和加熱(產生電能)系統至關重要。
20.水為大腦行使正常功能(尤其是大腦的思考功能)提供活力和電量。
21.水是提高所有神經傳遞素(包括血液中的血清素)生產效率的關鍵物質。
22.水是大腦產生所有荷爾蒙(包括褪黑激素)的必需物質。
23.水有助於預防注意力缺乏症。
24.水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擴大注意力的範圍。
25.和所有飲料相比,水是最好的飲料,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
26.水有助於減少壓力、焦慮和抑鬱。
27.水可以改善並恢復正常的睡眠習慣。
28.水有助於減少疲勞,為我們提供能量,使我們更加富有朝氣。
29.水可以使皮膚變得更加光滑,並可延緩衰老。
30.水可以使眼睛更有神采。
31.水有助於防止青光眼。
32.水可以使骨髓的造血機制恢復正常,並有助於防止白血病和淋巴瘤。
33.水可以大幅度提高身體的免疫功能,以對抗感染和癌細胞的產生。
34.水可以稀釋血液,防止血液凝固。
35.水可以減少經期前疼痛以及潮熱。
36.水和心跳機能可以產生稀釋物和水流,防治血管形成廢棄物沉積現象。
37.在脫水過程中,身體不會儲存任何剩餘水分,這也是你必須每天及時飲水的原因。
38.脫水會減少性荷爾蒙的產生,這是性無能以及性冷淡的主要原因之一。
39.飲水可以將乾渴感和饑餓感劃分開來。
40.水是減肥最好的手段,因為有時你感覺饑餓時,其實是渴水,喝水可以防止多食。
41.水可以清理由於脫水造成在關節、腎臟、肝、大腦、皮膚等組織空隙中有毒物質。
42.水可以減少懷孕期間的晨吐現象。
43.水可以使大腦和身體的功能協調一致,提高我們識別以及實現目標的能力。
44.水有助於防記憶老化,有助於減少老年癡呆症、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綜合症。
45.水可以逆轉癮症——包括對咖啡因、酒精及某些毒品的上癮。



4  身體缺水就會生病
A,序言
脫水,會使生命體的內外結構發生改變,人和水果一樣,水果脫水會變成果子幹。
    人體細胞數目達100萬億之多。在身體缺水最嚴重的部位的細胞開始變皺,其內在機能也會受到影響。身體任何部位缺水,都會通過不同的信號反映出來。到目前為止,身體脫水的信號,並沒有得到充分的認識,它們往往被視為原因不明的疾病
    作者認為,有三種不同的感覺系統來反映局部或全面的缺水症狀。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症狀只要合理補充水份完全可以逆轉,而不會使身體受到更多的傷害。
一、最常見的“感覺”:勞累,激動,惱火,焦慮,沮喪,壓抑,睡眠不足,頭昏腦脹,……。
二、第二類反映身體脫水的症狀,是身體乾渴管理機制涉及的相關脫水症狀。前五種症狀,我們只要對身體的生理機制進行調整,它們很容易得到修復。第六種症狀是由一系列不良反應構成的,我們將其定義為自身免疫性疾病,不過,它們也應被視為身體內部自我摧殘的結果。換言之,身體長時期脫水會使身體的組織系統受到破壞。
    1.哮喘症:   
    2.過敏症:
    3.高血壓:
    4.便秘:
    5.Ⅱ型糖尿病:
    6.自身免疫性疾病。
三、更強烈的“危機信號
    以細胞內部酸性物質的數量和活動狀況為基礎出現下列病痛,都是身體長期脫水、基因遭到潛在破壞的早期信號:
    1.胃灼熱:
    2.胃痛;
    3.心絞痛:
    4.背痛;
    5.風濕性關節痛,包括類風濕性脊椎炎;
    6.偏頭痛:
    7.結腸痛:
    8.纖維肌痛:
    9.貪食症;   
    10.懷孕期的晨吐現象。



缺水病症的進一步說明
1, 哮喘和過敏
  什麼是哮喘症?大致說來,它是支氣管發炎和痙攣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症狀是呼吸急促,有時甚至會使人窒息。作者認為,哮喘症和過敏症是身體需要水的一種“危機信號”,證明人體處於脫水狀態,預示著身體正在持續退化,直至脫水引發的其他症狀逐一出現,最終可能導致人過早死亡
    鹽是天然的抗組胺藥物。過敏症患者應當增加鹽的攝人量,它可以防止組胺的過度生成
    肺需要水來保持氣流通道的濕潤,防止空氣的出人造成通道乾燥。在脫水狀態下,粘液的分泌可以使空氣通道保持濕潤。在哮喘病初期,粘液可以保護肺部組織。到了一定程度,分泌的粘液會越來越多,滯留並阻塞正常的空氣通道。鈉是天然的粘液化解者,通常,的正常分泌就是為了使粘液容易咳出。這就是為什麼吐出的痰是鹹的。
如果你患有過敏症和哮喘症,那你必須從現在開始,堅持長期飲水。應該停止攝取咖啡因和酒精,直到身體恢復正常。那些心臟和腎臟功能正常的人,在每餐前一個半鐘頭左右,應該喝兩杯水,而在飯後,要喝兩杯半水。在增加水量的同時,也需要增加鹽的攝取量,以彌補尿液增加導致鹽分缺失。
但是,飲水不要過量,不要以為幾天功夫就可以消除幾個月甚至幾年的病症。你需要保持正常的飲水量,300毫升水杯,喝68——經過較長時間後身體才能獲得足夠的水。
2高血壓
    在心臟舒張和收縮的雙重作用下,促使血液在心血管系統內流經身體各處的壓力,稱為血壓。在正常情況下,正常的血壓範圍(心臟收縮血壓/心臟舒張血壓)906013090之間。這兩組數字的意義非同尋常,它意味著靜脈內血液產生新的流動過程以後,可以防止血液較重的成分在血液停滯區域出現沉積現象。它也意味著可使某些純淨的血清從毛細血管小孔泵射出來,進入腎臟的過濾區域,使血液得到淨化。心臟舒張產生的血壓的作用之一,在於身體所有血管都可被填滿,保證血管不會出現乾枯跡象。
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是身體因為水量不足而進行自我調整的結果。
血管的一大主要功能是適應血液含量周而復始的波動,並為身體組織提供需要的養分。血管壁上有許多小孔或腔體,它們時而張開,時而閉合,以適應內部的血液含量。當身體的水分流失時,即當身體攝取的水分不足時,66%的水分都是從某些細胞內部損失的,26%的流失發生在細胞外部的液體環境中,只有8%發生在血液迴圈的過程中。為了適應8%的水分流失,循環系統會自動收縮,起初,週邊的毛細血管開始閉合,最終,更大的血管將血管壁繃緊,以此保證血管內部充滿血液。血管壁的繃緊使靜脈血壓明顯增加,這被稱為高血壓。
   當飲水量不能滿足身體的需求時,一部分細胞會脫水,讓水分進入血液循環系統。不活躍部位的毛細血管會首先關閉。如果所有毛細血管都打開,身體就無法保持平衡。水量不足,要麼從體外補充,要麼從體內其他部位攫取!
    診斷高血壓時還有一個檢測問題。血壓與焦慮有關,一個人在體檢時若擔心查出高血壓而感到焦慮,血壓就會受到影響。
    水就是最好的天然利尿劑。只要高血壓患者排尿充分,就應該增加飲水量,不需要什麼利尿劑。如果長期的高血壓脫水症已經引發了心臟病綜合症,就得逐漸增加飲水量,以免病人體內積水過多,排不出去。
    在這些病人身上,鈉的保存機制是必不可少的。飲水量逐漸增加後,排尿量也會相應增加,水腫液(腫脹),即充滿有毒物質的水腫會被沖洗出去,心臟就能康復。
l   鹽和高血壓
    科學雜誌最近發表的幾篇論文,對這樣一種觀點提出了質疑:鹽對那些高血壓患者是有害的。但是,觀察發現,每天攝取充足的鉀、鈣、鎂和鹽不僅不會使血壓上升,而且實際上會使血壓下降。因為,人體細胞內部和外部的水量,需要處於平衡狀態。記住,鹽可以調節細胞外部的水分含量,鉀、鎂和鈣這些礦物質可以平衡細胞內部的水量。
    要避免原發性高血壓,你每天需要喝足夠量的水,這樣,尿液的顏色就會變淡。在你的飲食中,應該包含3~4的鹽,1左右的鈣,400800毫克的鎂,以及20004000毫克的鉀。對於鉀,我們更容易從某些鉀元素含量較高的食物中獲取,比如葡萄乾、馬鈴薯、梨、豌豆以及其他豆類食品、番茄、花椰菜、香蕉、麵包、橘子、葡萄、牛奶、雞蛋和乾酪,但水果中鉀元素含量更高。
    如果你不吃海藻、麥麩、麥芽、杏仁等鎂含量較高的乾果,也不吃綠色蔬菜,那麼,你每天應該攝取鎂元素較多的保健品。至於鈣,你可以通過進食下列物品,滿足身體的需要,它們是:海藻、乾酪、芝麻、豆腐、糖蜜、扁豆等豆類植物、無花果、杏仁、白菜葉、豆瓣菜、芹菜、優酪乳、小蝦、花椰菜、牛奶、橄欖。那些需要減肥或者無法做到膳食平衡的人,應該通過服用其他營養物,攝取這些礦物質。
    碘是液體在體內發揮均衡調節作用的重要元素,它是甲狀腺產生甲狀腺素(甲狀腺的主要荷爾蒙)的關鍵成分,而且似乎正是甲狀腺素這種元素,才能促使細胞產生活性蛋白質,而後者可以調節細胞內部和外部的鈉元素、鉀元素和其他礦物質的平衡,並在此過程中產生能量。隨著鈉和鉀在細胞膜周圍的活動,水可以通過運動來平衡細胞內部和外部的滲透壓力,其他運送礦物質的泵送過程,也會按部就班地調節細胞內部鎂、鉀和鈣的含量。
    在鹽被加入碘之前,許多人因為碘元素缺乏,導致甲狀腺腫大。碘元素缺乏引起的主要併發症是黏液腺瘤,其他主要症狀是皮膚乾燥、頭髮脫落、記憶力降低、容易疲勞、昏昏欲睡以及肌肉組織的功能衰退,因此,碘對於健康和體液的平衡極為重要。
    不過,作者還是要給你一個忠告:碘的攝取量不要過度,不然可能導致其他問題。
l   高血膽固醇
    高血膽固醇意味著細胞的防禦機制開始發揮作用,它在抵制血液的滲透力,這種力量能把水吸到細胞膜以外。膽固醇是一種天然的土塊,它們被填人細胞膜之間的縫隙後,水就無法穿過細胞壁。大量製造膽固醇,並讓它們沉積在細胞膜中,是一個身體自然的防禦過程,目的是保護活細胞免受脫水的威脅。
膽固醇是不可或缺的物質。膽固醇太多意味著身體缺水
    如果我們認識到,在食物消化過程中,水是最重要的成分,這場戰役就打贏了一大半。只要吃飯前給身體補充必要的水,我們肯定能打贏抗擊膽固醇形成的戰役
    日常飲水量必須經過較長時間的調整,細胞的水分才會充足。隨著缺水狀態的改善,身體漸漸不再需要這個防禦系統,膽固醇的產量就會隨之降低。實驗證明,步行一小時可以啟動對荷爾蒙敏感的、消耗脂肪的酶。酶能持續活躍12小時。隨著血液中膽固醇的減少,步行啟動了消耗脂肪的酶,沉積的膽固醇就會分解,血液才有可能通過被阻斷的動脈血管。所以,每天步行兩次,每次間隔12小時,這有助於清除動脈血管中過量的脂肪沉積物。
大家都知道,很多疾病與血液迴圈中的高膽同醇有關。膽固醇的正常值一直在下降,現在人們認為200毫克/每百立方釐米血液)才屬正常。作者認為正常範圍應在100—150之間。作者自己的膽固醇水準最初是89左右,從來沒有超過130。為什麼呢?因為多少年來,作者每天早晨都要喝兩三杯水。1991328日的《英格蘭醫學學學報》發表了一篇報告,後面附了一篇社論。那篇報導說,一個88歲的老翁每天吃25個雞蛋,膽固醇卻很正常。這說明,吃進去的膽固醇恐怕與血液中的高膽固醇並沒有多少關係
    膽固醇過量是脫水症引起的。許多疾病是脫水症引起的,而不是血液迴圈中的膽固醇引起的所以,我們應該關注日常飲水量,而不是每天吃什麼東西,這才是謹慎、明智的做法。只要酶的活動正常,什麼食物都可以消化,包括含有膽固醇的食物。
    如果增加飲水量後膽固醇降了下來,但後來出現了反彈,那就要檢查一下你的身體是否缺鹽
l   超重
   為什麼30%的美國人超重?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缺水,也不知道液體有什麼區別
有能量,大腦的中央控制系統才能工作,它可以識別能量的多少。能量少,人就產生缺水感和饑餓感。人體調動儲備於脂肪的能量時,需要釋放荷爾蒙。於是,缺水感和饑餓感同時產生了,這是大腦有需求的表像。我們識別不出缺水感,把兩種信號混淆在一起,全都視為進食需求。身體需要水,我們卻在進食。那些減肥的人進食前飲水,把兩種感覺分開了。他們沒有為滿足身體對水的需求而過量進食。
l   蘇打飲料會導致體重的增長
    多年來,在美國一直只喝蘇打飲料,千方百計要減肥,但體重卻只增不減。
    人們有這樣的看法,是因為飲料裏含有水,於是便認為它能滿足身體的需求。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咖啡因是多數蘇打飲料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種藥物,能使人上癮,因為它直接作用於大腦。咖啡因還作用于腎臟,增加尿液的產量。咖啡因有利尿特徵。從生理學上看,咖啡因是一種脫水劑。因此,許多人每天喝許多罐蘇打飲料,依然滿足不了自身對水的需要。水不會長期駐留在身體裏。與此同時,很多人有誤會。他們覺得既然喝了蘇打飲料,就等於喝了足夠的,他們誤以為餓了,吃下超出身體需要的食物。人們渾然不覺含咖啡因的蘇打飲料能引起脫水症,混淆了缺水感和饑餓感,於是就超量飲食,隨著時間遷延,體重就逐漸增加。
    大腦對甜食的反射是比較重要的,行話叫顱腦反應。顱腦反應讓新陳代謝朝有利於營養儲備的方向發展,用於轉化的燃料減少了,胃口增加了。
    如果糖的確能夠激起反應,進人體內的糖就會影響肝臟的調節功能。但是,如果隨甜味而來的不是營養物,人就會產生吃東西的衝動。沒有熱量的甜味越刺激巴特曼味蕾,吃東西的欲望就越強烈——結果就是飲食過度。
3,糖尿病
    糖尿病有兩種基本類型。一種需要用胰島素治療,因為胰臟再也不能製造出胰島素來。這類糖尿病叫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另一種糖尿病需要化學藥物治療,讓胰臟逐漸釋放出胰島素,以便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這種糖尿病叫非胰島素依賴型的糖尿病,因胰臟仍然能夠製造胰島素。
    糖尿病可能是大腦缺水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大腦的神經傳遞素系統,尤其是血清素系統會受到影響。當身體缺水時,大腦自身的特性將自動封堵葡萄糖的出口,這樣,它就能夠保留住必需的葡萄糖。身體長期脫水時,大腦不得不更多地依靠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它不僅需要更多的葡萄糖提供能量,而且還需要葡萄糖代謝作用轉化成水分。在大腦經受壓力的情況下,85%的能量完全是由糖提供的,這也是承受壓力的人喜歡吃甜品的原因。儘管其他細胞都需要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從細胞壁中獲取葡萄糖,但大腦並不依賴胰島素。
    當胰島素的分泌受到抑制時,體內的新陳代謝會受到嚴重干擾,只有大腦除外。在脫水狀態下,大腦會因為胰島素受到抑制而受益。大腦細胞的功能並不依賴胰島素,而身體其他部位的細胞卻有賴於胰島素發揮正常作用。只要明白了這一點,我們自然會做出這樣的推斷:嚴重的慢性脫水症會引發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為什麼叫它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呢?因為身體仍然可以製造胰島素,雖然要借助化學物質來促進胰島素的分泌。
    在脫水狀態下,胰島素(的分泌)會受到抑制。這說明胰腺的主要作用是為消化食物補充水分。胰島素受到抑制是胰腺要必須適應脫水狀態。
II型糖尿病
    對於這種類型糖尿病的治療不是通過注射胰島素,而是採用一種更為簡單的治療程式:通過服用一種藥片促進胰島素分泌,通常是每天一次,每次一片。
    這種藥片,一般為上了年紀的糖尿病患者所使用,它不適用於年輕人。這些藥片具有某些副作用,其中包括:血液細胞數量和構成異常,引起黃疸病、各種腸胃疾病、肝功能問題以及皮疹。過量服用這種藥片(尤其是在長期服用的情況下),還會導致血糖過低乃至出現昏迷。對於患有肝病和腎功能異常或衰竭的病人而言,使用類似藥物,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II型糖尿病最好治療方法就是將每天的攝入水量調整到不少於2刳脫(不知是多少?——董蘊琦注),還要增加鹽分的攝取。對於這種糖尿病,由於前列腺素E的的作用,身體雖能產生一些胰島素,卻無法將它們分泌出去。如果我們為身體增加水分,調整飲食和礦物質的攝取量,通常可以扭轉這種局面,而身體對於高血糖的需要,將會隨之減退。
I型糖尿病
    假如細胞的DNA遭到破壞,糖尿病就可能永遠難以治癒。這種糖尿病的患者,身體產生胰島素的能力已經喪失。如果前列腺素E在血液迴圈中停留足夠長的時間,就會使身體產生荷爾蒙物質白細胞介素一6,這種化學物質會進人產生胰島素細胞的細胞核,最終破壞細胞核的DNA結構,減少細胞核的體積,並且削弱它的功能。因此,身體處於缺水狀態,而且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沒有得到補充,就會對產生胰島素的細胞造成破壞,有時候,這種破壞是永久性的。
    最終,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可能遭到更大的破壞:某些器官開始疼痛,並且失去正常功能。一條腿可能萎縮,而且會出現壞疽而腐爛,甚至不得不進行截肢手術。大腦會形成囊腫,雙眼也可能失明。
兒童糖尿病
    孩子可能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就會出現這些症狀,最終形成一種“自身免疫性系統”疾病。這就是說,產生胰島素的細胞遭到破壞,免疫系統隨之失去正常功能。
一個孩子身體儲存的水分要比成年人少得多,我們似乎可以合理地做出推論:由於胰島素釋放遭到抑制,胰島素細胞就更容易遭到破壞,而成長中的孩子總是處於脫水狀態,這使得問題更加嚴重。在通常情況下,就身體的需要而言,軟組織細胞內部大約有75%的範圍需要被水佔據,才能夠發揮正常功能。



4,各種疼痛
   一種酸性環境會引起身體某些神經末端發炎,大腦會意識到,即身體內部的酸性物質,導致了局部區域的疼痛。
  在正常情況下,當含有大量水分的血液在細胞周圍迴圈時,某些水分會進人細胞內部,並攜帶出氫離子。水可以將細胞內的酸性物質沖洗出來,使細胞內部顯示出鹼性特徵,對於健康的身體而言,理想的PH值應為7.4
    在我們的身體裏,腎臟會把多餘的氫離子(酸性物質)從血液中過濾出來,形成尿液排放。產生的尿液越多,體內就越容易保持鹼性。因此,清澈的尿液,才是生理機制正常而有效的標誌,而深黃色或橘黃色的尿液,是體內正被酸性物質腐蝕的不祥之兆。
l   胃痛
    胃痛是身體脫水導致的最典型的疼痛之一
這類疼痛通常診斷為“胃炎”、“十二指腸炎”、“食道炎”、“胃灼熱”、“消化不良”等。其實,只需增加水的攝取量,就可以徹底解決這些症狀。胃痛只是身體脫水的直接信號,而潰瘍則是長時間的壓力性脫水導致的。
    在潰瘍部位有時會出現一種被稱為螺桿菌的細菌,它通常被認為是細菌感染引起的,醫生也會讓病人接受抗菌素治療。但是,螺桿菌早就被認定是一種天然細菌,—種健康型的細菌,它幾乎會出現在所有動物的腸道內,而且不會產生感染。
l   大腸炎
   在腹部左下方的疼痛,通常被認為是大腸炎。在消化過程中,大腸下部區域尤其要承擔起責任,吸收最後階段的排泄物的水分。渣滓要順利通過腸道,水的潤滑特性至關重要。在食物消化和食物通過腸道的過程中,腸體的蠕動性收縮具有一種中樞控制機制。當身體脫水時,正常的蠕動過程將會減弱,此時,腸體會更加緊密地產生收縮,以便把固體物質的水分擠壓出去——這一過程會產生疼痛。如果每天早晨起來喝下800毫升水,那麼疼痛就可能很快消失。當然,前提是疼痛的根源是脫水,而不是其他嚴重的病症。與之相關的便秘也會減少,排泄活動會變得正常而規律。
l   消化不良引起的疼痛
消化不良引起的疼痛是人體發出的最重要的剛出現的身體缺水的緊急信號
        消化系統中的重大疾病幾乎都可以追溯到慢性、持久、不斷加重的脫水。
        消化不良引起的疼痛,即由胃炎、十二指腸炎和燒心引起的疼痛,只需要增加飲水量就可以治療。如果病人還患有潰瘍症,那就必須注意日常飲食,以便加快潰瘍面的修復速度。
在攝入各種固體食物前,因為固體食物會刺激胃腺體製造胃酸。因此,水是防止胃酸侵害最好的手段。
人體內有饑餓疼痛信號,也有缺水疼痛信號。不幸的是人們把缺水疼痛叫做消化不良,用各種藥物對付它,用抗酸劑緩解疼痛是普遍認可的方法,甚至在超市里人們也能買到這種非處方慢性毒藥。
l   腸炎性疼痛
如果左腹下方出現腸炎性疼痛,首先應該把它視為身體缺水的另一種信號。這種疼痛往往與便秘有關,是持續缺水造成的
l   假性闌尾炎
有時候,右腹下方會出現劇烈的疼痛。這種疼痛很像闌尾炎,症狀與早期闌尾炎相似,但沒有闌尾炎的其他特徵,身體不發燒,腹壁不緊縮,沒有疼到不能觸碰的地步,也沒有嘔吐現象。只要喝一兩杯水,右下腹的疼痛就會緩解。遇到這種情況,一杯水就可以作為治療手段
l   食管裂孔疝
人們經常遇到一種典型的消化不良性疼痛,醫生把這種疼痛診斷為食管裂孔疝(hiatal hemia)。大家應該知道,消化過程有賴於水,當體內有足夠的水時消化過程才會順暢,胰腺才能製造水性碳酸溶液,為接納腸道上游來的酸性胃容物做準備,幽門就會自動打開,讓胃容物順利進入腸道。
    如果體內水分不足,消化過程就不會順暢,就會出問題。如果中和機制沒有效用,它就決不允許胃裏的經過腐化的酸性食物進入腸道,因為它的破壞性是不可修復的。腸道壁不像胃壁,胃壁有保護層,可以防止胃酸的腐蝕,腸道卻沒有保護層。於是,處於胃的兩端的閥門首先做反向收縮運動,幽門就越收越緊。
l   風濕性關節炎疼痛
首先,風濕性關節炎和關節痛應被視為關節的軟骨表面缺水,關節炎和關節痛是局部缺水的另一種信號。缺鹽可能也是一個治病的因素。
    關節軟骨含水量很高。軟骨含的水分具有潤滑作用,由於這種特性,在關節運動時,兩個反向重疊的表面才能自由順暢地滑動。
    關節表面缺水會造成嚴重的損傷,直到骨骼表面全部裸露,最終生出骨關節炎。
    把關節疼痛和非感染性關節炎看作身體缺水的症狀,只有益處沒有壞處。身體也許會同時發出其他缺水信號,但是,關節是容易出現嚴重損害的部位。
l   腰痛
水既儲存在覆蓋脊椎骨上面的軟骨盤形末端,也儲存在椎盤核裏。椎間關節處的水有潤滑作用,椎間盤核裏的水還有支撐上半身重量的作用。
    大部分關節之間都有斷斷續續的真空,水可以在其中迴圈流動,只有在關節活動時,水才會被擠壓出來。為了防止腰痛,人們就得攝人足夠的水,做各種腰椎運動,在椎間盤裏製造出斷斷續續的真空,以便吸納水。腰椎運動可以減少背部肌肉痙攣,多數人有背部痙攣的體驗。80%的背痛可以引起腰疼。
         你如果背痛,尤其是坐骨神經痛,大多數情況下,只要做適當運動,讓椎間盤生出斷斷續續的真空,坐骨神經痛就會在半個小時內得到緩解。
l   頸椎痛
頸部運動能讓頸椎間盤得到充足的液體,這一點非常重要。頭部的重量能把水分從頸椎間盤中擠出去。為了讓同等量的水分回到頸椎間盤,必須在頸椎間盤裏製作出斷斷續續的真空,借助於真空將水分吸回來,使頸部運動得到潤滑。只有頭和頸部充分運動向後仰,水分才能回到真空中來。頸椎間盤錯位可以引起頸椎痛,如果不嚴重的話,病人緩慢地反復低頭仰頭,儘量向後仰,每次後仰30秒鐘。頸部的緩慢伸展可以增加其間的真空度,使得水流更容易回流到頸椎間盤中。與此同時,由於頸椎間盤前端與脊椎韌帶連接,這樣做還可以使頸椎間盤回歸到正常位置。
你可以試著仰頭,再低頭。先轉頭看一側的牆面和地板,再看另一側的牆面和地板。患有頸椎關節炎或頸椎錯位的人不妨試一試這個簡單易行的辦法,它可以改善頸椎關節的活動能力。
l   心絞痛
要想瞭解心絞痛,不妨讀一讀膽固醇一章。簡單地說,身體缺水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心絞痛意味著身體缺水:心臟病和肺病種類繁多,名目繁多,長期脫水是共同的病因。洛麗塔-詹森女士90歲高齡,卻童心猶在,你們會發現,對於她這樣的老人,心絞痛也可以靠增加飲水量治癒,她已無需吃藥了。
l   頭痛
根據作者個人的體驗,偏頭痛似乎是體溫在熱壓力下進行調節的表像。人們突然感到偏頭痛,主要是因為缺水
    要想預防偏頭痛,最謹慎的辦法是定時定量飲水。足量的涼水或冰水可以在人體內部發揮作用,給身體(和大腦)降溫,促使身體各部位的血液循環系統收縮,因為血管的過度擴張可能也是偏頭痛的主要起因
5, 壓力和抑鬱
    面臨一堆令人沮喪的情感問題時,大腦很難聚精會神地工作,這時就會出現抑鬱。這種現象能使人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大腦活動受到壓抑的時間過長,就可能出現各種症狀。人們根據病人的不同行為表像使用了不同的名稱。
    有些病症,如恐懼、焦慮、不安全感、持久的情緒問題和婚姻問題,是長期供水不足的結果,它會影響大腦組織對水的需求。大腦使用電能,而電能是由水力能量泵提供的。得了脫水症,大腦生成的能量就會減少。大腦的許多功能有賴於能量,能量少了,大腦的效率就會下降。我們發現了這種不足,稱之為抑鬱。脫水引起的抑鬱狀態可以導致慢性疲勞綜合症 它們可能會過度消耗身體的儲備,慢性疲勞綜合症的根本問題大概就在這裏。
抑鬱症和慢性疲勞綜合症
    在脫水狀態下,大腦內部的能量就會陷入低水準,三磷酸腺苷的能量儲存將會逐漸耗盡,因為某些區域需要更多的能量供給。最終,大腦依靠水電能量運轉的靜態功能效率降低.甚至可能停止運轉,我們把這種功能運轉不充分的情形,稱為“抑鬱症”。脫水對大腦產生的這種致命的影響將會導致多種症狀同時出現,這種情形統稱為“慢性疲勞綜合症”
    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會使身體代謝系統和生理機制平衡遭到破壞,由此就會導致慢性疲勞綜合症。
    那些患有慢性疲勞綜合症的人,應該增加鹽分的攝取量,同時還應增加飲水量,並逐漸擺脫含有咖啡因的提神性飲料。在一段時間以後,身體的三磷酸腺苷儲量才能恢復正常,並使神經纖維的運輸系統正常運轉。
6,  愚不可及的無鹽飲食
    鹽是身體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按重要性排序,氧、水、鹽、鉀位列前茅,它們是人體賴以存在的基本元素。人體中大約有27%的鹽以晶體形式儲存在骨骼中的。因此,缺鹽可能也是骨質疏鬆症的起因之一。血液必須保有一定鹽分,如果鹽分不足,就會從骨骼中汲取。
    鹽的攝人量不足,酸就會在部分細胞中聚積。細胞中的酸度含量過高,就會損害DNA的結構,在部分細胞中引發癌症的萌芽。試驗表明,許多癌症患者的身體中鹽的含量較低。
    作者再重複一遍:只有吸納鹽,才能保住體內的水分。一部分水從這種水腫液體濾出,穿過細胞膜進入一部分細胞胞中。這和水的淨化原理相同。
    請注意:如果飲水量增加了,鹽的攝入量卻沒有增加,身體就會缺鹽。一連幾天飲用6杯、8杯甚至10杯水後,就得考慮在飲食中增加鹽。如果你在夜晚感到肌肉抽筋,請記住,這就是缺鹽。肌肉不運動但抽筋,往往意味著身體缺鹽。還有,眩暈和昏厥可能也是因為身體缺水少鹽。出現這種情況後,你就應當增加維他命和礦物質的攝人量,包括蔬菜和水果,它們含有溶于水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如果你在控制飲食,在減肥,尤其應當這樣做。
    作者用一種簡便易行方法計算鹽的攝人量。如果每天飲10杯水(大約2.3),應當加鹽大約3。如果你覺得皮膚和踝部發腫,請不要驚慌。你不妨在幾天之內減少食鹽的攝入量,增加攝水量,直到腿部的浮腫消失。你還應該多活動——多鍛煉。肌肉活動會把過多的液體壓擠到流通的血液中,一部分鹽隨著汗水和尿液一起排出體外。另外,不要採用一個姿勢長時間坐立。   
7,自身免疫性疾病
    我們所不瞭解的許多機能退化症狀,常常被看做“自身免疫性疾病”。實際上,它意味著身體正在進行自我供給,所以,我們常常找不到病因所在。可悲的是,我們從未意識到,脫水是身體產生類似於疾病的原因,醫學界從未獲得過解決症狀的簡便而自然的方法——至少目前為止是這樣。作者研究了其中一種症狀——它現在被稱為“狼瘡”,並在《哮喘症、過敏症和狼瘡的基礎知識》一書中公佈了作者的發現:為什麼自身免性疫疾病應被視為長期不經意的脫水過程?為什麼代謝機制改變會導致相應的症狀?
8,其他
l   關節炎
    當軟骨脫水時,它的滑行能力就會減弱,骨組織細胞感受到脫水狀態,就會釋放出疼痛的警報信號。假如它們在脫水狀態下使用軟骨,它們很快就會死亡,並從與骨頭的接觸表面剝離開來。軟骨的正常環境是鹼性狀態,如果脫水,它就會變成酸性狀態,“記錄”疼痛的神經末端對這種酸性狀態非常敏感。這種類型的疼痛,必須通過增加日常飲水量進行治療,直到軟骨完全與水結合,將酸性物質和毒素清洗掉
    軟骨是一種凝膠狀活性組織,軟骨細胞喜歡生活在鹼性環境中,這種環境取決於流經軟骨的水分含量和軟骨清除酸性物質的能力。鹽通常有助於吸收酸性物質,並傳遞到水分中,將酸性物質從軟骨細胞內部攜帶出去。這是一種不斷的過程。要使這一過程見效,兩種元素是必需的,即水和鹽。充足的鹽分供應,有利於防止關節炎疼痛,尤其是四肢或脊椎的關節疼痛。血清中鹽分含量增加,可以使水分流經軟骨時更為通暢,進而蘊藏更多的水分。
l   大腦損傷
    神經系統的疾病具有相當的破壞性,帕金森綜合症、早老性癡呆病、多發性硬化症、半身不遂、肌萎縮性側索硬化、四肢癱瘓、失語症、注意力缺乏症以及癲癇症等疾病各種可怕的症狀。作者的觀點是,上述疾病是體內長期脫水造成的,它們是長期形成的、身體機能衰退的結果。
    我們的大腦85%由水分組成,而其他軟組織細胞約有75%的水分。大腦對水分流失極為敏感,甚至不能容忍哪怕是1%的流失。如果流失持續了相對較長的時間,大腦就不能正常運轉。記住:大腦的神經細胞只有一次生命。因此,腦細胞因為脫水受到傷害,就會留下長久的印記。要記住,腦細胞24小時都在工作,即使身體睡眠時,大腦仍在繼續運轉。
l   脫水:中風的根源
    如果有可能,儘量在他們的血管形成凝塊,或者某些神經症狀出現之前,讓那些患痙攣、中風或麻痹症的人喝水、多喝水。即使在大腦的某一區域果真出現動脈阻塞現象,甚至導致大腦組織“壞死”,只要讓動脈血管得到充足的水分供應,也能夠迅速康復。在實驗中,對大腦動脈出現阻塞的動物進行靜脈水分注射,“壞死”區域的範圍就會迅速減少,大腦缺氧或缺血的區域也得到康復。即使大腦的一條主動脈出現阻塞,水,也有助於周圍的毛細血管迅速擴張,防止血液凝塊繼續增大。同樣,如果她出現的神經問題是血管痙攣現象引起的,水也能夠減緩動脈血管的收縮。   
l   脫水與荷爾蒙
    身體一旦脫水,就會立刻進入壓力狀態。所以,脫水等於壓力,壓力等於脫水。在壓力狀態下,身體認為出現了危機,就會行動起來。身體識別不了人類社會角色的轉變,它只對壓力做出估量,包括工作壓力和脫水壓力,然後做出“戰鬥”的姿態。這時,身體會分泌幾種強效荷爾蒙,保持“一觸即發”的狀態,直到壓力解除。主要荷爾蒙有:後葉加壓素、可的松釋放因數、內啡肽、泌乳激素和腎素一血管緊縮素。
l   血液裏的高膽固醇
    現在,幾乎每個人都知道,膽固醇增高是心臟和大腦疾病的原因之一,因為它會使動脈血管堵塞。作者認為:膽固醇增高是長期脫水導致的!
    水進人身體以後,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使肝臟和動脈細胞接觸到這種粘稠的血液。我們吃下食物後,必然要經過一定的時間,身體才能攝取到水分。另外,再加上粘稠血液的影響,膽固醇便產生了,並進入活躍狀態。經過一段時間,形成膽固醇並使之沉積的生理機制,會在血管內壁形成。那些不能形成膽固醇的細胞,則從血液和細胞膜形成的沉積物中搜集膽固醇,以實現自我保護。
    膽固醇增加是一種標誌,意味著細胞形成了一種防護機制,可以對抗逐漸增強的血液滲透力。因為粘稠的血液通常會使水分通過細胞膜向外釋放,而膽固醇是一種天然的防水性黏土,它只要進人細胞膜的空隙,就會使細胞膜的“建築結構”保持穩固,防止水分的流失。我們一定記住:細胞採取這樣的防護機制是為了不讓水分流失,而水分飽滿的細胞則不會出現這種情形。
    為了防止動脈和肝臟細胞膽固醇過量沉積,你需要在攝取食物前半個小時左右,為身體補充水分。只有這樣,體細胞才能在身體攝取食物後,以及在它們與粘稠的血液接觸之前,始終處於水分平衡狀態。這也可使消化和排汗過程獲得充足的水分,而無須動用血管細胞內部貯藏的水分。
    只要我們對每天的攝水量進行調整,確保細胞逐漸處於水合狀態,身體對膽固醇防護機制的需求度就會降低,膽固醇的生成量也將隨之減少。如果做到了這些,血液膽固醇的含量就會遠遠低於目前醫生公佈的數字。我們現在清楚地知道,減少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有助於清除已經形成的膽固醇沉積物。
l   研究顯示,1個小時的散步,將啟動吸收脂肪的酶,並使其在隨後12個小時內保持活性。每天散步兩次,是為了使燃燒脂肪的酶長期處於活躍狀態,並且形成累積效應。
l   冠心病
    冠心病的病理,作者在前面有關膽固醇在冠狀動脈形成和沉積過程中做了交代,這裏不需要過多補充。
   在脫水狀態下,所有器官的細胞都會出現問題,有些細胞的受損程度更大,身體不得不動用緊急供水機制,去滿足那些更重要的活性細胞。心臟無法避開因脫水導致的各種問題,它的功能會逐漸喪失,並顯示出心力衰竭的跡象。這一過程,最初通常表現為某較小的動脈血管出現痙攣,然後是形成長期的堵塞。最初的痙攣還會導致疼痛,如果此時能夠供應水分,痙攣現象就會減弱,動脈血管的堵塞也會被化解。在這種情況下,水的治療效果強於其他任何藥物
l   痛風
    隨著血液裏尿酸含量增多,關節周圍的尿酸鹽開始沉積,從而導致關節的疼痛,這種症狀稱為“痛風”。這是一種主要見於男性的疾病。尿酸是蛋白質代謝不充分的產物,它可能與嚴重脫水有關。臨床經驗告訴作者,每天增加飲水量,直到尿液顏色完全消除,就可以避免痛風的發生
l   腎結石
    水分攝取不充分和尿液濃度過高,是尿酸鹽形成和腎臟組織中鈣元素沉積的原因之一。一旦尿酸形成晶體,就會出現新的沉積,尿酸鹽顆粒越來越大,最終形成細胞阻塞現象。尿液的感染物,也會加速腎結石的形成。如果你出現了腎結石,就要意識到,這是長期脫水造成的。你需要避免讓尿液濃度過高,阻止尿酸鹽迅速沉積和在腎臟中形成較大的結石。
l   皮膚和脫水
    身體在脫水狀態下,建立水分保存機制的第一個場所是皮膚。當身體脫水時,如果沒有馬上補充水分,皮膚儲存的水分就會用光。因此,脫水是皮膚乾燥、缺乏光澤的主要原因:首先,皮膚失去了濕度,就會變得乾燥,像李子幹一樣;其次,皮膚的毛細血管循環系統功能降低,無法賦予皮膚健康的顏色。要想保持健康的皮膚,攝取充足的水分是絕對必要的。
    因脫水導致的皮膚問題,最終會發展成為硬皮病。硬皮病早期症狀完全可以通過增加飲水量治療。
l   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通常在60歲以後才會顯示出來,但對於許多人而言,在15歲和20歲時,其形成機制就已在身體內逐漸形成。不管男性還是女性,不管多大年齡,任何人都可能患上這種疾病。患病期間,骨頭的品質開始下降,骨骼萎縮速度超過生長速度,密度和體積也會減小。
    骨質疏鬆症的主要成因之一,是骨骼的一系列分解過程,稱為“骨質溶解”。
    要想使組胺停止活動,防止因脫水造成骨質流失,惟一的辦法,就是增加每天的飲水量:起碼不少於8杯水,每杯水約為230。你還應該堅持鍛煉,使骨骼傾向於構建過程而不是分解。當然,鍛煉還有其他多種好處:它能使骨骼本身,包括骨骼的關節和肌肉組織,變得更加堅韌,還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迴圈。
l   癌症的形成
    19879月,作者獲得邀請,在一次重要的癌症研討會上做了報告,因為作者為癌症的預防和治療引入了一種新的觀念。作者從科學的角度,解釋了長期的、無意識的脫水,是身體的疼痛和疾病(包括癌症)的主要原因。脫水導致身體生理機制迅速被破壞,由此產生的四種主要病理機制,是導致癌症的重要原因。
    對於本書的容量而言,要把全部相關資訊交代清楚,顯然是不可能的,不過作者可以列出幾個重點。長期脫水,身體的多個系統就會出現功能失調,包括:細胞核的DNA物質遭破壞;細胞內部DNA修復機制不完善,並最終喪失功能;細胞受體發生畸變,荷爾蒙控制系統失衡,以及全身免疫系統(包括骨髓的免疫系統)遭到抑制,這會使身體失去識別並摧毀異常細胞的能力。身體也會喪失過濾體制,無法將某些異常的原始基因予以清除。簡而言之,脫水會使身體逐漸失去對抗破壞性化學元素的能力,進而無法回歸到正常的化學物質模式。這就是癌症的形成,正是這一系列化學反應的結果。
    作者已經解釋過脫水對於身體組織和癌症形成的直接影響,作者堅信,水是世界上最好的預防和治療癌症的天然藥物,作者建議你閱讀作者在www.watercure.com上發表的論文。
    如果我們希望借助水預防和治療癌症,我們還必須為身體提供適當的營養成分,消除那些可能耗盡身體營養儲備的代謝機制。此外,我們要確保身體的化學環境傾向偏鹼性狀態。如果身體越來越呈現酸性,就會產生癌細胞。在某種程度上,癌細胞具有厭氧特性,即使在無空氣的情況下,它們也能夠存活。癌細胞並不喜歡氧氣,氧氣卻可以殺死癌細胞。假如身體水分供應充足,並攜帶了各種防護性介質和必需的營養物質,它就會促使氧元素與癌細胞密切接觸,這是水成為治療癌症良藥的另一種原因。
5食鹽的功能
    身體需求量最大的無機元素,依次是鈉、鉀、鈣和鎂。
    鈉能同時滿足身體細胞內外的液體滲透,保證液體環境的平衡,及大腦行使正常功能。過量水分補充造成的鹽分流失會使腦細胞逐漸膨脹,大腦就會受損,甚至死亡。因此,如果一個人長時間鍛煉,大量排汗而失去鹽分後,只是為身體補充水分,卻沒有補償鹽分,就會出現上述情形。作者多次說過,鹽,對於你沒有壞處,它不會讓你的血壓升高。只有細胞內部長期缺乏某些無機物,而且水分在細胞內部難以排除,才有可能使血壓升高。鹽與其他無機物共同作用,反而能夠把血壓降到正常水準。
    鉀、鈣、鎂和鋅,是調節細胞內部水分平衡的主要元素。這些成分能夠使體細胞內部的液體處於滲透平衡和正常運轉狀態,它們與鈉元素結合,可以使血壓處於正常水準。
    水、鹽和鉀共同作用,可以調節身體的水分。水可以調節細胞內的水量,並且清洗細胞,排出細胞代謝產生的有毒廢物。鉀元素可以從每天吃的水果和蔬菜中吸收,但是我們無法以這種天然的方式去獲取鹽分,只能從日常膳食中吸收。
    從本質上說,身體具有體細胞內和體細胞外兩種水域系統。良好的健康取決於這兩個系統的水量是否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這種平衡狀態,是通過攝取水、鹽和富含鉀元素和礦物質的蔬菜和水果來實現的。
    當身體嚴重缺水時,水分被強行注入細胞,就會成為更多細胞“喝水”的主要途徑,這時,身體會為水分的注人迅速增加壓力。這種壓力可以通過醫學手段進行監測,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高血壓。
    當我們喝下足夠多的水,並排出純淨的尿液時,也會排出大量的鹽,這是將水腫的液體從身體排出的有效辦法。可見,水是最好的天然利尿劑 
鹽的神秘功能
    除了調節身體的水量之外,鹽還有其他許多重要功能。
l   鹽是一種強效的天然抗組胺劑,它可以緩解和消除哮喘症在喝完一杯或兩杯水後,把鹽放到舌頭上,它就和呼吸器一樣有效,而且不會產生毒性。
l   鹽是身體的一種強效的抗壓力元素。
l   鹽對於排除細胞(尤其是腦細胞)內部過量的酸性物質效果顯著。如果你不想患上早老性癡呆病,那就不要拒絕鹽!
l   鹽是腎臟清除過量的酸性物質必不可少的元素。身體沒有足夠的鹽,酸性特徵就會越來越強。
l   鹽對於治療精神疾病意義重大。
l   鹽是大腦保存血清素和褪黑激素必不可少的物質。水和鹽可以承擔起天然的抗氧化劑職責,並清除身體的有毒廢物。
l   鹽是預防和治療癌症不可或缺的物質癌細胞可以被氧氣殺死,它們是厭氧性有機生物,必須生活在低氧環境下。假如水分供應充分,鹽會擴大血液迴圈的範圍,使血液到達身體各處,這樣,血液的氧氣和活性免疫細胞,就能夠到達發生癌變的組織,並摧毀癌細胞。
l   鹽有助於維持肌肉力量和正常的伸縮性膀胱控制系統失靈,導致小便失禁,也可能是鹽分攝取不足的結果。
l   鹽對於糾正心跳不均勻非常有效。
l   與通常的誤解完全相反,合理鹽攝入量不會引起高血壓。實際上,它對於調節血壓很有幫助,但前提必須是將鹽與水,以及鉀、鈣、鎂和鋅合理的搭配。對於某些人而言,攝取的鹽分過少,而飲水量過多,的確會使血壓上升。因為只喝水而沒有攝取鹽分,水分就不可能長時間停留在血液迴圈中,也就不可能完全注滿所有的血管。這種情形會導致眩暈,使血管處於緊張狀態,導致血壓上升。只需要一兩杯水,再加上一點鹽——可以放在舌頭上——就可以迅速、有效地讓激烈跳動的心臟恢復正常,這對於田徑場上的運動員尤其有好處。堅持這樣做,就可以降低血壓。
l   鹽有利於調節睡眠,它是一種天然的安眠藥。如果你喝下滿滿一杯水,並把幾顆鹽粒放到舌頭上,可能很快就會進入沉沉的夢鄉。記住,只有在喝水時,才可以把鹽放到舌頭上。如果只是吃鹽,時間一長,可能會導致流鼻血。
l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鹽的作用尤其重要,它會平衡血液中的糖分,減少患者對胰島素的需求。水和鹽還可以減緩糖尿病對眼睛和血管的傷害。
l   鹽有助於神經細胞的溝通和資訊處理。
l   當食物顆粒通過腸道被吸收時,鹽能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l   鹽可以有效清除肺部的粘痰,尤其是對於哮喘症、肺氣腫、囊性纖維變性患者而言
l   鹽有助於治療長期乾咳。
l   鹽能夠有效清除粘膜炎和鼻竇炎。
l   鹽有助於預防痛風和痛風性關節炎。
l   鹽可以有效預防肌肉痙攣。
l   鹽可以防止唾液分泌過多(睡覺流口水)
l   骨質疏鬆症,可能是身體鹽分和水分不足導致的結果。
l   鹽可使骨骼變得更堅韌。
l   鹽能夠提高你的自信心,使你擁有良好的自我意識。
l   鹽有助於維持性欲,提高性能力。
l   鹽有助於減少雙下巴出現的幾率。身體缺鹽,也意味著缺水。當唾液腺感覺到身體缺鹽時,就會產生更多的唾液以便於咀嚼和吞咽食物,這時,從血管 “滲漏出來的水分”,進入唾液腺以外的區域,使下巴和臉頰的肌肉體積增大,甚至會延伸到脖子。
l   鹽有助於預防腿部靜脈腫脹和曲張
l   海鹽約含80多種身體需要的無機元素,其中包括必需的微量元素未經提純的海水鹽價值更高,但含碘不多。因此,我們需要補充必需的碘元素。
作者還要給你一個警告!鹽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攝取過多。你必須關注身體所需鹽和水的比例,確保所喝的水足以把體內的鹽分清洗掉。如果你的體重暴增,而你並未吃太多的食物,可能是因為攝取了太多的鹽。停止鹽的攝取,並且喝下足夠多的水,增加尿液的生成量,就可以消除身體細胞的腫脹。向你的醫生請教,確定膳食中鹽和水的比例。
重要公式:60千克重的人,通常每日需要飲用2.2升水,另要補充3.5克食鹽。
(老黃提示:本公式是對於一日三餐的食物中加入正常食鹽(6/日,即比較清淡菜與湯)的人,對於我國許多地方的人,日攝取量遠遠超出6克,就必須控制總攝入量。最有效的方法是測量你每日的食鹽攝入量)
假如你已經按照作者的建議開始大量喝水,那麼,為了讓你得到更多的好處,作者建議你每天服用一粒維生素丸,尤其在極少鍛煉,也很少吃蔬菜和水果的前提下。如果你正在經受某種壓力,可以在服用維生素丸的基礎上,在飲食中增加一些維生素B6和鋅元素。
應該如何喝水  飲水療法
    為了健康、預防疾病,為防止身體功能退化,作者向你推薦一種藥,它就是天然水!
    水一刻不停地在身體內迴圈著,每24小時的迴圈水量相當於近萬升。身體在代謝和迴圈過程中,每天都會流失1.5~2的水,我們每天都要將其補充。
補水方案應該是:平均每千克體重至少補充30克的水,你還必須一天內均衡地喝,預防性地喝水,以便在身體進入脫水狀態之前,及時為它補水。哪怕在吃飯時也應如此,吃飯時喝水,不會對消化過程造成多大影響,
1,具體的飲水法應該是:
l   飯前應該喝水,最佳是飯前30分鐘,這是為了讓消化道做好工作前的準備,尤其是胃炎、十二指腸炎、胃灼熱、胃潰瘍、大腸炎以及其他類型的消化不良患者。
l   任何時候,只要感覺口渴,都應立即補水,哪怕是在吃飯時。
l   飯後兩個半小時應當喝水,以便順利完成消化過程,糾正因食物分解所導致的脫水。
l   早晨第一件事應當是喝0.5升水,以糾正長時間睡眠產生的脫水
l   在鍛煉前應該多喝水,以滿足排汗需要的水分。
l   便秘患者應該多喝水,早晨空腹喝0.5升或更多一些的水,是沒有副作用的瀉劑。
l   一次性不能喝過多的水,這樣只會加重心臟的負擔。
2,必須注意如下:
l   應該選擇天然水,而不是飲料,因為飲料含有的化學物質,能夠改變人體的化學環境,甚至改變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中心。即便是牛奶,也不能夠和水相提並論。
l   盡可能不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因為咖啡因是脫水劑,它的危害有:
--     咖啡因會加速身體的脫水過程,水本身會產生水能和電能。因為咖啡因會刺激腎臟功能,甚至導致身體流失的水分多於喝下的水分,這將會耗盡腦細胞的能量儲備。
--     咖啡因會抑制大腦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而褪黑激素能夠調節我們身體的機能,導致我們進入睡眠狀態。
--     咖啡因會抑制產生記憶的酶,甚至導致記憶喪失。
--     咖啡因可能毒害腦細胞。老人和孩子都應遠離咖啡因,咖啡因會影響正常的大腦功能,也會削弱他們天然的生存能力。
--     每天喝大量(如1以上)咖啡的人,患心臟病的幾率是其他人的2倍。
--     咖啡因會破壞大腦細胞的能量儲備機制,降低細胞對外來介質的抵抗力。
 3,不喝酒,因為酒精也是脫水劑,它的危害有:
--     飲料中的酒精會導致脫水——水分將從腎臟流失。
--     酒精會妨礙大腦的水分供應系統,導致腦細胞進入脫水狀態。
--     酒精容易使人上癮,讓人感到抑鬱。
--     酒精可能導致性功能低下。
--     酒精可能傷害肝臟功能。
--     酒精會抑制免疫系統。
--     酒精會增加患上癌症的幾率。
--     酒精會產生自由基,通常會攻擊並損壞某些感官組織。
--     在某種程度上,酒精上癮症,可能是由細胞膜脫水導致的,尤其是腦細胞脫水。
脫水使身體分泌內啡肽——這是一種容易導致上癮症的成分。
所以,酗酒的人最需要補充水分。
4,果汁和牛奶不能代替水
    用果汁或牛奶代替水,可能導致多種問題。過多飲用橙汁會增加組胺,使人患上哮喘症。果汁的天然糖分,也會使肝臟收到錯誤的指令,形成儲藏脂肪的模式,使人變得肥胖。牛奶應被視為一種食物。那些常喝牛奶而非母乳的嬰兒,飲食中更應該增加水分,因為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比牛奶更加稀釋的母乳。
5,補充水的過程必須補充食鹽
60千克重的人,通常需要2的水,並需要補充3.5食鹽。
6,為了糾正脫水導致的症狀,必須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所謂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保證充足的水分和補充鹽分,堅持鍛煉,保證富含礦物質的平衡膳食,食用大量水果和蔬菜,補充可以生成細胞膜、荷爾蒙以及神經絕緣體的必需脂肪。另外,你要擺脫咖啡因和酒精,摒棄膳食中的人工甜味劑,對於健康也是必要的。
 結論:保持健康與活力的四個步驟
  要想讓自己變得更健康,需要執行以下四個步驟:
n   保持身體足夠的水分,並使身體的水分和鹽分保持均衡比例;
n   鍛煉身體的肌肉,以此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
n   遠離那些容易使身體脫水、而且還會產生毒素的飲料;
n   制訂每天的平衡膳食計畫,蛋白質的比率應占20%,另外的80%包括澱粉、蔬菜、豆類、水果等等。
    如果你接受作者的建議,並付諸實踐,作者堅信你會很少生病,壽命更長,你的人生也將變得更有意義。
    作者也衷心地希望,你能夠將本書的資訊與他人共用。